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前瞻大势——稳字当头(1)
编者按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们处于重要时刻,更须廓清历史大势、把握经济大局。为此,中国经济时报围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策划一组经济形势展望报告,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2022年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供需增长面临的约束减少,增长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如果不再发生大规模疫情,我国经济增长有望达到潜在增长水平。
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长将进一步提速;房地产投资总体呈现缓中趋稳态势;基建投资增速将显著加快。
2022年消费增长将继续修复,总体增速将好于2021年。
2022年出口增速可能会出现边际放缓,但总体增长仍具韧性。
2021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多发等外生冲击增多的多重挑战,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民经济持续修复,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2022年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供需增长面临的约束减少,增长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如果不再发生大规模疫情,我国经济增长有望达到潜在增长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021年,虽然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保持连续稳定,“不急转弯”,没有出现疫后政策的集中退坡,但仍然有部分政策力度减弱或者退出,财政支出后置,专项债拨付延后,货币社融增速放缓,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有所减弱。宏观调控的“跨周期”导向强于“逆周期”调节。
展望2022年,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较为充裕的调控空间,且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部署来看,2022年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度靠前,财政支出要保证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这一系列的政策部署将有力地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整体保持平稳
2021年投资增长总体呈现平稳态势,从三大类投资的情况来看,预计2022年投资增长的平稳态势仍将延续。
制造业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较强。2021年以来,制造业投资总体呈现稳中微升的态势,预计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长将进一步提速。
2021年工业企业整体利润情况较好,从历史数据分析得出,企业利润增长和扩大投资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期,2021年的利润高增长有望成为2022年工业企业扩大投资的基本支撑。
2021年各种原材料价格轮番大幅波动,企业扩大投资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调研中也发现,很多企业因此取消或者推迟了扩大投资的计划。预计2022年原材料价格波动将会显著缩小,平稳的价格环境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
减税降费等一系列“保市场主体”的政策实施有望改善企业预期,成为企业扩大投资的催化剂。2021年虽然疫后支持政策“不急转弯”,但包括减税降费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仍然呈现力度减弱或退出,2022年在加大力度保市场主体的政策刺激下,企业生产压力和预期将有所改善。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的趋势仍将延续。疫后以来,在产业转型升级、新动力持续增长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预计这一趋势仍将延续,成为带动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速的重要动力。
房地产投资总体呈现缓中趋稳态势。2021年在一系列政策影响和高基数的影响下,房地产投资总体呈现回落态势。当前在更好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情况下,房地产政策已经出现边际调整,有利于推动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良性循环。2022年,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将有所改善,同时房地产企业对于“两集中”和“三线四档”的适应性也更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房地产企业的总体预期,有利于进一步促使房地产投资增长呈现缓中趋稳。
基建投资增速将显著加快。专项债支出进度加快。在2021年财政政策支出后置和2022年支出适度超前的政策效果叠加之下,政策对基建投资的支撑效果将会集中显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建投资适度超前”的总体政策基调下,各地项目开发和储备充裕,尤其是“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将会显现,预计2022年全年基建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有望实现边际改善
疫后消费增长的缓慢复苏主要受制于线下聚集类、场景服务类消费未完全正常化,消费恢复情况差异跟各地疫情防控松紧关系密切相关,疫情压力小、防控好的地方消费恢复相对较好,反之相反。2022年预计多方面因素将驱动消费增长较2021年边际改善。
一是居民收入和就业增长保持稳定。在疫情冲击之后,“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成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居民收入和就业平稳增长,这成为保障消费平稳增长的最基础的支撑。
二是居民消费倾向持续恢复。疫情冲击以来,受到预期回落和防控措施等影响,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显著降低,最低点较疫情前降低了近5个百分点。但2021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总体好转,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修复,2021年三季度达到65.8%,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三是消费升级部分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疫情冲击下,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并未改变,2021年文化办公类、体育娱乐用品等消费升级产品均保持快速增长,2021年1-11月,二者增速分别达到20.2%和22.4%,较整体消费增长高出近10个百分点。
四是疫情总体改善有利于聚集类消费改善。随着2022年疫苗接种更趋普及,预计疫情防控较2021年进一步改善,疫情对消费的制约进一步趋弱,线下消费场景恢复将进一步驱动消费增长有所回升。总体来看,2022年消费增长将继续修复,总体增速将好于2021年。
出口增长仍将保持韧性
2021年出口保持高速增长,月度增速屡超预期,预计2022年几方面因素仍将支撑出口增长。
一是全球经济有望实现趋势增长。随着各国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和经济内生动能的修复,全球经济增长扩张态势有望延续,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均将实现持续修复。
二是全球经济恢复结构矛盾仍将存在。疫情以来的海外供需恢复不同步,外部供需缺口拉大,目前这一现象并未因疫苗普及而出现实质性缓解,预计2022年供需缺口仍将存在,这也将继续拉动我国出口持续高景气,进而拉动中游相关工业制造业高增长。从疫情以来的时间发展线索来看,海外供需缺口带来抗疫类、在线办公设备类、地产后周期消费、电子、通用设备、文教体育用品等先后比较旺盛,驱动我国出口高增长的内部结构持续演变。
三是存在掣肘出口增长的不利因素。首先,随着疫情有所缓解,新兴市场国家生产供给能力可能逐步修复,使我国对海外新兴经济体的供给替代效应可能有所减弱,部分转移至我国的订单或将有所回流,但回流幅度、节奏受制于供应链黏性等可能不会很大。其次,随着海外财政刺激措施边际走弱、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可能会使海外对我产品出口的需求边际走弱。综合预计,我国2022年出口增速可能会出现边际放缓,但总体增长仍具韧性。
工业增长总体保持平稳
2021年工业增长总体态势良好,预计三方面因素有望支撑2022年工业继续平稳增长。
一是外需链条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供需缺口需要通过持续从中国进口来加以缓解,进而持续拉动我国相关制造业保持高景气增长态势,并带动对中、上游制造业需求。从目前病毒最新变异的奥密克戎的影响和疫苗应对的有效性看,2022年海外疫情防控可能总体仍不容乐观,由此造成的海外供需恢复缺口可能仍将对我国中、上游相关制造业形成支撑。
二是消费增长的边际回升有望带动消费品制造业回暖。2022年,在居民收入稳定、消费倾向好转以及国内疫情防控边际改善有望带动线下消费改善的综合作用下,预计消费增长有所提速,进而拉动中下游消费品制造业有所回暖。同时,2022年投资增长总体将保持平稳,这有利于上游原材料行业和中游机械设备类行业保持稳定增长。
三是供给约束有望缓解。2021年供给约束严重制约了工业增长,上游煤炭、电力等能源原材料短缺,中游包括芯片在内的关键零部件短缺,下游集装箱“一箱难求”,海运费暴涨,这些供给体系的短缺均对工业增长形成显著制约。当前,这些约束因素出现缓解迹象,首先,在“保供”等一系列措施作用下,工业“有序用电”现象缓解,芯片产能逐步扩大,海运费波动中有所下行,预计2022年工业生产面临的供给约束将进一步缓解。
四是能耗双控对部分工业领域的影响预计有望较2021年有所减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以及“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等表述均减轻对工业增长的影响,部分地区因缺少能耗指标导致招商引资项目无法落地的情况将有所缓解。但是,补库周期的结束和2021年工业高增长产生的高基数效应等也会对工业增速造成一定的影响。综合来看,2022年工业增长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服务业增长呈现持续回暖
疫情之前,服务业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工业增长,2020年疫情冲击后,服务业修复速度显著慢于工业,预计2022年服务业增长将呈现持续回暖。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受工业增长保持稳定拉动,物流、运输、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将同步保持较快增长。
二是生活性服务业将有所提速。生活性服务业恢复缓慢是造成服务业整体恢复较慢的主要原因,预计2022年在疫情形势总体稳定,消费持续恢复等拉动下,生活性服务业的修复速度或将进一步加快。
三是现代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持续保持较高增速,2021年1-11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7%。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动下,预计2022年现代服务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价格水平总体稳定
2021年,PPI指数涨幅持续走高,CPI指数涨幅稳定,预计2022年PPI指数涨幅回落,CPI指数涨幅走高,但总体仍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仍保持温和。受2021年生猪价格大幅下降影响,部分养殖户退出市场,从当前猪粮比、生猪存栏边际变动情况以及历史数据规律来看,预计2022年猪肉价格可能会呈现触底回升,因为2021年的超低基数,同比涨幅可能较大。PPI指数涨幅向CPI传导。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2021年PPI涨幅向CPI指数的传导并不明显,但包括家电、日用品在内的多种商品价格已经出现上涨迹象,加之2022年消费增长逐步改善,预计PPI指数向CPI的传导将进一步显现。同时2021年CPI指数前低后高的走势导致2022年的高翘尾,在统计技术上进一步推高了CPI指数的涨幅。总体来看,预计2022年CPI指数上涨幅度将超过2021年,但全年涨幅仍会比较温和,整体会保持在3%以下的合理区间内。
二是PPI指数涨幅将较2021年明显回落。当前,大宗商品等生产资料价格已经处于前所未有的高位,在全球疫情总体稳定假设下,供给情况将进一步好转,供需缺口收窄,加之全球货币政策总体收紧,流动性收缩,预计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大幅上行的动力有限。加之受2021年高基数的影响,预计2022年PPI指数涨幅将显著低于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