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新闻
纺织品配额机制酝酿“变脸”
在经历了两次业绩分配和招标分配之后,关系到数百亿美元出口总额的纺织品服装配额分配机制正在酝酿新的变化。
4月17日至18日,商务部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广交会上连续召集我国20多家主要纺织品生产及贸易企业进行座谈。在这两次会议上,“尽可能用完每一件配额”成为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和商会的共识。
配额令大中小企业感受不同
对于中国纺织品厂商来说,今年举行的99届广交会有点“一觉回到两年前”的感觉:在经历了去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引发的出口大潮和中欧、中美贸易争端后,“配额”一词又重新成为中国厂商和海外采购商谈判桌前使用最频繁的名词之一。
广交会的成交状况显示,配额制度保证了纺织品贸易能相对平稳开展。广州市纺织品工贸联合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黎国能说:“配额确定之后,公司可以根据分到的数量接单,采购商也可以放心下单。”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对欧美出口服装单价有了大幅攀升。统计显示,其中对美上升了15%,对欧洲上升了28%。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为了用好配额,企业自然要卖高档商品多赚钱了。
业界一般认为,现行的“业绩分配+招标分配”机制比较有利于大型企业和外贸集团,但配额制度同时直接约束了中小企业参与外贸的可能性。据统计,我国2005年共有3万多家企业从事纺织品出口,但只有8000多家参加第一次投标,7000家参与第二次投标。商会证实,3万多家企业中只有8000多家投标表明很多企业还太小,根本没有能力参与竞争。但除了投标外,由于70%对欧美出口量是按照全球业绩分配,今年有18704家企业获得了配额指标,这一数字是2005年对欧美出口企业总数的3.27倍,这使我国纺织品出口总体上竞争趋于激烈,而且更难形成价格协调机制和出口预警机制。
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没有哪家商会拥有18000个会员,“协调工作根本无从谈起”。
尽管如此,现行的分配体制还是让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感到不满。一些企业认为,现有机制按照“全球业绩”而非主营市场业绩分配容易造成配额成本的浪费。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小建说:“很多企业以往主要对日本、韩国等无配额市场出口,按规定也能按照出口业绩分到欧美市场的配额,但事实上这些配额很多都被浪费或者被倒卖,增加了真正参与对欧美出口的企业的成本。”
商务部拟修改分配机制
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说,从去年分配机制一出台,企业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实际情况,目前商务部和商会也开始考虑对制度进行修改,以符合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需要。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姜哲说:“配额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的考虑是根据企业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纺织业界人士分析指出,现行分配机制的主要立足点是“公平公正”,通过业绩杠杆和电脑操作,尽量减少招标过程中的腐败环节,但是部分环节的设计“偏离了对外贸易的现实情况”,造成了不少弊端,已经在过去的3个月中对企业产生了困扰。
1月至2月的统计显示,我国对美国纺织品出口清关率最高的品种也只有不到17%,这说明配额使用率需要提高。一些企业则批评说,现行机制的分配结果过于琐碎,增加了交易的难度,同时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山东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说,第一次招标的时候,该企业只获得了46件某个类别配额,“根本无法操作,连卖都不好卖,简直是个笑话。”
第一原则:配额要物尽其用
配额究竟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对它的回答却在决定分配模式的同时,直接影响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外贸态势。
在外贸行业有着40年经验的姜哲说:“我认为配额就是市场份额,就是成本,企业开发出的市场,别的企业也要进入,对不起,拿钱来———配额不该成为无代价的东西。”
业内专家认为,纺织品配额机制调整的方向就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曹新宇说,现行的机制主要考虑的是“公平公正”的问题,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强调了“全球业绩”而不是“主营业绩”,以及30%进行公开招标等,但是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散”所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现在的制度要改,但不会是根本变化,而是修订部分内容,寻求平衡”。
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一些企业提出的“希望将所有配额用于招标”和“所有都用于分配”的想法被付诸实施的可能性极低。姜哲说,前者将使得配额成本大幅度上升,也否定了各企业已有的努力;后者忽略了市场的动态变化,对大部分企业来说缺乏公正。
据了解,主流意见认为,本次分配机制的修订应当以“尽可能充分使用所有配额为第一原则”,其次才是考虑“尽可能降低配额使用成本”。曹小建说:“这些明明是政府、商会和企业辛苦努力开拓的市场,却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浪费了,这是企业不能接受的。我们的配额都是企业用很大成本换来的,政府必须制定合理机制,让它使用到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