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要闻

2011,纺织行业那些意料不到的变化

  2011年,对于纺织外贸人来说是多事之秋的一年。那些或因天灾、或因经济触底而导致的外部市场之变令人猝不及防,发展中国家间的行业竞争也在日渐升温。除此之外,两大自贸协定的推进又可能在日后改写纺织外贸领域的格局。所幸的是,外部环境的骤变也在催化着出口企业自身的嬗变,于是,我们看到自主品牌的纺织服装出口产品竞争力在不断加强;在东盟自贸区的利好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着手开拓除欧美日以外的新兴市场。
  
  传统市场忧变
  
  事件回眸:
  
  日本大地震波及纺织业
  
  惊变指数:★★★★★
  
  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伴随巨大的海啸冲击。由此引发的通讯信号中断、交通受阻、停水断电,以及核泄露危机等后续影响给日本经济及日本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与此同时,相关地区的纺织服装行业也蒙受损失,日本岩手、宫城、福岛等地的的纤维、服饰产业因部分厂房垮塌、纺织生产设备损毁,正常生产被迫中断。此外,一轮接一轮的限电措施使得东京商业圈的交通几度陷入混乱,作为亚洲潮流风向标的日本东京时装周也因此被宣布取消。
  
  记者评述:日本大地震的爆发令业界猝不及防,相继取消或延期举办的时尚活动,使得业界开始忧虑这次地震对高端服装及奢侈品行业的需求减少。但真正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核泄漏,日本业界弥漫着一股恐慌氛围,日本消费市场将因此受到负面影响。出人意料的是,震后的日本市场并未大幅萎缩,日本国内企业的生产力不足推动了对进口纺织品服装的需求。毛毯和毛巾产品销量激增,而口罩等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不断趋旺,这股势头更延续到了今年夏季。对功能性纺织品需求不断增加,对供应商供货能力的考察标准更为苛刻,这两点成为震后日本市场的显著变化。
  
  事件回眸:
  
  美债危机触发警报
  
  惊变指数:★★★★☆
  
  8月5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一档至AA+,这是美国信用评级历史上首次遭“降级”。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经济学家指出,即便是纺织服装类等刚性消费品日后也难独善其身。为了缩减财政赤字,美国政府将增加税收,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将有所减少,包括服装在内的消费品或将受到波及。更深远的影响是,为解决失业问题,美国很有可能在未来以减少进口、扩大出口为主要经济增长模式。如果美国实施出口战略,打压进口产品,势必会导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同时使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记者评述:年末的几个月,由美国债务危机引发的欧美消费市场的疲软影响到了各大纺织品出口国的订单情况。订单减少、价格压低已成为欧美纺织服装市场的共性特征。在今年11月举办的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参展归来的纺织服装企业普遍感叹,欧美市场的光景已大不如前,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差。而对出口走势的悲观情绪还在东南亚各国蔓延开来,各纺织业决策人纷纷调降对2011年整体的出口预期。即便是上半年风头正劲的孟加拉和越南纺织业者如今的态度也颇为保守,欧美市场的急转直下让他们不得不将今年出口增幅下调至10%以下。
  
  出口优势蜕变
  
  事件回眸:
  
  成本竞争力削弱
  
  惊变指数:★★★☆☆
  
  今年以来,东南亚各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订单争夺已逐渐白日化。虽然我国仍占据着东南亚地区纺织服装业的霸主地位。不过,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转向如柬埔寨和越南等劳动力薪酬更低的经济体。目前,我国一家中型纺织出口企业工人的薪资水平约为100元/天,熟练工种能达到150元/天。而东盟国家中,制造业劳动力时薪最高的新加坡为62.4元/小时,其次是马来西亚31.8元/小时,泰国11.7元/小时,制造业劳动力时薪最少的印尼,为4.5元/小时。中国劳动力薪资的大幅上扬,使得原本同处于原料价格上涨背景下的孟加拉、越南、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更具低成本竞争力。
  
  记者评述:当全球纺织服装业者将目光都锁定在越南、孟加拉等劳动力成本优势凸显的东南亚国家时,制造成本似乎成为衡量纺织业竞争力的唯一标尺。然而,近期欧美终端消费市场的愈发疲软却使业界意识到,较少成本投入的低价产品并不是唤醒行业活力的“灵丹妙药”。当前,各国纺织服装产业都会受到经济、财政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生产效率和稳定供货才是衡量制造商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准。退一步看,即便东南亚国家凭借廉价劳动成本的优势已成为中国较强的竞争对手。但可以预见的是,受纺织服装产业链尚不健全,尤其是受产品设计、印染、后整理等主要工艺水平不高的限制,未来几年东南亚各国纺织业的综合竞争力仍无法赶超我国。
  
  事件回眸:
  
  中国品牌服装逐鹿俄罗斯市场
  
  惊变指数:★★★☆☆
  
  对于拥有1亿多人口,且轻工业并不发达的俄罗斯市场来说,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具有绝对性优势。如今,越来越多的纺织品制造商踏上了自主品牌的发展之路,以定位中高端的产品抓住俄罗斯市场的全新机遇。现在的雅宝路市场,其中80%的商家都有自己的品牌,而且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文化,商家们推广品牌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
  
  记者评述:一个国家往往是靠产品树立了国家的形象。而产品更应该是以其自身的品牌理念、品牌文化赢取消费者的喜爱以及市场的信赖。我们能看到,以出口俄罗斯为主营业务的京珠盛世集团建立了百余人的自主品牌设计团队,雅宝路的商家们也会拿着自行设计的纸样与外商反复研究,而不是一味的复制。中国出口商品的变化赢得了俄罗斯消费者的肯定,中国的纺织服装品牌也正在赢得俄罗斯采购商的青睐。
  
  高端制造谋变
  
  事件回眸:
  
  小众高端展会把脉中国市场
  
  惊变指数:★★★☆☆
  
  在今年春季几大展会举办期间,同属于小众高端的第一视觉(Premiere Vision)中国面料展和日本制高级面料展都呈现出“为中国制造(Made for China)”的变化。展会上,除了展示精湛工艺与设计感十足的面料产品外,国外高端面料的制造也开始更贴近中国本土化的需求。包括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做的面料颜色样卡,以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牡丹花图案的丝绸面料。
  
  记者评述:在中国纺织服装业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市场对多元化、高端的面料是有需求的。但如何把握这种需求是各国高端纺织制造商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PV展和由天津新的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主办的日本制高级面料展上,越来越多的国外制造商开始了专为中国市场的创新。他们意识到,为中国制造并不是为一时的订单随便开发出几款产品,而是应该希望倾听中国设计师和消费者的声音。将法国设计、意大利品质、日本制造的精髓与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行融合,这样的产品才能深入人心。
  
  结算方式困变
  
  事件回眸:
  
  人民币跨境结算遭纺织业冷遇
  
  惊变指数:★★☆☆☆
  
  国际货币汇率的不稳定及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的压力,让纺织出口企业面临诸多贸易难题。为此,政府大力推行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线路图愈发清晰可见。从4月份在海南三亚举行的金砖五国峰会,到5月份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中、日、韩三国财长会议,“本币结算”成为各国财政大臣提及的高频词汇。7月份,我国与老挝本币跨境结算业务的正式启动,也标志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又迈出了新的一步。面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承受着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及成本压力之苦的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无疑将从中获益。但一些企业对此表现出的态度却颇为冷静。
  
  记者评述:人民币进行跨境业务结算能有效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与美元走势的波动程度相比,人民币币值较为稳定,企业的预期收益更能得到保障。但是现在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外贸市场毕竟是“买方”市场。我国出口商在跟外商的谈判中普遍处于劣势的地位,选择哪种结算货币主要是由外商说了算。此外,人民币与当地货币兑换的情况,客商所在地的银行对人民币的持有量,以及当地银行兑换人民币汇率的情况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外商的“包袱”。要做到全面开展人民币结算业务,纺织企业与外商之间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认知与磨合过程。
  
  新兴市场锐变
  
  事件回眸:
  
  东盟跃升第四大纺织品出口市场
  
  惊变指数:★★★★☆
  
  2011年,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的建立已进入第二年,作为世界纺织服装贸易最为活跃的国家和地区,自贸区的实施推动了双边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东盟正式超过中国香港成为我国纺织品第四大出口市场,我国对东盟出口的快速增长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降低双向关税的效果正逐渐显现。
  
  记者评述:在2011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成绩单中,东盟市场的表现突出。毗邻的地域优势为我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纺织贸易提供了先机。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10国的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东盟主要国家自中国进口的纺织产品税率整体上大幅降低,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纺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与此同时,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加快了东盟经济的复苏步伐,使其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从而也带动了对纺织产品的消费需求。
  
  事件回眸:
  
  纺织制造国伸出投资橄榄枝
  
  惊变指数:★★★☆☆
  
  除了地域、文化差异性较小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之外,东南亚国家为投资者奉上的优厚“待遇”以及较宽松的外贸环境正使其成为对中国企业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今年7月份,巴基斯坦宣布设立巴基斯坦纺织城(Pakistan Textile City),希望进一步吸引包括中国、土耳其及韩国等国的企业赴园区投资设厂。孟加拉国也以其税收优惠政策向投资者递出诱人的“红包”,减免国外投资者的所得税。
  
  记者评述: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水电资源价格的上涨曾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在外安营扎寨的最大驱动力。而事实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企业选择赴东南亚国家投资早已不是单纯为“逃离”成本压力,利用目标国的利好措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最大限度地拓展目标市场才是他们最为看重的。比如,赴孟加拉投资建厂的纺织企业多是看中在孟加拉生产的纺织品出口关税减免待遇。而对于自柬埔寨进口的纺织服装产品,美国给予较宽松的配额和减免征收进口关税、欧盟不设限等优惠措施,也是吸引以中国为首的纺织服装企业赴柬埔寨投资的主要原因。
  
  自贸协定蓄变
  
  事件回眸:
  
  《美韩协定》正式获批
  
  惊变指数:★★★★☆
  
  10月12日,美国国会正式批准《美韩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纺织品服装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设有独立章节。韩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服装无疑如获“特惠通行证”。据美方预测,《美韩协定》实施后韩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每年将比原先增加30亿美元左右,而其中约85%~90%为韩国从其他成员方“抢得”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美韩协定》不少核心纺织品条款其实都隐含指向中国。
  
  记者评述:在纺织服装贸易领域,看似互惠互利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天秤已稍显倾斜之势,韩国无疑将成为《美韩协定》的最大受益方,而在高替代性的产品上,美国本土及其他对美纺织品输出国或将丢了这块“奶酪”。
  
  事件回眸:
  
  TPP协定加速推进
  
  惊变指数:★★★☆☆
  
  在11月中旬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檀香山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力挺“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宣布协定基础框架已经拟定,并有望于明年正式结束谈判。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与“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关系引人注目。目前,中国是否会加入TPP前景甚不明朗。但正因为被排除在协定之外,中国很有可能首当其冲地成为TPP的“最大牺牲品”,而以出口导向性为特征的纺织服装产业或将最先受到冲击。
  
  记者评述:尽管判断TPP的具体影响尚须等待最终谈判结果出炉,但基于自由贸易协定通常产生的效应,TPP很有可能中短期在两方面影响中国纺织产业。短期内的最直接影响还是关税减让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而长期来看,TPP可能促成亚太地区形成紧密的纺织服装生产—贸易网络。例如,目前越南从中国进口很多自己无法生产的纺织品,但TPP生效后,受到原产地规则的限制,越南可能转而选择从美国进口纺织品,进而影响到中国纺织品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