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北京二环内的一条古色古香的胡同迎来了热闹而喜庆的一天––国内首个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文创园区“咏园”在北京东城区永生巷4号正式落成。当天举行的中国纺织非遗创新成果展暨首创非遗设计创新展、非遗传承创新座谈会、“咏园”开园仪式三大活动,使非遗成为京城盛夏时节人们热议的话题。
当天上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与首创非遗创新平台联合举办的“中国纺织非遗创新成果展暨首创非遗设计创新展”在咏园琼华楼展厅开幕。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北京市及东城区、首创集团等相关机构领导出席了首场参观。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首创非遗总经理李跃,中国纺织非遗创新成果展策展人、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张义超等出席首场参观。
本次静态展邀请知名设计师、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张义超为策展人,以“聚焦文化融合、聚力非遗创新”为主题,展出了来自国内15个省市70多位非遗传承人与工艺大师的1400多件展品,展品涵盖纺织非遗类服装、服饰、传统手工织布、织毯、扎染艺术品、刺绣艺术品、家居装饰品、陶瓷、石雕、民间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等,呈现了来自不同地域的我国非遗文化的多样性、鲜活特色与创新转化成果。
当天上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首创非遗总经理李跃与参展的院校、文创企业、设计师、传承人举行非遗传承创新座谈会,针对非遗在传承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解决办法和具体建议以及好的经验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孙淮滨提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指示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孙淮滨表示,推动和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是中纺联的一项重要工作。从纺织行业层面来说,一直在积极努力,参与非遗推广平台的建设。比如,每年召开一次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评选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评选一些非遗精品入围;把非遗展作为一个专业特色展览纳入纺织专业展览体系当中,在上海进行展出;在恭王府举行非遗时装秀等等,努力创造各种机会、利用多种方式参与和引导非遗事业。
他还指出,非遗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有其特有的生态环境。做好非遗工作,不仅体现对非遗文化本身的尊重,保留中华传统文明的遗存,也是对文化的多样性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非遗文化消费市场的供需关系中,应该注重培养消费者的消费意识、能力和热情,以消费需求推动产业与市场的发展,从而推动非遗文化消费升级,体现非遗文化自信。用非遗的创新性发展,为当下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从而表达对历史的尊重,文明的尊重,对事业的坚守。
李跃在座谈会上说,自从去年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第二届纺织非遗大会后,双方就形成了“命运共同体”,今后将围绕非遗文化的资源进行更深度的共享、合作与交流。首创集团是北京市大型的市属国有企业,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创园区“咏园”,未来将是传递非遗文化、非遗产品展示与拍卖的空间。
他表示,非遗的传承要发展,必须与市场相结合,走创新发展之路,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首创非遗希望发挥国企的资源和优势,为传承人、企业、学校提共汇聚各方资源的平台,通过提供基金投入、展品空间的投入,挖掘新的商业模式,有力促进设计管理、生产制造、销售推广等环节的提升,从而打造全新的非遗消费文化模式。
座谈会上,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张晓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金憓、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胡迅、云南昆明学院教授于涌、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袁姝丽等多所院校的代表,从不同角度对非遗产品的市场转化的创新创研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将非遗文化内涵真正植入到创新产品中,让产品能够“说故事”,增加非遗文化的传播力和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文创企业、设计师以及传承人代表表示,当前非遗传承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市场开发与渠道的对接,希望展览能够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通过对参展得到消费者喜好的有效反馈,让非遗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与消费者需求。
当前,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已成为我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中纺联非遗办与首创非遗在之前良好的合作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此次纺织非遗创新发展的展示交流平台,更成为中纺联非遗办整合资源渠道、积极探索实践纺织非遗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的一次新尝试。
作为全国首个非遗主题文创园区“咏园”,是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在北京首期落位的文创园,将以非遗为主、多业融合、魅力元素嵌入为发展主线,通过引入特色活动、行业论坛、非遗创新体验、精品展会等,不断为园区注入活力元素,提升非遗文创园区品质。
当天,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首创非遗以及院校代表等出席了“咏园”的开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