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安徽省家纺业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安徽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纺产品已进入一个较高的消费层次,居室用纺织品已进入千家万户,美化居室、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成为居民的消费时尚。特别是近年来,以住房、教育等为代表的投资型和以汽车、外出就餐、旅游为代表的消费型热点持续升温。这些消费热点与家纺产品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并进一步促进家纺业的提升与发展。
1、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2006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1.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3.8%,为近10年最好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69.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07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2%。自2000年以来,安徽省城镇、农村居民床上用品年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以17.1%和14.2%的速度在增长。由此看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及消费观念的更新,城乡居民对家纺产品的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2、城市化水平逐步提升。“十五”以来,安徽省城市化率已从2000年的28%提高到2006年的37.1%,每年提升1.5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新增加城市人口大约100万人,按此推算,安徽省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50万人左右,新增城市人口对家纺产品需求和更新换代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3、居民住房需求快速增长。近几年来,安徽省商品房市场呈现供、销两旺的局面。2006年,安徽省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2307.83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21%;商品房销售额为535.9亿元,比2005年增长26.6%。居民住房消费的快速增长,也必将促进家纺产品消费的增加。
4、新婚家庭日益增加。2006年,安徽省有47.91万对新人结婚,比2005年增加3.97万对,以每对新人在家纺产品上消费2000元计算,2006年仅此市场就有近10亿元的销售容量。随着新婚家庭的增加,对家纺产品需求会日益扩大。
5、旅游业快速发展。安徽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06年,安徽省宾馆、饭店拥有床位数37.22万张,比2005年增加2900多张。当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旅客6239.1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31.4%。“十一五”时期,安徽省旅游业入境游客和国内旅客将以年均18.8%和16.4%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安徽省接待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将分别达到150万人次和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跨上800亿元。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宾馆、饭店繁荣,相应配套的卧具、装饰用品的使用将有新的增长需求。
6、教育、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在平均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学校的数量及服务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公寓替代了原来的学生宿舍,这为家纺产品开辟了新的市场。2006年在校研究生2.5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66.4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77.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28.8万人。伴随着卫生医疗及保健水平的提高,对家用纺织品在数量上与功能上也都产生了新的需求。到2006年底,安徽省拥有医院、卫生院9300个,拥有病床位12万张。此外,还有乡村卫生室2.3万个。教育和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无疑对家纺产品需求产生一定影响。
7、公共交通业的发展以及轿车的普及。公共交通业的发展以及轿车的普及都为家纺产品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空间。2006年,安徽省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889.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2%。其中,铁路333.2亿人公里,增长10.4%;公路531.3亿人公里,增长10.4%。2006年末安徽省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94.6万辆,比上年增长17.5%。其中私人汽车44.4万辆,增长25.4%。民用轿车拥有量达到27.9万辆,增长31.2%,其中私人轿车16.5万辆,增长46%。“十一五”时期,安徽省将新增铁路1000公里以上,新增高速公路2000公里。
此外,随着国家对公用类产品的健康、环保等标准的提高,公用类家纺制品在数量和功能品质上都会有新的发展。
加快安徽省家纺业发展的建议
据有关部门预测,全球高科技家用纺织产品市场规模将由2000年的500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750亿美元,可望再增长50%,其应用领域也将越来越广。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逐步向时尚性、舒适性、健康性、生态性发展。这都为家纺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家纺业应当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部崛起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1、抓住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安徽省家纺业的发展。近年来,纺织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这是纺织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种转移不是把过剩的、落后的设备转移到中西部去,而是一种产业升级的转移,最终将形成新的布局。为此,安徽省要发挥原料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壮大骨干企业,积极创造条件,承接沿海地区纺织业转移,形成具有特色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巩固提高棉纺织产业优势,适度扩大规模,全面推广使用清梳联、高档精梳机、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扩大紧密纺比重。鼓励建设大型、高水平、低污染的印染及后整理项目,提升成品布的生产规模和档次。探索建立棉纺企业与轧花企业、棉花采购及棉农新型合作组织,稳定棉花资源。努力构筑技术、信息、配套、分销、物流、培训等服务平台,支持服装业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开发生产桑蚕丝、麻、竹等天然环保纤维,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碳纤维等新型纤维,大力发展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培育新的增长点。
2、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尽快改变技术装备落后的局面。目前微机辅助设计、喷墨印花、电子商务、在线控制技术、高速高效无污染的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复合工艺技术等许多新型纺织和电子先进技术已普遍应用在家纺产品的设计、生产和管理中,并与相关的建材、家具、装饰、环保等产业密切关联,相互促进,使家纺产品的深度和广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安徽省应采取引进、仿制、改造、开发相结合的路子研制先进技术装备,加快家纺业发展步伐,尽快增强安徽省家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努力打造安徽省家纺业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并不是单一的产品竞争,而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总和。目前,在安徽省市场上销售的家纺产品基本上是江、浙、沪和广东的,真正属于安徽省自己知名品牌的家纺产品很少。因此,打造出安徽省家纺产品的知名品牌,已是安徽省家纺产品发展的当务之急。
4、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家纺业的综合竞争力。入世后,我国家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是能否变数量和价格的竞争优势为品牌、质量和市场营销手段的竞争优势。因此,必须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产品开发的节拍要与国际市场的需求吻合;质量标准要与国际市场的标准对接;家纺文化要在传统民族特色和流行趋势融合的原则下与国际市场相适应。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强大的综合竞争力的家纺企业,才能在国际家纺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