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2007协会工作主线之科技贡献率-科技贡献率成产业升级主动力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发布日期:2008-01-10

    提起科技,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电子、航天、生物等高技术行业,然而,在纺织这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里,科技贡献率已经成了行业发展的主动力。
  2007是纺织行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时期。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过去的一年里着力推动科技和品牌两个贡献率。其中,作为纺织服装产业的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纺织产业升级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正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去年11月在一次会议上评价中国纺织业发展时所言,中国纺织工业发展迅速,技术改造速度加快,投资力度加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行业的科技和品牌贡献率明显增强。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的目标。加速提高纺织行业的自出创新能力是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新科技革命正在引发传统纺织工业革命,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纺织产业科学技术正在深化扩展,新型纤维材料相继问世,生产工序的数字化、自动化改变了以往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精细化和柔性化正在取代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在绿色革命的推动下,纺织工业在原料、生产、节能、环保以及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水平不断提高,纺织工业正在发生史无前例的变化

  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2007年2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纺织行业5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年产45000吨粘胶短纤维工程系统集成化研究”项目,成为近20年来纺织行业获得的唯一的国家科技一等奖。该项目实现了我国粘胶纤维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的突破,研制成功的生产线生产能力大、效率高、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既好又稳定,大大降低了原材料及能源的消耗,同时显著降低了三废的排放。该项目的技术与装备已在行业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他四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从获奖项目可以看出看,纺织行业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对行业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年的1月30日,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逄奉建也正是凭借“年产45000吨粘胶短纤维工程系统集成化研究”这一高科技项目当选 “2006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以表彰他在“科技创新”中的重大突破。其余9位年度创新人物的当选也正是因为其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或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或有自己独到的管理思维或成功实践。
  每年一度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表彰大会2007年11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颁布了200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获奖项目,共143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66项,优秀奖21项。获奖项目数量多,覆盖面广,包括纺织、化纤、产业用、印染、机械、自动化及其他五大类、十多个专业。表彰的项目从科技含量、经济效果、科技项目的产业覆盖面比以往几届都高,反映出纺织行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重大进步。这些项目充分发挥了产业研三大优势的集成组合的潜力,项目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充分体现了中国纺织工业中广大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在原创、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科研队伍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有较大进步。这些项目紧紧围绕《纺织行业科技发展纲要》,增强了全行业完成纺织科技发展纲要目标的信心。
  以推动我国纺织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为宗旨的香港桑麻基金会于去年12月16日在西安工程大学举行了2007年度颁奖大会。其中“腈纶聚合物造粒剂的开发与产业化”等5个项目获得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9个项目获二等奖。2007年度桑麻纺织科技一等奖获奖项目的技术含量和所代表的学术水平,都达到了国际领先的程度,充分显示出中国纺织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
  去年,纺织“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提高全行业科技贡献率的目标和任务,已在全行业深化,科技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企业重视,投入增加,协作加强,进步加快。“十一五”提出的行业28项专项技术和10项成套设备攻关任务有了良好的进展,截止到去年7月,已完成,基本完成的达一半左右,正在攻关项目步子也在加快。
  
  科技是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依靠科技提升传统产业不仅是中国纺织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也成了全球纺织业届的共识。3月23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第四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论坛的主题即为“科学技术·品牌与国际合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响应,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印度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行业负责人应邀与会,20位嘉宾发表演讲。他们分别就科学技术为纺织产业所带来的产业创新和发展前景,品牌企业的发展经验以及如何加强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与会人士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全球纺织产业既面临着供过于求的尖锐挑战,也面临着人类追求消费创新的增长机遇,而科学技术和品牌正日益突显其在传统产业升级中的特殊作用。
  杜钰洲会长在演讲中指出,全球纺织经济的竞争焦点正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逐步转向重点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已成为某一国家占有跨国配置资源优势地位或迅速增强后发优势的关键所在。科学技术与品牌是当代全球纺织经济的两项具有时代性能动作用的重要资源和竞争焦点。 
  科技贡献率已经成为衡量中国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指标。8月4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2006~2007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力测评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新一年度的棉纺(色织)、毛纺、化纤、麻纺、丝绸、印染、针织、服装等8个行业的竞争力10强(20强)企业。本次入围各行业竞争力10强的企业与上年相比,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通过对比发现,科技成为竞争力提升的主动力。各行业10强(20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比例为2.37%,同比提高0.55个百分点;创新绩效高达38%,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棉纺行业入围企业的创新绩效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新度系数提高0.4个百分点,平均新产品产值是去年入围企业的1.44倍,平均工业总产值是前年的1.34倍。
  科技贡献率的提高也促使中国纺织业的出口方式发生转变。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数据,去年前三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指数继续增长达108.91%,其中纺织品出口价格同比增长3.74%,服装出口价格同比增长11.50%。同期,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竞争力指数也在不断提高。其中,纺织纱线竞争力指数增长显著,1~9月,纺织纱线竞争力指数达24.67%,比06年全年提高了6.76个百分点。纺织织物、纺织制成品和服装的竞争力指数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达50.68%、67.94%和96.67%,比06年全年分别增长了1.60个百分点、3.05个百分点和0.19个百分点。出口价格指数的提高和产品竞争力指数的增长,都说明了我国纺织行业正在冲破以往“低价竞争”的增长模式,开始走上自主研发和追求高附加值的发展道路。
  科技和品牌贡献率是事关中国纺织工业能不能从纺织大国转向纺织强国的关键,也充分体现了2007年行业发展的特点。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