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要闻

青春如此多娇!赶上“五四”百年纪念的大日子,纺织行业的年轻人有多自豪!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这些话让人热血沸腾。
  
  1. 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2.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
  
  3. 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4. 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
  
  5.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
  
  6. 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7. 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
  
  8. 压力是青年成长的动力,而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则可能是青年顶过压力、发展成才的重要支点。
  
  9.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青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
  
  10.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
  
  01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盛纺织分公司挡车工刘冬作为获得今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优秀青年代表,在大会现场聆听了习主席的讲话,深受激励和鼓舞。
  
  谈到如何传承五四精神,刘冬表示,作为一名纺织女工和青年党员,传承五四精神,就是要传承发扬爱国爱党爱企业爱岗位的精神:“青年人要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精彩,就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管在哪个行业,无论什么样的梦想都离不开奋斗、努力、坚守和拼搏。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希望广大青年朋友们做一名心中有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人,也祝大家梦想成真!”
  
  4月28日上午,在于北京举行的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上,刘冬作为今年纺织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优秀青年代表,从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手中接过象征中国优秀青年最高荣誉的奖章和获奖证书,绽放出喜悦的笑脸。
  
  有人问刘冬:“把青春献给了纺织事业,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刘冬的回答是:“练就过硬本领,充满成就感就是我最大的收获。我是一名一线工人,我的青春底色永远是奋斗。”
  
  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刘冬创造了自己的工作法。比如在工作当中,别人看9台织机,她看18台织机,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她不但主动去干,还要多干、干好。纺织厂用工比较紧张,她主动提出成立联产承包小组,4个人承包60多台织机,完成了7个人的工作量,大大缓解了用人压力,工人们也提高了收入水平。对此,刘冬觉得“很有意义,也挺有成就感”。
  
  刘冬说:“我始终认为,岗位无贵贱,行行出状元。”她在布机挡车工岗位上干了17年,不断创新,努力做一名创新型、技能型人才,让枯燥的工作变得激情满满、充满挑战。
  
  有一次,刘冬所在的车间上了一批高难度的丝产品,交货时间非常紧,按照常规的做法肯定是不行的。刘冬就主动请缨承担这个任务,利用多年的经验,与其他工友协作,把效率从20%提高到60%,按期交出客户满意的产品。
  
  有人说:“刘冬在班上就像打了鸡血。” 对此,刘冬有着积极的心态:“我觉得懒懒散散一个班,风风火火也是一个班。行行都有辛苦,但是行行也皆有荣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她坦言:“说实话,我也很累,一个班手脚不停,8小时下来巡回路线相当于步行20公里以上,一年相当于步行7000多公里。但我觉得作为青年人,就要有股拼劲、闯劲、钻劲、韧劲,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不服输争一流的劲。我是一名一线工人,我的青春底色永远是奋斗。奋斗就要付出,奋斗中的疲惫,是幸福快乐的,是甜蜜的回味。”
  
  02
  
  在纺织行业,用“劳动”和“奋斗”作为自己青春底色的青年何止千千万万,他们是一个宏大的群体。比如在日前举行的庆祝“五一”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大会上,纺织行业有3个单位、14位个人和11个集体获得表彰,其中就有很多优秀青年奋斗的身影。
  
  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络筒机厂单锭班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青岛宏大公司自动络筒机研发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历了技术合作到自主研发的发展之路,当前最新一代的VCRO系列自动络筒机,拥有众多国际发明专利,成为了国内唯一的自动络筒机系列化生产企业和世界四大络筒机供应商之一。伴随着企业产品研发的历程,青岛宏大公司络筒机厂单锭班也已成立了几十年。它经历了自动络筒机生产的各个时期,从最初以引进的先进工艺技术和精益管理为基础,不断提升,在企业内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精益生产管理树立了标杆,陆续获得了众多荣誉,包括“郝建秀小组式”全国纺织先进班组、 “中央企业红旗班组标杆”、“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央企业 “青年文明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纺织行业质量信得过班组”……
  
   目前,这个集体的优秀传统被一群热爱学习、质量创新、和谐向上的青年传承着。络筒机厂单锭班目前有成员16人,平均年龄32岁,主要承担自动络筒机单锭总装及单锭调试工作,还承担了部分产品的安装服务工作。多年来,该班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团队风格,团队建设一直备受各级领导重视,在坚持传统班前会制度的基础上,还不断适应新形势,积极创新班组协作方式,先后开展了创建金牌班组、师带徒等班组活动,在班组内营造出了团结协作、“比学赶帮超”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老班组,新气象。近几年来,在公司“打造书香宏大”学习理念的引领下,这个班组更加重视提高全体成员的文化素养,在班组内积极开展文化学习活动,一方面始终强化班组成员技术素质的提高,建立了规范的学习培训计划,班组成员培训、技艺交流,通过互相学习,有效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跟上时代步伐和企业要求,在班组内积极开展班组建设、职业素养以及中华文明等文化学习活动,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员工人文素质的提升,促进了职业素养的再提高。这个学习型班组以实际行动带动了分厂的学习氛围。
  
  同样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的河南平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织布公司整理车间乙班,也是一支年轻、富有朝气的队伍。这个集体现有职工53人,其中女职工44人,党员7人,技师2人,员工平均年龄35岁。多年来,这个集体立足岗位、务实创新、甘于奉献,团结互助,打造新型团队;勤学苦练,提高操作技能;严抓质量,满足客户要求不断提高技能……全心全意服务纺织制造,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巾帼风采,以及纺织青年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这个班组的带头人王蓓同志是企业招聘的一位纺织专业大学生。她敢抓敢管,思路清晰有魄力,工作超前有担当,本着对纺织的热爱和对企业的深情,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刻苦钻研,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创新管理方法、努力钻研新技术,连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曾获平顶山市卫东区优秀共产党员、平顶山市“三八红旗手”和平顶山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03
  
  纺织行业的众多企业,都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等活动。
     
  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团委开展系列活动:“五四精神”大讨论、“传承五四精神 做新时代青年”硬笔书法作品展、参观学习高君宇纪念馆,聆听五四运动的由来、内涵和“五四精神”的意义。图为团员青年积极开展“五四精神”大讨论,并观看五四运动纪录片。(摄|王磊)
  
  际华3509
  
  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团委开展“新青年 耀青春”主题团日“八个一”活动,参观革命遗址,纪念五四青年节,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不忘初心跟党走.
  
  际华3542
  
  五四青年节前期,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团委开展“我与团旗最美的合影”活动,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留下一个个值得纪念的美好瞬间
  
  新疆富丽达
  
  五四青年节前夕,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所属中泰大学管理学院在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公司组织主题为“春韵中泰.继续精彩” 的读书分享活动。
  
  北京中丽
  
  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北京中丽制机有限公司组织团员及青年代表参观北大红楼。   
  滨州华纺
  
  山东滨州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一支320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他们通过日常开展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各项志愿行动,在丰富企业文化内涵的同时,获得了奉献的快乐与幸福。
  
  新乡白鹭
  
  4月24日,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白鹭文化中心广场举办庆“五四”趣味运动会,几百名青年在这里“燃烧卡路里”。
  
  西安工大
  
  五四青年节前夕,西安工程大学各学院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实践活动。
  
  04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历史时刻,纺织人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现着近代纺织产业工人与五四运动之间的渊源。现采撷其一,与大家分享。
  
  “五四运动”与青岛纺织的渊源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岛作为与“五四运动”紧密相关的城市,自然有许多值得纪念的历史。阳春四月,我们在青岛纺织博物馆发现了中国劳工和爱国学生一百年前的足迹;青岛五四广场上“五月的风”雕塑耸立在海岸线上,伴随着阵阵波涛,仿佛正在诉说一百年前的故事。
  
  一战华工是“五四运动”的先驱
  
  在青岛纺织博物馆历史展厅,第一单元开篇“乱世风云见证母亲工业”展区,我们找到了“五四运动”的源头。要全面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应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谈起,1914年11月,一战爆发不久,中国保持中立;日本借口参战,进攻青岛,攫取了德国在青岛的特权。当时北洋政府并不甘心;战争中期,由于协约国伤亡惨重,急需补充劳动力,他们向中国求援,北洋政府提出“以工代兵”参战策略,向协约国派遣华工,其主要目的就是想终止《胶澳租借条约》,收回德国在青岛的特权。
  
  1916年秋英商和记洋行在青岛德华缫丝厂旧址设立“赴欧华工招募所”,计划在中国招募15万劳工,到法国从事战地后期服务工作。据青岛华新纱厂周志俊回忆:“当时英人强占我父买下的青岛德华缫丝厂,招募劳工赴欧,有数百名纺织工人应招去了法国”。
  
  1917年1月赴欧华工在青岛德华缫丝厂集结即将奔赴法国。
  
  虽然招募工作在中国多地展开,但招募者认为山东人“身材魁梧,吃苦耐劳;且山东纬度与法国相近,劳工能适应冬季严寒的气候”;青岛德华缫丝厂靠近胶济铁路,是快速招工首选之地。 1916年10月,英商和记洋行以民间名义在原“青岛德华缫丝厂”旧址设立招工局,并在胶济沿线的济南、周村、青州、坊子等地设立招工处,各招工处将录取的人员通过铁路分批运往青岛培训,培训合格后再从青岛港发船运往法国。
  
  据史料记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集团英法两国实际在中国招募劳工14万人(注1),其中仅从青岛出境的就有10万人之多,约占总数的70%以上。据《华工出国资料汇编》统计:1917年1~4月,由青岛出发的华工计45689人;另据《胶澳志》记载:1917年4月到1918年2月间,从青岛赴欧洲共22艘船,运载华工50350名。
  
  1917年8月北洋政府正式对德奥宣战,部分华工直接参战,与英法军队共同战斗,山东人不怕牺牲的精神,给欧洲留下了深刻印象。
  
  合同三年,战后12万人返回祖国;1万多人死于战争、劳役和疾病;3000人移居法国。据英国Gregory James编制的《一战英招华工死亡名录》记载,有据可查的死亡人数约1880多人,其中平度、胶州、即墨的就有数十人,还有一些人至今下落不明(注2)。
  
  一战华工赴欧主要有三大贡献:第一,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地位。华工“以工代兵”参战是中国取得战胜国地位的主要依据,一战华工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巴黎和会”的“入场券”。第二,停止向战败国支付“庚子赔款”,缓解了财政压力,减轻了人民负担;同时使收回德国在青岛的“特权”成为“巴黎和会”议题。第三,促进了东西方交流,让西方世界切身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肯尼迪说,一战期间中国派出14万劳工支援“协约国”,是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中国树立了用东方文明拯救西方文明的范例;1922年12月16日,“一战赴欧华工”回国代表梅钧等人在青岛发起成立“参战华工团青岛支部”,并发出通告,号召归国劳工将在国外所学陆海工程建筑经验用于港湾、码头、水道等市政建设,促进了青岛的市政建设。
  
  但是,巴黎和会最终却不顾中国的“战胜国”地位和中国人民的反对,把德国在青岛的特权划归日本,见证了“弱国无外交”的无奈。1919年5月留法华工和爱国学生一道,走向巴黎街头抗议,来自青岛的中国劳工与北京的学生运动相呼应,掀起了“五四运动”的高潮,为中国革命播下了火种,最终通过不屈抗争于1922年收回青岛主权。
  
  产业工人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在“五四运动”中,留法一战华工用实际行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在青岛德华缫丝厂培训出国的毕粹德、颜世彬等人就是中国劳工的典型代表,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青岛纺织工人他们在法国巴黎,站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第一线。主要发挥了三个作用。
  
  首先是阻止中国和谈代表在“巴黎和会”文件上签字。为向中国“和谈”代表施压,工号为97237的山东籍华工毕粹德将在清扫战场时捡来的一把手枪并附一张纸条,送给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上书“苟若签名承诺日本之要求,即以此枪自裁,否则吾辈必置尔于死地”。
  
  表达了中国劳工的心声。迫于国内外呼声,中国代表拒绝签字,不接受巴黎和会决议。
  
  其次是接受华工教育,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法国期间,许多华工参加了“法华教育会”,在“劳工学校”学习法语,补习文化;其中部分留法华工,结识了到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在他们的引导和影响下,一些华工精英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特别是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促使他们更坚定信心。其中从青岛出境的华工颜世彬、王清泰加入共产国际组织,后来转为中共党员,并被推荐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
     
  第三是加入华工总会,产生维权觉醒意识。在“华工总会”的帮助和协调下,较好地解决了工作期间华工与雇主、华工与华工之间的矛盾,维护了华工的合法权益;许多华工主动入会,维权意识明显提高。
  
  一战结束后,1919年11月28日北洋政府在故宫太和殿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一战胜利,鸣礼炮108响,大总统徐世昌致辞并向一战华工代表颁发奖章;北大校长、教育家蔡元培一百年前在天安门广场的演讲中褒奖了一战华工对世界的贡献,提出了重新认识劳工价值和“劳工神圣”的口号。以青岛纺织工人为代表的一战华工是为中国赢得战胜国地位的功臣,是五四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工人阶级最早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典范;他们亲身经历了欧洲的战火,目睹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战华工中的精英分子最终投身共产主义运动,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领导青岛纺织工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四之火”点燃
  
  青岛“反帝、反封建”火炬
  
  “五四运动”后,一战华工陆续返回祖国,据史料统计1919年2月至1921年6月间,山东籍的93357名华工全部在青岛港登陆,分批在华新纱厂(原德华缫丝厂)举行大会,颁发纪念奖章并结算工资后返乡(注3);一些在法国勤工俭学的爱国学生和华工精英也陆续回到国内,深入到青岛七大纱厂,领导青岛工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青岛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点城市,受“五四运动”影响,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就已先后在四方机厂和青岛日商纱厂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据史料记载,1923年8月青岛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青岛组成立,邓恩铭任书记,以四方机厂和青岛七大纱厂为重点开展工作,在工人当中传播革命思想,帮助工人维护自身权益,建立赤色工会,并在进步工人中发展党员。其中1925年青岛日商纱厂同盟大罢工,就是青岛党组织策划领导的,它是中国“五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青岛党组织成立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参与中共青岛市地下党活动的骨干分子,主要有两个来源:
  
  第一,赴法国勤工俭学的爱国青年。主要有李慰农、郭隆真、关锡斌等,这三个人都是1919~1920年间到巴黎求学的爱国学生,曾参加过“五四运动”。他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率先在西方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他们与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先驱是学友;其中李慰农和郭隆真被推荐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郭隆真和关锡斌早在“五四运动”期间就相识,他们曾是天津学生运动领导人,并一同加入了周恩来发起的“觉悟社”是20个核心成员之一;在“觉悟社”中邓颖超编号为1号、周恩来5号、郭隆真13号、关锡斌18号;为掩护身份他们都以“逸豪、伍豪、石珊、石霸”等代号相称,便于开展活动;1922年关锡斌转赴美国耶鲁大学学习,1926年返回祖国。
  
  学成回国后李慰农首先被派到青岛工作,他在领导青岛1925年日商纱厂罢工运动中,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引起当局嫉恨,同年7月29日被秘密杀害于团岛,成为青岛第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共产党人。1930年11月郭隆真被派来青岛,不久在青岛内外棉纱厂工人宿舍开展地下活动时被捕,次年4月5日在济南惨遭杀害。关锡斌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来青岛,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华新纱厂开办“劳工学校”,帮助党组织开展工作,传播革命思想,抗战爆发后带领部分工人参加了“新四军”。
  
  第二,一战华工精英。1930年颜世彬、王清泰等“以工代兵”的一战华工精英分子,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完成学业后返回祖国。据苏联《真理报》报道,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中国学生共有400多名,这些学生来自法国和中国内地,完成学业后,成为推动中国早期革命的骨干力量。
  
  1931年2月颜世彬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王清泰任沧口区委书记,负责领导钟渊纱厂、华新纱厂的党组织工作和罢工斗争。他们通过七大纱厂工人联合会发布《告青岛工友书》,介绍苏维埃政权和苏区工农的幸福生活,多次到钟渊、富士、宝来、华新纱厂传播革命道理,并在这些纱厂秘密发展党员,1931年4月,因叛徒出卖两人被捕入狱,同年8月被枪杀于济南。三十年代初青岛处于白色恐怖时期,中共青岛党组织活动陷入低潮。但“五四运动”以来,青岛工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未停止过,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迎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曙光。
  
  城市记忆中永恒的丰碑
  
  新中国成立后,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1951年全国总工会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中评选出纺织青年“劳动模范”郝建秀,并总结出“郝建秀工作法”在全国推广;1952年5月又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成立了“郝建秀小组”,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一面旗帜,享誉华夏至今已传承67年。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入研究“五四运动”的发展历程,挖掘历史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一百年前青岛曾作为中国输出一战劳工的主要起锚地,已与世界结下不解之缘;一百年来,青岛纺织工业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她诞生于世纪之交,成长于乱世烽火,积淀于建设时期,成熟于改革开放;纺织工人经过三十年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七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发展青岛经济做出了卓越贡献,纺织工业被称为青岛的“母亲工业”,赢得了“上青天”的美誉;今天转型升级后她仍然是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链,把岛城装扮的五彩缤纷。
  
  “五四运动”因青岛而起;“五四运动”为青岛而动;伴随着青岛国际化都市建设步伐,“五四运动”的影响也必将在青岛传承得更久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