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要闻

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上海重启 公报精神何以传承?

  7月30日,第十二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的帷幕,在上海拉开。
     
  从30日中午开始,美方两位牵头人––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乘坐不同航班分别抵沪,住在上海外滩茂悦酒店。
  
  当天晚上,中美双方举行了简短的工作晚餐。
  
  跟前几轮一样,马不停蹄,边吃边谈。
  
  晚餐地点,在上海和平饭店九层华懋阁。
  
  上海和平饭店,早年叫华懋饭店,1929年建成营业,在上海滩久负盛名。
  
  新中国成立后,饭店于1956年重新开业,起名上海和平饭店。
  
  从那时起到现在,同时代的饭店多已在时间里消逝,唯有和平饭店还伫立在外滩,见证着人来车往,潮落潮起。
  
  网上消息,当天傍晚18时53分左右,美方车队抵达和平饭店。
  
  “夜色下的浦江两岸凉风习习,8点05分,刘鹤副总理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登上了和平饭店九楼的露台共览浦江。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刘鹤副总理与莱特希泽、姆努钦在露台上还转过身来以陆家嘴夜景作为背景拍照留念。––澎湃新闻《八点零五分,共览浦江》”
     
  磋商重启之地的名字,也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在和平饭店重启磋商,能否给中美经贸合作带来新的开始?
  
  磋商这次移师上海,方方面面都很关注。
  
  对磋商地点放到上海的理解。
  
  首先,这有利于磋商气氛由紧张向缓和的调节缓冲。
  
  从5月初的剑拔弩张到如今中美重回谈判桌。人是坐下了,但中美间的分歧并未消除,更何况还有人不时玩点极限施压的老把戏,因此磋商气氛未见得就能一下子扭转过来。
  
  这种情况下换个地方谈,对谈判双方的情绪都能起到调节缓冲的作用。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也是美国人乃至西方最熟悉的中国城市。
  
  在这里重启磋商,既能传递“政治的归政治,经贸的归经贸”的讯号,同时也有利于缓和紧张气氛。
  
  “事缓则圆”,让双方都有点调整空间,有利于创造积极一些的氛围。
  
  其次,这有利于让美方更直观地感受中国机遇,掂掂“谈与打”的利和弊。
  
  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之一,中国的市场、中国的机遇,在这里能够得到最为直观的体现。
  
  美方对中国市场的机遇,心知肚明。
  
  不过,纸面上得来是一回事,身临其境的感受则是另外一回事。
  
  让美方有更直观的感受,能加深他们对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的理解。
  
  更何况,眼下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呼之欲出,已有不少专业人士从当中看到合作机遇。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为中美贸易的拓展提供更多机会:新片区有望在投资贸易自由化,在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等方面探索创新突破,并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探索更具竞争力的相关税制安排。––摘自微信公众号lixunlei0722”
  
  不过,这件事也不能强求。
  
  就像在上一篇文章里讨论过的,中国的市场机遇就在那里,对国外企业和中国国内企业来说,都是公平的,一视同仁的,不会专门为谁而留。
  
  要是谁错过了这个机遇,只能自己为短视买单。
  
  此外,大家寄望于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的精神能得以延续,这尤其要看到当年公报折射的智慧和胸怀。
  
  1972年2月27日,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上海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并于2月28日对外发表。
  
  “《上海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标志着中美长达22年隔绝状态的结束和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也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形势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上海公报》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眼下,磋商地点放在上海,国内国外很多人在解读时都提到这份公报。不过,其中有两层重要意思却少见提及。
  
  其一,《上海公报》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转折点,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在那之前,中美之间吵过架、较过劲。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美间是在除了合作之外的所有相处方式都尝试过之后,才有了尼克松访华,这才有了《上海公报》。
  
  这个选择,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
  
  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并不是一句空话。
  
  其二,《上海公报》在表述方式上,也暗含了历史上中美的相处之道。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提过一件事:
  
  按照基辛格在第二次波罗行动计划中商定的办法,这个公报打破了外交上的常规,坦率地说出而没有掩饰双方在主要问题上的重大分歧。因此,作为一个外交文件,公报的文字是异常生动的。––《时代的破冰者––尼克松回忆录》
  
  有分歧但不回避分歧,公开表达。有对抗但不忽视共同利益,求同存异。
  
  《上海公报》的字里行间,有着不同寻常的智慧和格局。
  
  从这两层意思看,如果《上海公报》的精神能够在接下来的磋商中得以体现,善莫大焉。
  
  只不过,这并不是单方面能完成的任务。
  
  中方释放的诚意,只有在得到美方的积极回应之后,才能真正有利于磋商的推进。否则还是那句话,抱着旧黄历,谈不出好结果。
  
  接下来的历史,该怎么书写?
  
  笔在手中,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