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在江苏太仓利泰纺织厂有限公司里,一排排纺织机安静地闲置在工厂。听不到机器轰鸣,也见不到一个工人,而在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派热闹的生产景象。
公司副总经理李祥华表示,工厂7月刚刚停掉?原因就是:人口比较少,劳动力比较少,用工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江苏太仓利泰纺织厂有限公司成立于清朝光绪年间,有100多年历史,曾获奖无数,有着辉煌的过去。近年来,人员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再加上东南亚纺织业的冲击,使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与此同时,利泰的产品种类却还停留在低端的棉布纱线,产品附加值越来越低,企业的效益也持续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利泰纺织厂不得不逐步缩小生产规模。今年5月,又淘汰了30台老旧织机,合并了两个织造车间。今年7月,这个车间的5万纱锭也全部关停。
“只有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把我们的品牌延续下去,否则只有萎缩。”
行走在已经停产的车间,回忆起发展鼎盛时期的景象,在利泰纺织厂工作了30多年的李祥华唏嘘不已。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利泰纺织生意最红火的时候,产品远销到欧洲、东南亚、非洲,每年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而如今,这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却在连年递减,工人也从三四千人流失到了不足1000人。“鼎盛的时候,我们要13万多纱锭,现在大概是7万多纱锭,还保留着100多台织布机,逐步在压缩过程中。”在用工、原材料、环保、国际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压力下,利泰这家百年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