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经济学家称人民币升值是经济规则
“我对于中国制造商及出口企业的建议就是,习惯高成本,习惯人民币升值,因为这是自然的经济规则,这不是政府强加给出口企业的一项可怕的政策”
——专访瑞银集团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
中国“超级竞争力”的美好时光正在慢慢退去,瑞银集团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An-derson)在他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这样说。他认为,随着国内工资水平提升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中国制造业正在将制造成本转嫁给国外消费者。
“我们所熟知的贸易发展模型都认为中国应该走出低端产业,向上游产业链进军,但是中国现在走的却是违反直觉的道路……中国低端制造业如玩具、家具及服装等出口价格正在显著上升,但是IT电子设备等产业的出口价格却一直在下跌”。
他的判断是,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其他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国将借机取代中国的位置、抢占“中国制造”的市场份额。果真如此,升值的“魔咒”迟早都会来临吗?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安德森对中国企业的建议是,习惯高成本,习惯人民币升值,他说:“因为这是自然的经济规则。”
5%不是临界点
记者:中国汇率改革之初,很多分析认为,中国无法承受人民币升值超过5%,如果这样,中国一些出口产品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20个月过去了,如果不算汇改之初的一次性升值,人民币升值也超过了5%,从宏观面上来看,中国出口依然保持强势,您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安德森:首先一点就是,我们从来没有认为中国无法承受5%的升值幅度,我们认为中国可以轻易的经受住5%甚至是10%的升值,接下来两三年内还有可能是15%。因此现在中国经济安然挺过了升值的冲击,中国出口依然保持强势,这其实是不奇怪的,而且非常符合我们的预期。
如果问为什么中国能够承受5%的升值幅度,其实问题很简单,你看一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低端产品的价格就知道了,现在中国低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上升了2%-3%。随着人民币升值,以后还有可能上升5%或6%,制造商将价格提高转嫁给消费者,以此保持住利润。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也发现,很多企业都觉得不能再承受更大幅度的升值了,比如说编织袋出口企业,他们觉得如果再升值,哪怕很小的幅度,企业也无法承受了。5%是一个临界点吗?
安德森:不。实际上,5%不是一个临界点。
过去两年中,我们看到的数据显示,虽然人民币升值了5%,但是中国企业的利润率还是比较稳定的。我确实认为7%、8%或9%的幅度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压力,但是还不至于把他们压垮。出口企业可以通过提升物价或工资来应对这一压力。伴随着严重的国际失衡以及巨额的中美贸易顺差,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不得不考虑进一步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
升值加速调整过程
记者:从您的分析来看,过去两年中,中国企业更多的是通过价格的提升消化升值因素,当然也包括劳动力成本的提升,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出口价格优势的丧失,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中国出口会大幅度减速吗?
安德森:中国的出口会下降,但是不会“急剧”下降。如果看一下过去五年的数据,你会发现,失去市场份额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在低端市场肯定会失去竞争优势的,中国的工资水平要上涨、物价要上涨,一些国家的工资水平比中国还低。中国在鞋袜、玩具、家具等市场的渗透已经达到一个很成熟很饱满的水平。再过5年或10年,中国制造注定要失去这些市场份额,这是很自然的,也不是什么不正常的现象。这种案例很早以前就存在,像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内地也将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然后其他的国家就会走进来并替代中国以前在低端行业的地位。这在两年或三年之内当然不可能发生,但是5年10年过后,就会很自然的发生。
记者:问题的关键是,中国一直希望调整出口结构,从低端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从您的分析来看,汇率的提升是否有助于这种调整?
安德森:当然了,汇率会加速这一调整的进程。在开始的一两年内效果可能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当你的货币连续升值5年,成本连续提高5年,中国就会在低端市场失去竞争力,然后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因此对高附加值产业的投资也会增多。
但是,这并不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是来自于市场的压力。这是每个经济体发展的必经阶段。这也是一个正常的发展程序。首先是纺织业,然后过渡到高附加值产业的电子工业,然后走向重工业部门。因此,并不仅仅是中国如此。人民币升值将加速中国产业链向上游移动,如果人民币不升值的话,那么这个转移过程可能就要多花几年的时间。但是还是要说明,这并不是未来一两年内能实现的问题,我们探讨的是一个5年或10年的阶段。
记者:也可能发生一种情况,如果调整速度太慢而升值速度太快,中国出口可能真的没有办法消化升值带来的压力,从而在一些产业中出现灾难性的后果,您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如何避免?
安德森:不会吧。这种可能不会存在吧。个别的出口商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在中国,5年或10年之后,纺织品企业、玩具制造商以及家具生产企业等低端企业可能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但是最终的胜利者将会是一些电子产业等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对于单独的、个别的企业,他们当然会面临很大的压力,日子也不好过。个体而言当然会很痛苦,但是整体而言,中国有很高的储蓄率、很高的投资、很快的经济增长,因此肯定有能力并能轻而易举地把更多的资源引入到更具竞争力的行业。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宏观经济的问题,而只是个别行业、个别企业的问题。
其实,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就算你让人民币不升值,维持稳定的汇率,但是通货膨胀也会上升啊。随着经济发展,国民收入也会上升,因此发生在个别企业身上的难题还是会无可避免地发生。你看西方的制造业是比较成熟的,没有太多的轻工业。在美国看不到太多的纺织厂或玩具生产商,因为美国也已经走过并脱离了这种低端产业的阶段,然后中国的制造业进来并发展起来。
自然的经济规划
记者:在人民币升值20个月之后,您觉得还有哪些变化是值得关注的?您是否能对人民币汇率变化以及中国出口的走势做一个预测?
安德森:至今为止,人民币升值还没有造成太大的变化。以国际标准来看,5%其实不算什么,并不是一个太高的幅度。你看印度、泰国、韩国,它们的货币一个月内就要浮动5%,而在中国,两年了人民币升值才达到5%-6%。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注意到太大的变化。关键是未来如何发展,而不是过去的一些过程。至于人民币,我们预测今年人民币汇率将升到7.4到7.35,明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达到7。
对于中国的出口,实际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人民币升值以及更高的成本可能会使中国的出口增速减慢;二是在未来两年内,美国国内的经济增长也正在放缓,欧洲经济增长也有可能放缓,所以市场增长也就随之减速。因此这也不完全是货币汇率的问题,而是全球需求的问题。因此出口企业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关注内需,不要只把眼光放在国外市场上,还要把国内市场以及国内消费需求考虑进来,抢占国内市场。
我对于中国制造商及出口企业的建议就是,习惯高成本,习惯人民币升值,因为这是自然的经济规则,这不是政府强加给出口企业的一项可怕的政策。每个增长中的经济体都见证了货币升值、成本增加、物价提升,因此出口企业需要理解,在接下来的10年中,高成本、高物价是一种趋势。再过10年,中国的出口结构肯定会与现在截然不同,因此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
我对于中国制造商及出口企业的建议就是,习惯高成本,习惯人民币升值,因为这是自然的经济规则,这不是政府强加给出口企业的一项可怕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