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记者会上,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六稳”“六保”被高频提及。“六稳”“六保”任务目标,为我国当前控制疫情下恢复经济和发展,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总理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阐释,这也使纺织行业看到了今后发展的着力点,看到了行业将在哪些方面有所担当和作为。
民生为要:
纺织业将是“保就业”主力军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史上罕见。最近不少主要国际组织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是-3%,甚至更多。对此,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指出,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不可能置身之外。所以今年我们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这是实事求是的。
总理同时指出,我们所确定的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等“六保”的目标任务,是和经济增长有直接关系的。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如果统算一下,实现了“六保”的任务,特别是前“三保”,我们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而且要力争有一定的幅度,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谈到保民生和稳就业,李克强总理说出这样的“金句”:“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从中我们领悟到: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把“吃饭的口”转化成“创造财富的手”,做好了,就是危中有机。
纺织业是当仁不让的民生产业,在吸纳就业、创造就业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全国人大代表工王晓菲谈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其中一项措施就是资助以训稳岗,提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她所在的德州恒丰集团近年来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做了很多工作,并且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未来,纺织业仍将发挥好“保就业”主力军的重要作用。
产业升级:
“抗疫先锋”产业预示更多新增长点
我们看到,发掘产业新的增长极,顺应新的消费需求,及时抓住市场机遇,把新的增长点培育成熟,是纺织业的一次新机遇。
例如,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第一时间加紧行业调研摸底,不少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研发优势,迅速转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生产,为我国抗疫提供了及时的物资保障。第一轮支援国内疫情,第二轮又投入到驰援国际疫情的生产中,得到了中央、国务院及多个部门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
产业用纺织品因其高性能、功能性和应用领域广泛等特点,在病毒防控、洪水防治、抗震救灾、火场救援、核泄漏处置、海洋漏油治理、战争和恐怖袭击应对等各类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着独特的保障作用。为此,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提出了《关于加大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引导与支持》的建议,一是调整产业用纺织品在国民经济统计分类体系中的级别,提升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战略地位;二是成立全国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实现产业用纺织品标准化全面统筹管理;三是完善口罩、医用防护服国家应急储备机制,提高应急状态下的供应保障能力。
经历了此次疫情后,行业也更加坚定了加快向产业链高端升级的发展方向,维护产业的体系和规模优势,加大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引导,使以高技术密集为特征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真正成为我国纺织业未来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脱贫攻坚:
纺织业贡献产业扶贫力量
李总理在记者会上指出,今年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按原本的账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疫情冲击可能会导致部分人口返贫,因此,脱贫的任务更重了。他表示,“我们会多策并举,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把脱贫的底线兜住,我们有把握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近年来,通过“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抓手,纺织业以产业扶贫的方式,为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在今年两会的“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松桃苗绣公司负责人石丽平分享了她的创业故事。近年来,石丽平努力把松桃苗绣推广到祖国各地,带动40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与此同时,通过推广、培训、传承这门非遗技艺,不仅带动了贵州50多万人就业,而且实现了逐渐致富。我国的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众多,做好纺、染、织、绣、印等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将为帮助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市场化改革:
纺织蕴藏更大产业优势和企业活力
如何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激发他们的发展活力,这是纺织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李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需要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首先让市场主体活下来,更重要的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发挥活力。
––宏观政策提出的“稳”和“保”,是通过市场主体去支撑的,而且是奔着市场主体的困难和关切去做的,这本身就是市场化改革的做法。
––首先是要让市场主体活下来。政策的真金白银主要是为市场主体纾困,激发市场活力。真金白银要确保落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这次政府工作报告说,要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我们现在有1.2亿市场主体,他们就是青山,留住他们,就会赢得未来。
––不仅要让市场主体活下去,更重要的是通过“放管服”改革把他们激活起来。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掉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他们公平竞争。这种措施看似无形,但能创造出有形的财富,干好了,不亚于真金白银的投入。
––再有,就是要让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长出来。……我们应该……把这些经验推广开,促使新动能、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成长。
对于政策施行,李克强谈到,“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不可能轻车走熟路,只能是大车行难路。所以我们在政策上要注重创新。”其要点是:第一,政府推出的规模性政策叫作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赖上基建项目。第二,强调政策资金要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直达民生。第三,投资的重点是“两新一重”,就是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而且要用改革的办法,用这些资金来撬动社会资金的投入。项目要有效益、有回报,要经过科学论证、按规律办事、不留后遗症。
今年两会,纺织界代表委员对于行业发展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比较集中。可喜的是,会期还未结束时,部分代表就已收到工信部、商务部、生态环境部、科技部相关负责人的答复,对代表们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设备升级改造、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出口转内销的措施、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等问题方面的建议予以了解答和回应。
纺织代表委员们表示,国家出台的规模性政策,目的是为了企业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稳就业、保民生。纺织业作为民生产业,也必将通过行业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更好的产品,激发更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和拉动市场,发挥出行业作为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