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中国制造”也是“世界制造”

来源:中国纺织报 | 发布日期:2007-11-14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中,“中国制造”经历了一场危机,从宠物饲料、儿童玩具,到咳嗽药水、牙膏,接二连三遭遇欧美禁控。这一连串因产品标准和质量问题引起的风波,终以美国美泰公司日前就玩具召回事件公开向中方道歉而暂告段落。
             
    在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惠及全球消费者的事实面前,我们无法容忍一些国家和媒体对中国产品的不公正指责甚至蓄意“诋毁”。商务部不仅一位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其实,世界各国很多因素都参与到中国制造领域,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制造”也是“世界制造”,是世界制造业发展和国际分工的结果,否定“中国制造”就是在否定世界上众多企业的创意、标准和质量。
             
    美国女记者萨拉·邦吉奥尼在她最新完成的《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家人在全球经济中真实的生活历险》一书中明确得出结论: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并不容易。
             
    这位记者在书中透露,她和一家人渡过了一年不购买也不使用任何标有“MadeinChina”标签商品的日子,但她很快发现,这样做简直是一种煎熬,不仅支出骤升,生活质量也大为降低,最后度日如年。
             
    不能买十几美元的中国鞋,邦吉奥尼只能忍痛给儿子买68美元一双的意大利运动鞋。更让她为难的是玩具,绝大部分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玩具都产自中国,她的儿子对生日那天得到的丹麦产积木越来越反感。此外,她在家也开始了追打老鼠的“运动”,因为所有的鼠夹都来自中国。她为丈夫订购了一条“香港制造”的裤子,但经查证“香港是中国特别行政区”,便不得不取消订单。不仅如此,许多标称“MadeinUSA”的商品,实际也是中国生产的,美国厂家只是贴牌包装……
             
    今年6月29日,这本书在美上市后,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和热评。在《芝加哥论坛报》网站,来自马萨诸塞州的艾沃里特说:“我想,这是我所读过的最充满歧视的故事。我用过许多来自中国的产品,包括电脑、显示器、电视机、玩具等等,这些东西价格便宜,性能可靠,谢谢中国给我机会。”
             
    “中国制造”惠及全球
             
    中国商品早已今非昔比。记者的一位美国朋友说,十几年前,中国货就是超市大筐里被人随意翻拣的便宜货,永远都挂着大降价、大甩卖的牌子。那个时候,一般白领是不会穿中国制造的衬衣上班的。如今,在几乎任何一个美国人家庭,都可以找到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在美国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连锁超市,中国产的鞋帽、玩具、工艺品比比皆是,将“中国制造”放在购物车里的美国顾客更是络绎不绝。她自己就是一个“中国制造”的热衷者。
             
    在记者的这位朋友看来,中国产品之所以能够进入世界各个角落,说明“中国货的质量越来越好,不仅物美价廉,而且物有所值”,它真正为世界消费者带来了福祉。
             
    美国新闻媒体认为,过去10年,中国产品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根据美中贸委会的研究,到2010年,中美经贸合作可使美国GDP增长提高0.7%、物价水平下降0.8%、每个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美元、制造业生产率提高0.3%。
             
    就在“中国制造”因遭遇“质量门”而蒙灰的数月来,美国一些理性媒体也忍不住要为中国产品说话。《华尔街日报》就发表文章指出:应该为“中国制造”讨一个公道,不应该在享受中国商品好处的同时,又对“中国制造”不公平地大加贬责。“如果只想享受好处,不想承担代价,那这个游戏就没法玩下去了。”
             
    一个明显的道理是,“中国制造”是全球化的典型表现:在很多产业中,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重心都移向了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供应任务,也随之由新兴市场国家承担起来。
             
    沃尔玛从中国最大的获益便来自从中国进行的巨额采购。自2002年起,沃尔玛中国采购商品出口总额持续大幅提升:2002年为120亿美元,2003年达到了150亿美元,2005年已经接近180亿美元,2006年更是突破了200亿美元。按照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说法,“沃尔玛若是一个国家,它将成为中国第六大商品输出国和第八大贸易伙伴”。在沃尔玛全球6000家供货商中,中国就占了80%。在沃尔玛全球每年超过3000亿美元的销售额中,“中国制造”的贡献不容忽视。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类似于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商超的全球采购,近千个品种的中国商品源源不断流入这些商超在世界各地的门店,也等于源源不断地流入了全球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之中,让他们通过全球化享受到了更低的价格和较高的品质。
             
    “中国制造”就是“品质可靠”
             
    世界知名家庭购物公司——韩国GS家庭购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采购经理席敏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中国产品是GS公司重要的商品来源,中国制造就是品质可靠。”
             
    GS在中国已经有3年的采购历史,其在华采购量占到了公司全球采购总量的60%以上,且每年均持续增长。以去年为例,公司在华采购金额同比增加了20%多。席敏吉说,相较其他国家,韩国进口商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甚至可以用“挑剔”来形容。“从国内要求的产品质检证明和质量认证到产品的原材料、零部件检测,我们都有一套严格的选拔和监督供应商程序,但这几年在中国完成的采购从未出现过质量问题。”席敏吉还肯定地表示,GS将继续扩大对中国商品的购买。
             
    “中国制造”的质量近年来一直在稳步提高,特别是在有色金属、石化行业、消费类产品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品的性能也明显提升。中国现有200多个产品在世界上销量第一。据中国农业部报告,2004年到2007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农产品合格率为99.1%,出口日本和欧洲的产品合格率已达99.8%。
             
    对中国产品质量的评判,采购商和消费者最有发言权。沃尔玛(深圳)全球采购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其每年巨额的直接采购,是基于在商品生产和流通等所有环节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监督和筛选之上的。只有具备不断改进的生产工艺和良好安全的管理体系的供应商,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产品安全,才会获得如此之大的采购成交金额,并达成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双赢。该负责人还告知,日前举办的2007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大会,沃尔玛继续对中国抛下了大单。
             
    位于东莞的美尔敦塑胶电子厂是一家为海外知名品牌进行订单生产的来料加工企业,厂长邓美华说,从原料进库检验、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查和控制、成品的检查及出货,企业都制定了完善的质量管理计划。如为测试一个搪胶小羊玩具的拉力,仅羊头部分就要拉试30次,看有没有达到进口国的标准。
             
    薄熙来指出,中国政府和企业均十分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经过不懈努力,已取得了历史性进步。29年来,中国产品出口能够保持年均17%的高速增长,这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是被广大贸易伙伴和消费者所接受的。事实上,中国出口商品每天都在经受世界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实际检验。
             
    中国的电梯、机床、船舶、家电、服装、玩具等在世界各国都有良好口碑。全世界45%的彩电是中国造的,50%的鞋是中国造的,70%的牙刷是中国造的,75%的玩具是中国造的,100%的微波炉是中国造的。如果没有质量保证,这样的市场份额根本难以形成。
             
    “中国制造”与世界荣损与共
             
    《欧洲时报》资深编辑董纯指出,目前,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产品出口额占到了中国产品出口总额的近60%,他们赚取了价值链上的最大利润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中国制造”,不如说是“世界制造”,如果中国产品出现了问题,外商也脱不了干系。
             
    董纯的认识是有根据的。权威部门统计显示,中国制造的贸易方式有50%以上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产品都是按照外国订货商的要求和国际标准生产的。从出口主体来说,有58%以上的产品是由外资企业出口的。从国内外市场来说,在竞争环境当中,既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有外资企业,这些企业共同打造了“中国制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制造”确实就是“世界制造”。用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8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所言:如果中国制造受到了损害,“世界各国也可以说受到了一定的损害。”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随后于8月25日至26日在菲律宾举行的第六次中国—东盟(10+1)和第十次东盟—中日韩(10+3)经贸部长会议上更进一步指出,否定“中国制造”就是在否定世界上众多企业的创意、标准和质量。
             
    薄熙来表示,即使不足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产品出现问题,对消费者也会造成伤害和损失,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也会给予百分之百的重视并千方百计加以改进。我们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个案绝不回避,对调查结果表明有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出口产品,中方均会依法处理。
             
    他强调,产品质量安全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不是哪一个国家独有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表声明说,每个月都要收到200多份来自190多个成员的食品安全报告。前不久,日本厚生省公布的2006年进出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9.42%,而美国是98.69%,欧盟是99.38%。中国坚决反对以偏概全、刻意炒作,将个别问题扩大化,从整体上丑化“中国制造”。贸易保护主义是没有前途的。
             
    从数据来看,中国商品的质量不仅比多数国家的产品要高,在有些领域甚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泰公司承认召回事件原因是存在设计缺陷并向中方公开道歉的这一姿态的转变,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印度某媒体更揭示了“道歉”背后的一个暗含信息:“中国已经稳健地担当起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角色,各国愈发依靠它来供应从鞋类到电子产品、从玩具到加工食品等各种商品。”该媒体还指出:“美泰65%的产品来自中国,其在华有大量投资,维护中国的制造业信誉对它有重大的利害关系。”
             
    显而易见,“中国制造”已与世界各国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伤害一方则伤害另一方。有关专家指出,在对中国产品进行以偏概全的非议背后,是一些国家中正在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这种情绪是狭隘的,也是有害的。以至于最近1028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合签名,强烈要求美国国会议员遵循自由贸易精神,抵制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他们认为,中美贸易的高速增长对两国而言,“都意味着更多可以支付得起的商品、更高的生产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水平。”这种理性之声,在西方世界日渐增多。
             
    “中国制造”以自强息浮议
             
    美泰道歉还了“中国制造”应有的清白,但从召回风波中,中国制造商们似乎更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了长期生存,必须设立并完善严格的监管机制来监控供应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定不能牺牲质量。
             
    我们不能因美泰的道歉而松懈,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严峻事实,即中国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已形成进口依赖,如光纤制造装备的100%、石油化工装备的80%都被进口产品占领。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强。而且,中国制造仍然偏轻,装备制造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仍不足30%。技术、品牌更是中国制造的最大的“软肋”。
             
    此外,中国只是产品的加工者,还并非真正的制造者和所有者。现在的中国制造多为美国企业在中国制造,日本企业在中国制造,德国企业在中国制造……这是中国制造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我们既然能成为“制造大国”,也要坚定信念成为“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成功转型。
             
    专家指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求本土企业要更坚守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在创新、创意、个性化、高增值上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催生出一批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企业。只有这样,中国制造才有实力与国际品牌匹敌,实现在国际制造业价值链中的跃升,真正叫响世界。
             
    为了推动中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已在8月23日“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全面部署,列出了8大任务,20个目标。
             
    其中有12个是“硬碰硬”的: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县城以上城市的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县城以上城市进点屠宰率实现100%;县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非法进口的肉类、水果、废物100%退货或销毁;出口食品原料基地100%得到清查;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等。
             
    吴仪还强调了“两个链条”、“一个体系”、“一个网络”。“两个链条”即工业品从设计、原料、加工、直至销售的监管链条,农产品从地头到市场再到餐桌的监管链条;“一个体系”是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的体系;“一个网络”是覆盖全社会的监管网络。这些措施务实、科学、周密,编织了产品质量安全的“天罗地网”。
             
    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从8月下旬开始的为期4个月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目前进行得有声有色,中国政府正力争通过整治,把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古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断提升自身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乃是消除一切外界浮议的基础,也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