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纺织工业振兴规划

纺织振兴规划: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投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国际贸易与投资研究室 | 发布日期:2009-02-18
    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既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也是针对我国纺织工业长期以来面临的重要问题提出的一项由政府主导的整体推进行业发展的规划。正如规划指出,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不同时期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点领域。

    提高对纺织行业区域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纺织行业首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上,行业的区域布局需要满足国内劳动力的供给与流动规律,需要考虑与劳动力优势密切相关的赢利空间狭窄的本质特点及其对运输成本的高度敏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纺织工业密集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具备了发展中国家纺织行业初期发展的特点,这是由我国纺织行业现有竞争优势主要来源、技术水平的位置所决定的。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发展,要在市场的开拓、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链条的整合、自主品牌的创建等入手,从而改变产业对要素的依赖模式,再通过对投入要素的整合,实现产业区域布局的优化。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重。毋庸讳言,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推进,得益于国际市场的开拓,得益于我国劳动力优势的发挥,国际市场是决定我国纺织行业和纺织服装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寻求发展的重点领域。但是,我国国内市场的广大毫不逊色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开发潜力无穷,关键是要通过市场研发、消费引导,创造出不同区隔的细分市场,为纺织与服装产品开辟多层次的市场空间。
    为此,要拓展行业发展的视野,关注纺织行业的产业链条,在关键环节上加大投入:
    第一,稳定原料供应。棉花和厂丝是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是影响纺织服装产业成本和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30年来,我国经历过多次在棉花和厂丝收购上的风波,构建双赢的棉花与厂丝流通体系,既是纺织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直接关系到棉农和蚕农的经济利益。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产基地建设、流通体制塑造、现货与期货市场的完善,构成了纺织行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价值;从政府调控的角度来看,耕地的安排、种植与养殖技术对产品质量的保障以及农资的支持和资金的扶持,棉农和蚕农的利益是“三农”中的重要板块;从国际循环的角度来看,原料进口、产业布局直至产品出口,稳定的原料供应都是纺织行业发展的先行环节;从流通体系的角度来看,原料的采购、贮存、储备、质量与风险控制在衔接棉花和厂丝的生产与消费,在纺织行业的稳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发生在纺织行业的各个环节、各类企业层面上。国家重点支持的纺纱、织造、印染和化纤等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纺织装备的自主化水平,推进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能够从整体上改变我国纺织行业的面貌,提升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水平。企业的技术创新对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技术的市场特征来看,它具有价值,甚至是倍增的价值,因此,对新技术的保护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的一项重要任务。企业一旦掌握了技术的制高点,就可以在纺织行业链条中自主延伸,通过产业的集聚效应,扩大影响力,整合产业链,达到推进产业发展的目的。政府的宏观支持最终需要落实到企业的微观努力上面。
    第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的创建需要大量的投入,其前提条件是企业经营理念的飞跃。尽管有纺织行业的巨无霸企业,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纺织行业的进入门槛并不高,中小企业林立,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进入与退出也颇为频繁,要树立长期经营的理念有着相当大的风险。然而,应该认识到,自主品牌的建立过程就是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自主品牌意味着企业的资产价值和市场力量,自主品牌改变着产业链上的利益分配模式,自主品牌决定了企业在产业链条上占据最佳赢利环节的机会。最为重要的是,自主品牌引导着消费,掌控着市场,而市场最终会回报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所有努力。
    生存需要调整,生存需要创新;发展需要调整,发展需要创新。纺织行业的振兴要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平衡发展,要在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方面着力,要在产业链整合上下决心,认识并遵循产业区域布局的规律,借助国家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下,依托企业的高效经营,在调整中创新,在创新中调整。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