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主题采访活动在福州启动。来自中央及福建的近百名媒体记者,将兵分两路分赴福州、宁德、莆田以及泉州、漳州、厦门等地,深入企业、工地、农村等基层一线,就福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进行全媒体报道。
央视采访团聚焦晋江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加“数”跑,一起来看相关报道。
最近,“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福建省,采访团在福建多地开展实地调研。福建作为制造业大省,传统制造业不仅门类众多,而且占比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纺织鞋服产业,企业数占全省制造业的比例达到近五分之一。如何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起去看看福建的变化。
立标杆优生态
助推传统制造业加“数”跑
增强传统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通过创新驱动,也需要数字技术为产线赋能,让创新成果落地。目前,福建各地正不断加大数字技术推广运用的力度,助推传统制造业加“数”跑。
在福建晋江,纺织、鞋服是当地两个最重要的千亿产业集群,但是中小企业数量众多,面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挑战,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突出。如何化解这个难题?
调研中,记者来到了福建晋江的一家纺织品生产企业,偌大的生产车间内,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只有一台台纺织设备在飞快地忙碌着。那么,一直需要靠投入大量人力巡检、最为纺织行业头疼的设备断纱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家企业为每台设备都安上了机器人工视觉、激光、红外等5G数字质检系统,还配备了温湿度控制设备,降低人力的同时,产品品质也得到提升,合格率从75%提升至95%。
总台记者 魏明:通过数字化的升级改造,每台这样的编织设备可以同时操纵上万根的纱线,这个数量是常规设备的三倍以上。比如我手中的这块面料,它同时就拥有全绒、半绒、无绒等多种结构,而且还有大量的不规则图形和错层。但是编织这样一块面料,不需要多次裁剪和拼接,只需要设计人员将编辑好的图形输入这样的设备中,就可以像打印一样一次性编织成型。
目前,这家企业正作为晋江的数字化转型示范案例之一在当地推广。此前,数字化改造常常会因为成本高、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等因素,“劝退”中小企业。树立示范案例,能够让更多观望的企业下定转型升级的决心。
福兴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雷贞敏:我们深切感受到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迫在眉睫,尤其是看了这些做得比较好的、跑在前面的这些企业,我们就更加希望企业在这上面步伐能够更快。投入我们也就更加有针对性了,因为已经有了非常成功的经验。
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决心,但是该怎么转?福建晋江主动为企业想办法、找方案,牵头组建了产业数字化服务协作联盟,找来了优质的数字化服务团队、科研院所等机构,就近为企业服务。在这次调研活动中,记者就在当地一家拉链生产企业看到,联盟内一个来自北京,具备硬件、软件、信息化等综合服务能力的服务团队,正在这家企业开展数字化升级改造的免费义诊。目前,晋江市正持续开展产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服务专项行动。
福兴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雷贞敏:从设备端到后期的这种我们的图表,包括具体的最后的数字的应用,他们都有办法解决。再一个就是我们更关注未来,当这个数字化推行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企业可能新的问题就会跑出来,他们有能力通过他们的专家团队跟我们企业一起联动,帮我们全面诊断。
与此同时,晋江还采用政策补助等形式,促成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产能对接,在上下游协作的同时,通过头部企业带动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一家主营鞋底及面料的生产企业,最近就在合作企业的指导下,打造自己的数字化排产系统。
福建普斯特服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蔡灿荣:因为龙头企业本身它的企业规模,包括它的技术管理水平,包括它的系统应用都非常先进。对信息化的诊断,他经常过来我们这一边提供信息这方面的支持,能避免我们为了数字化的转型而踩一些不必要的坑。
除了晋江,目前,福建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出台措施,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在福建长乐,还打造了区域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当地上百家生产企业,通过协同设计、集采派单、品质管控等,帮助一大批中小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福建力争到2025年底,全省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达66%以上。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继华 魏明 林建军 郑皓 赵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