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要闻

从全局和长远角度推动纺织由大变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成绩卓著,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装备自主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21世纪以来,纺织工业坚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完善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的产业体系,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尽管纺织工业产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许多矛盾尚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地方和企业还习惯于旧有的生产模式,在生产经营有所改善的情况下结构调整的动力不足。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困难。我国纺织工业是具有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的产业,具备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当前的任务是要采取及时、有力的措施,从产业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推动纺织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使我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
  
  严格控制总量
  
  保持合理发展规模和水平
  
  “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从重视数量扩张型向注重质量、技术、品种、效益转变。从目前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规模看,2005~2010年,世界纺织纤维总产量年均增速为2.5%;我国纤维加工量由2690万吨增长到4130万吨,年均增速达9%。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的平均增速是世界纺织纤维产量平均增速的3.6倍,占全球纤维产量超过50%的比重,其中化纤产能达到3089.7万吨,占世界化纤的比重超过60%。从目前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规模看,全社会共拥有1.2亿环锭纺纱锭,占全球棉纺生产能力的比重近50%。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从2005年的25%上升到3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纺织工业规模已经够大,再大恐怕就会发生问题。那么我国纺织工业是否还具备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可能性呢?
  
  从供给看,近些年我国棉花等天然纤维资源受土地约束,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的增长。近年我国棉花进口量持续攀升,每年需进口棉花200多万吨。合成纤维已占我国纤维总加工量的近3/4,而合成纤维原料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化学纤维单体的对外依存度高达40%,有的品种在60%以上。同时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力、土地能源和环境的约束力日益增强,原材料、资源、人工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从需求侧来看,目前内需消费相对于我国的经济总量仍然是短板,显示出内需市场未来增长的巨大空间。因此,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但是,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GDP4000余美元,这远低于发达国家数万美元的水平,人均消费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7、8亿农民的消费能力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因此,内需的扩大是一个渐进过程。
  
  从国际环境看,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情况之复杂,历史罕见。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继续下行的压力加大,西亚北非政局动荡。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减弱,科技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虽孕育新突破,但尚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从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扩散,失业率居高不下,使国际市场需求呈现萎缩态势。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速度趋缓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国都在出台各种刺激政策发展国内经济,提高就业水平。中国的纺织工业不可能完全挤占其他国家的生存空间。
  
  因此,“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纺织工业不能再一味地扩大规模,必须要下大力气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做强上狠下功夫,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调整现有纺织工业结构,加大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的力度,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开发各种新的应用需求,使之向纺织强国转变中迈出实质性步伐。
  
  加强自主创新
  
  加快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高新技术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纺织装备制造、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纺织工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加快其发展是纺织工业“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之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2007年设立“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及应用”专项以来,通过抓重点品种突破和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的方式,对T300级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及制品、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对位芳纶、间位芳纶、芳纶Ⅲ、芳纶制品、芳砜纶、聚苯硫醚树脂及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及复合材料、聚酰亚胺纤维、玄武岩纤维等项目,以及黄麻浆、竹浆、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汉麻韧皮纤维、麻类环保汽车内饰材料等生物质纤维的产业化及应用项目进行了重点支持。国债专项的示范效应,使我国高新技术纤维重点品种的自主化、规模化取得了重大突破,完成了过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未解决的难题,打破了国外发达国家对我国的长期封锁。但是,我们不能满足已有成绩,要继续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继续攻关,提高现有企业产品技术和工艺的稳定性;二是要注重对市场需求的开发,加强对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开发和各类配套产品的开发,通过生产的规模化和稳定化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要实现一批高新技术纤维及制品装备的自主化,替代进口;四是要加快标准的制定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五是重视落实国产原料的配套,关键原料不能完全依赖国外。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纤维,特别是高新技术纤维复合材料、下游制品及产业用纺织品开发的支持力度,逐步形成国产高新技术纤维的完整产业链,填补国内空白。同时,积极推进我国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的生物质资源纤维材料的发展,实现我国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纺织工业布局
  
  不断优化
  
  我国纺织工业现阶段的生产力布局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逐步发展形成的,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高度集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五省是我国纺织生产力布局的主体区域。2010年,其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占全行业比重达73%。其中,化纤、印染、服装等行业比重高达80%以上。
  
  二是生产力布局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趋势显著。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中西部地区在纺织原料、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日益显现,纺织产业转移加速推进。“十一五”期间,中部、西部纺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41%和27.5%,明显高于东部地区10.3%的增速。
  
  三是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突出。产业集群是现阶段纺织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织形式。目前,纺织工业共有产业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突出的成熟产业集群170多个,工业总产值达到近2亿元,从业人数800多万,经济总量约占全行业的40%。
  
  当前,纺织行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新变化,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紧迫,生产力布局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力布局与资源环境条件不相协调。纺织工业近八成产能集中在东部沿海区域,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饱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相对零散和弱小,竞争力较低。二是各地优势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常规加工制造产能分布偏多,市场、人才、技术、信息等优势资源利用不足,中、西部地区纺织原料、劳动力、能源等优势资源也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生产力区域布局统筹不足。产能区域分布严重失衡,没有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布格局,区域性产能过剩的问题始终存在。四是产业集群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部分纺织产业集群仍以产能的简单集聚为主,没有形成产业链分工合作关系,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
  
  纺织工业生产力布局和协调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纺织生产力合理优化配置。
  
  二、以产业转移为途径,带动纺织工业升级转型。将推动产业转移作为促进布局调整的重要途径,优化中西部地区承接条件,加强规划引导,促进纺织产业有序转移,带动产业布局优化发展。
  
  三、以产业集群为重要抓手,注重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将产业集群作为布局和调整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和推动原有集群优化升级,促进纺织生产力集中布局、配套布局,提高产业发展效率。
  
  四、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为根本目标。布局要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结合推进,新布局产能要符合“十二五”行业发展导向,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杜绝低水平产能、高污染产能的布局和位移。
  
  五、兼顾国内外布局,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在布局上要满足国内多层次消费需求,巩固国际市场。东部产业发达地区要积极开拓高端产品市场,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纤维、纺织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强化品牌建设,建立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设计基地和贸易、物流中心;中部地区要积极承接棉纺、家纺、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并适度承接和发展化纤工业,合理配置印染环节,完善产业发展配套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建设;西部地区作为天然纺织原料的优势地区,重点发展棉纺、毛纺、丝绸、麻纺等加工业,逐步配套化纤工业,并向深加工过渡,结合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优势,发展民族特色纺织品;东北地区要立足化纤原料、麻等资源条件,发展涤麻、棉麻混纺纤维纺织品及产业用纺织品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调整、转移形成区域产业布局合理,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此外,我国的内需比重约为75%,大大低于经济大国美国90%和印度85%的比重,而纺织工业是外向度较高的产业,在稳定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市场多元化的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开发国内市场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