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要闻

贸易环境严峻,供应链竞争激烈,中国纺机业这样梳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经济衰退及购买力下降,地缘政治因素导致贸易环境较为严峻,供应链竞争更为激烈……当前纺织行业的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迎新在7月7日召开的中国纺织机械行业科技大会暨第二十六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二次会议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外需偏弱、订单不足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依然是行业外贸面临的现实挑战。徐迎新提到,源自全产业链长达四十年的持续付出与积累,我国纺织行业的全球出口领先地位依然稳固,但行业主要出口市场及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东盟继续成为行业第一大出口市场。
     
  随着RCEP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今年1-5月我国对部分RCEP成员国出口额增长显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亦呈增长态势。目前RCEP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与RCEP成员国纺织服装贸易往来密切。特别是中日首次建立自贸伙伴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相关关税减让等政策将有利于我国纺织业在日本市场的公平竞争。
  
  RCEP将更加深入推动中国与东盟间的产业分工合作,带动纺织业上下游产品双向贸易增长。“RCEP国家已经成为纺织行业投资的重要目的地。纺机企业要积极开拓自贸伙伴国市场,把握机遇寻找市场增量,同时要关注部分进口产品关税下降带来的竞争风险,在较长过渡期内做好内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徐迎新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尽管对外贸易有挑战,但企业正在充分发挥活力,主动作为,积极抓订单、拓市场,相信在“双循环”格局下,纺机企业将大有作为。
  
  确实,在以从容心态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同时,企业要想实现健康发展,还是要在“练内功”上主动作为,更好地推动纺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的开发和创新。
  
  “六大重点工程项目”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2023年进入了“十四五”中期节点,也是推动纺机行业科技进步非常关键的一年,只有清楚地掌握“十四五”执行进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才能更充满信心地再出发,确保实现“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的达成。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侯曦表示,纺机行业“十四五”发展总体进展顺利,行业发展平稳。根据“十四五”发展目标,从建立先进纺织装备联盟、开展纺织技术装备攻关和推广国产纺织装备应用三个方面,结合纺织机械行业“十四五”科技攻关项目和纺织机械行业“十四五”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项目,推动纺织绿色生产装备、纺织智能加工装备、高技术纺织品装备、纺机企业智造升级、纺织机械共性技术和纺织机械标准体系等重点工程, 促进纺织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纺织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性意见》发布以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主持完成了 58 项国产纺织机械科技成果鉴定,其中 54 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 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纺织机械新产品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项目10 项,二等奖20项;新增8个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产品研发中心;纺织机械重点企业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596项,外观设计92 项。
  
  侯曦对《意见》中六个专栏的主要实施情况做了介绍:
  
  在纺织绿色生产装备重点工程方面,涤纶机织物与针织物连续染色生产线已完成,大容量莱赛尔纤维成套装备进展顺利,正在攻关非原纤化莱赛尔纤维成套装备和莱赛尔纤维长丝成套装备等。
  
  诸多纺织智能加工装备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包括高速卷绕头“刚柔耦合”关键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连续化短流程纺纱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印染厂物料智能化输送装备与系统,多模头宽幅纺粘熔喷非织造布成套设备,高速剑杆织机(650 转/分),高速喷气织机(1000 转/分),全成型电脑横机,同时超宽隔距双针床经编成套装备实现产业化推广,带动了经编织物产品在产业用领域的拓展,已经产业化推广 500 余 台套。
  
  多种高技术纺织品装备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包括大丝束高性能碳纤维成套装备及产业化应用,高速多轴向经编机,纤维复材预成型体内环轨道三维编织机,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布成套装备等。
  
  纺机企业智造升级重点工程也在不断推进,织机制造智能工厂基于新生产流程,开展数字化生产模式,研究自动化上下料物流系统、立库系统等;开发了包括生产设备互联互通, 生产信息在线检测及反馈,生产过程集中管控等信息化系统,实现织造机械生产制造全流程信息化和自动化。
  
  纺织机械共性技术重点工程方面突破明显,纺织用高速非标轴承智能化生产及自动化装配进展顺利,解决了纺织非标专用轴承的自动化装配技术难题;建立了单釜年产五万吨大容量莱赛尔纤维的多尺度、多学科、多领域的薄膜蒸发模拟系统,开发基于数字孪生的薄膜刮膜蒸发溶解系系统。
  
  此外,纺织机械标准体系重点工程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纺织装备互联互通与互操作第 2 部分: 纺纱》、《纺织装备互联互通与互操作第 3 部分:化纤》等国家标准计划已下达,正在编制过程中。2021年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成立了纺织机械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了十三大类团标体系,重点是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
  
  “十四五”前期,《意见》为行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接下来为进一步提高纺机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过程附加值和产品质量,扩 大纺织装备应用领域, 企业后续可重点关注绿色纺织装备,短流程、连续化、智能化高端纺织装备,基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纤维、纱线、织物面料等在线智能检测装备,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赋予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
  
  智造升级加速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国内纺织机械的技术和创新水平不断进步,而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行业智造升级,在本次科技大会上,围绕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工业机器视觉系统等智能化话题进行的探讨,也让人感受到了产业链共同发力带来的巨大能量。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制造是本体,信息技术赋能制造本体,推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制造知识、制造载体、制造手段三方面下功夫。”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在大会上对智能制造“十四五”发展进行了分析及思考。
  
  “十四五”智能制造推进重点朝向两个方向:第一个是生产制造智能化 ,核心目标是以国际视野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的数据底座,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企业为了更好地实施智能制造,亟需夯实数据基础,如:基于数据字典的数字底层构建,从原子分子级解决数字孪生,信息互联互操作和共享解析重构等问题。
  
  第二个方向是装备智能化发展。包含装备数字化和智能检测装备两个方面。装备数字化需要数字技术与装备全生命周期深度融合,实现装备智能升级和价值重塑,在重点领域发展一批标志性智能装备,涌现智能装备示范应用场景,农业、医疗、制造、交通、能源、建造等重点领域装备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
  
  智能检测装备要聚焦关键要素,重点围绕工艺实施、质量管控、设备运行管理、安全环境监测等智能检测需求,开发具有融合感知、自主分析、实时反馈等智能特征的在线、临床、嵌入等智能检测装备基本满足用户领域制造工艺和智能制造推进的需求,核心零部件、专用软件和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如今一个新趋势越来越明显:制造业企业“数据资产”正在逐渐取代“固定资产”的地位,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持续经营的关键。北京华盛天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张秋念在科技大会上谈到,近年来企业数据安全风险事件层出不穷,“十四五”时期,需要聚焦智能制造长期存在的问题,突破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安全一体化保障技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数据化转型中的数据保护,亟需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使传统企业向智慧企业转型:首先,通过大数据和分析建立核心竞争优势;其次通过云计算重新塑造企业业务模式;最后通过移动和社交技术构建互动参与体系。
  
  东华大学教授岳晓丽分享了针织物平幅印染典型设备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吴震宇介绍了织物增强复材构件设计与制造;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李新荣讲述了数字孪生在纺纱领域应用的探索与实践;盎古(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飞探讨了工业机器视觉系统应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程公司总经理周向军阐述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纺织行业的应用;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纺织事业部总工程师刘峻辰讲述了自动化技术在纺织行业的创新应用。
  
  会上颁发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纺机器材专业委员会新增委员证书,并进行了纺织数字化制造创新中心推介项目签约。
     
  纺机“十四五”中期总结,令纺机行业更加聚焦“六大重点工程”,推进“十个细分领域”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协同的产业布局,实施纺织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相信未来纺织机械行业将在高端化、智能化方向上聚力前行,持续推动纺织机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助力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