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行业领导纵谈
杜钰洲:弘扬劳模精神,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
核心提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全国纺织劳模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我国纺织工业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造,特别有纪律、重团结、讲奉献的产业队伍。劳动模范就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我国纺织工业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涌现出无数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单位,他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为行业发展和进步建立了卓越功勋,他们无愧为中国纺织工业先进生产力的杰出代表。
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郝建秀副主席,
陈锦华副主席,全国纺织劳动模范、
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表彰在“十五”期间为纺织工业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向500名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00个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此次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联合组织表彰纺织劳动模范,是新世纪以来纺织行业一次重大的表彰活动。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亲自给大会发了贺信,顾秀莲副委员长、郝建秀副主席和陈锦华副主席三位领导出席颁奖,这是纺织劳模、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以及全行业的光荣。表彰劳模既是新中国纺织工业的优良传统,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次表彰的500名劳动模范中一线职工有258人,科技人员163人,企业领导干部56人,各地协会等工作人员23人。他们是全行业约20万户企业(其中规模以上3.92万户)、约2000万职工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创造的业绩、经验以及他们的先进思想、作风和品格是全行业学习的榜样。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评选表彰行业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对于动员全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十一五”发展纲要,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借此机会,我代表纺织工业协会就弘扬劳模精神,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讲三个问题。
一、劳动模范是中国纺织工业先进生产力的杰出代表。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我国纺织工业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造,特别有纪律、重团结、讲奉献的产业队伍。劳动模范就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我国纺织工业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涌现出无数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单位,他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为行业发展和进步建立了卓越功勋,他们无愧为中国纺织工业先进生产力的杰出代表。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全国人民缺衣少穿,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纺织产业工人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经过三十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使纺织工业从小到大,建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扭转了中国占世界1/5人口缺衣少穿的历史。职工队伍从1949年的76.8万人增加到1978年的311万人,纺织工业为国家提供的利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52年的3.8%上升到1978年的14.0%,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1952年的5.2%,上升到1978年的29.1%,纺织工业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过程中,涌现出郝建秀、赵梦桃、杨富珍、孙洪敏等许许多多模范人物,他们的名字成为纺织工业时代性标志,激励广大纺织职工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理论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纺织工业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伴随着纺织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的延伸,中国纺织工业的职工队伍结构、职工素质、技术装备、科研能力、产品质量档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79年开始,经过“六五”到“十五”计划共27年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纤维加工量从1980年的341万吨,占全球的11.5%,增长到2690万吨,占全球的36%;人均衣着消费从1980年的4公斤,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7%,增加到2005年的14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7%;纺织品服装出口从1980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175亿美元,占世界的24%;国产化学纤维从1980年的45.03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1618万吨,增长了约35倍;纺织从业人数从311万人增加到2000万,吸纳约1400多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消费农业纤维730万吨,事关约1亿农民的生活。
新时期,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改革开放方针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五年计划期的巨大成就,都离不开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的带动作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建设期,全行业表彰了2503个劳模(先进工作者),391个先进集体,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以马恩华、傅万才、苏寿南、华冠雄等为代表的劳动模范和优秀企业。特别在“十五”期间,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新兴科技革命趋于成熟并向传统产业渗透,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和加入世贸组织,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国内需求持续高增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这些使中国纺织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中国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十五”期间是纺织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仅在这五年,纤维加工总量增长了98%,规模以上企业固定资产增长了63%,从业人数增长45%,销售产值增长了134%,内销比重从67%上升到72%,全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增长121%,出口额占世界比重从14.8%上升到24%,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十五”期间也是全行业技术进步最快,自主开发成果最多,品牌建设最活跃,产品质量提高最明显的五年。
“十五”期间采用国产90年代水平纺织成套设备以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0%,国产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聚酯化纤设备已占建设总规模的75%,一大批自主研发成果实现产业化。纺织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改革、多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以及跨国配置资源,开拓跨国营销网络,促进国产品牌“走出去”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新时期纺织产业队伍的巨大进步分不开的。
可以说,本次大会表彰的500名劳动模范和100个先进集体的事迹,最能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纺织先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最能体现“十五”期间的行业进步。这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单位,既表现出广大一线职工在现代产业中主体地位,又表现出科技工作者在产业提升中关键作用;企业管理者既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杰出业绩,又有开拓全球化市场的功劳;既有企业个体的成功经验,又有协会或产业集群等社会化组织的创新。总之,广大劳模是新中国纺织工业先进生产力的杰出代表。
二、弘扬劳模精神,是中国纺织工业实现历史跨越的制胜法宝。
中国纺织工业在过去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是中国纺织工人阶级的创业史。从建国到现在,纺织行业共11次评选表彰行业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共评选表彰全国纺织行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4176名,先进集体710个。无论是建国之初在极其困难条件下开始的大规模创业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无论是在“九五”期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以及我国纺织全行业进行大规模结构调整时期,还是在“十五”期间全行业大规模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全方位融入全球化的新阶段,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都能在千差万别的历史环境下和千变万化的复杂矛盾中,创造性的开拓局面,做全行业的表率,给全行业以启迪和信心。劳动模范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高贵品格。尽管不同历史阶段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反映着各时期不同的特点,但在他们思想深处却有共同的精神动力——即当代中国的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同时又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美德的历史沉淀。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所说“劳动模范不愧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这从本次劳模和先进集体中表现出以下共性:
1、爱岗敬业是纺织工人阶级崇高理想信念的实践性品格。
纺织产业工人爱纺织、干纺织,以建设纺织强国为己任,以在具体岗位上的出色贡献为中华民族争光。当前,中国纺织工业既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安徽华茂集团董事长华冠雄同志凭着对党和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对行业的深厚感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建设纺织强国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带领华茂集团连续29年保持赢利,连续19年荣获安徽省百家经济效益企业,2001、2002、2003年连续三年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四项经济效益指标(销售收入、利税、出口创汇、人均利税)排序中,评为“排头兵企业(集团)”及全国纺织行业管理优秀企业。华冠雄同志荣获“2003年中国创业企业家”和“全国纺织企业家创业奖”等荣誉。又如经纬纺机、福建七匹狼、宜兴乐祺、上海申达、江苏大生、杉杉集团、东台纺机、深圳富安娜为代表的先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都是由于这些企业的主要带头人叶茂新、周连期、甄仲明、安秀清、左成勤、朱鹏、郑永刚、林国芳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建设纺织强国的高度责任感。
2、开拓创新精神
开拓创新精神是新时期纺织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时代本色。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致辞中说“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结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本色。我们已经建成了世界纺织大国,但距离纺织强国的目标还有更艰巨的路程。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学习别国先进的经验,但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步爬行,而是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路,创出中国的气派和风格。当前,一大批知识型工人成长了起来,他们和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一道,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在实践中提高创造力。江苏黑牡丹股份有限公司的普通工人技师邓建军同志,自学成才,工作17年来共解决重大技术难题23个,参与技改项目400余个,独立完成的达145个。他在实践中学习、钻研、创新,实现了从学习型工人向知识型、工人式专家的跨跃。他运用电子技术和气动技术的完美结合,攻克了牛仔布预缩率这个世界性难题以及牛仔布染色稳定问题,为公司赢得了市场,为行业赢得了荣誉。邓建军还针对上浆率不稳定的问题,开发了“在线染料组份自动控制系统”,并一口气钻研出在线染液控制系统、在线流量控制系统、自动浆液控制系统等一整套技术,均是行业内首创。上海中大科技有限公司在总裁潘跃进同志的带领下,发挥实验室优势,联合东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依托产业优势,产学研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司拥有的专利已经超过200个。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逄奉建同志通过提高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首创年产4.5万吨高效、节能、节水型高性能粘胶生产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荣获今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柒牌服饰集团总经理、总经济师洪肇奕同志坚持品牌创新,吸收中华元素,开发的“中华立领”已经成为享誉国内市场的品牌。开拓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当代纺织劳动模范的一种价值观。
3、无私奉献精神
无私奉献精神是中国纺织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以无私奉献精神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仍然坚持和发扬着这一优良传统。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任劳任怨的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新世纪以来,全行业先后开展了棉纺细纱操作、针织成衣工操作、服装技能操作、丝绸缫丝工技能操作等比赛,涌现出一大批扎根一线的优秀操作能手,山东德棉的魏凤珍同志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她在普通的织布挡车工岗位上,刻苦钻研技术业务,苦练操作,不断提高自身操作技术水平,对每一个细小动作都不放过,她克服家庭困难,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的许多姐妹。魏凤珍先后荣获山东省棉纺织操作大赛冠军,全国棉纺织操作大赛冠军。这些优秀操作能手带动了整个职工队伍技能的提高,创造着全行业的比较优势。
4、拼搏实干精神
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实干精神是纺织劳模共同的本色。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产业工人的拼搏史。艰苦奋斗、顽强拼博既是思想品质又是科学作风。青岛纺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冀新同志拼搏实干,勇于创新,科学管理,积极实施企业品牌战略,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反应,不断开发和研制新产品,企业三大主导产品梳棉机、清梳联、自动络筒机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新技术产品占销售总额的70%,产品市场占有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连年提高。吉林化纤公司总经理王进军同志接过全国老劳动模范傅万才同志的班,依靠拼搏实干,科学谋划,大胆创新,使吉林化纤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使公司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005年公司进入“中国化纤行业竞争力前十强”。上海兴协工贸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郭林发、江苏阳光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曹秀明、江苏AB集团研发部经理俞火根、浙江华港染织有限公司供销经理肖泽民、福建泉州海天轻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国珍等众多劳模分别以自己创造性业绩诠释着“拼搏实干”的内涵。
5、团结协作精神
团结协作精神是工人阶级的本质表现。“团结就是力量”,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是社会生产力先进性的本质特征。团结协作精神正是劳模代表纺织工业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战胜各种困难的更需要团结协作的觉悟。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任何一国产业要想取得成功,不仅需要企业内部的团结协作,而且要求在更大范围运用社会化的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产业的发展时机。富润控股集团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实现社会效益,履行社会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赵林中同志是全国劳动模范,他主持制订的《富润控股集团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条例)》成为全行业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社会责任的范例。上海汽车地毯总厂压模二车间机电小组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互相配合、互相协作,攻克了成型地毯中的塑料件与金属件的进口替代,为公司产品赢得了信誉,开拓了市场。
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社会阶段和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的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间相互依存的因素增多,共同的活动方式体现着生产方式的先进程度。伴随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协会在服务产业和团结协作方面的角色日益突出,协会以社团法人名义进入劳模表彰的范畴就是劳模精神与时俱进的结果。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泉州市行业管理办公室、浙江服装协会会长冯德虎、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永芳、福建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张汉杰、江苏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郁冰等的事迹反映出协会在新体制下的重要贡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纺织劳模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在当代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是激励全行业奋勇前进的重要动力。纺织行业历时半个多世纪继承和发扬起来的劳模精神是纺织工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致胜法宝。全行业都要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为榜样,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发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拼搏实干、团结协作的精神,努力开创建设纺织强国的新局面。
三、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是英模倍出的伟大工程
“十一五”是纺织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在2020年前建成现代化纺织强国的关键时期。这是一项比以往发展更为艰巨的历史工程。
根据《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原则,到“十一五”末,我国纺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技术和品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低水平初加工能力得到有效限制和淘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以质量、创新、快速反应和社会责任为一体的产业竞争优势,构筑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模式。预期在“十一五”期末,纤维加工总量增长33.8%,从业人数增长17%,而中国纺织工业工业增加值增长95%。这就意味着在“十一五”期间单位纤维加工创造附加值年均增长7.8%,(在上一个五年是2.7%),加上一系列约束性指标,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有一系列难关需要闯,一系列粗放发展的传统观念需要转变,一系列陌生的领域需要开拓。但面对光明的前景,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劳模。要在国际国内新的条件下建成一个信息化普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化纺织产业,就对新阶段劳动模范提出更高的要求,劳模精神也必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到与时俱进:
第一, 要做坚持以人为本的模范。
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对于消费者的关爱,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现代生活方式和高品质、高文化的绿色消费服务;其次体现在对生产者的关爱,把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建设新型职工队伍,包括新型技工队伍、科技研发队伍、熟练工人队伍、管理队伍以及企业家队伍,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跨国配置资源和全球化营销能力。
第二, 要做落实科学发展的模范
这是纺织工业在新时期发展的大课题。要求新一代劳模有更开阔的眼界和全局的胸怀,更坚定的政策观念,更扎实的拼博精神和科学作风。首先,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纺织工业生产力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面临竞争对手严峻的挑战。其次,要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前提下实现科学发展。
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对纺织工业来说,集中点就是提高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创新要在各个方面有所突破,提高科学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三,要做坚持自主创新的模范。
纺织行业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把握时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我国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结构最完整、产业链最成熟的纺织工业,但还缺乏最先进的技术和较强的攻关能力。纺织行业制定了“十一五”科技发展纲要,列出了重点攻关的38项大目标。其中包括十项重大成套装备技术和二十八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这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集中目标。要真正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要将企业科技研发投入的强度,规模以上企业从2004年平均0.287%提高到平均1-2%,骨干企业要达到3-5%;要全面提高产业队伍的科学技术素质和协作攻关能力、科研成果产业转化能力、普及推广新技术能力,提高企业科研队伍、高级技工队伍、熟练工队伍的科技能力,以及企业家队伍科学管理水平。总之,要在全行业形成向现代化科学技术进军、争当科技创新模范的新局面。全面提高纺织行业科技含量,从而实现更高的附加值,提高知识产权在资产总量中的比重,提高科学技术在纺织行业增长贡献率。
第四, 要做推进名牌战略、培育自主品牌的模范。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就站在历史的高度明确提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要创造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老人家的这句话语重心长,切中要害。品牌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尊严。在国际服装市场上,提起法国产品,人们给它的定位是时尚,提起德国、日本产品,人们给它的定位是质量,而提起中国产品,人们给它的定位往往是便宜。
这样说并不是说中国产品质量不好,时尚水平不高,而是没有自己的原创特色,只是在用自己的比较优势贴牌为外国品牌带来价格竞争优势。“中国制造”由于得到世界品牌商和消费者的认可,因此占有世界最大的市场“制造”份额(约1/4)。老实说,这是中国纺织工业为中国争得的第一个公共品牌,是来之不易的。这也是“中国制造”挤进国际市场出现贸易摩擦增多的重要原因。但有“中国制造”并不是我们的最高目标,我们要“中国制造”加“中国原创”,“中国原创”的含金量远高于“中国制造”,所谓“中国原创”就是中国自己的名牌。因此提高自主品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成为新时期转变增长方式的又一个重点。我国纺织工业由于缺少自主知名品牌,在国际分工中流失了大量的利益。这一现象不仅表现在国际市场,也表现在国内市场。中国对世界名牌的消费需求趋势已使大部分世界品牌入驻中国,并占据顶级市场绝大部分份额。所谓品牌价值它首先形成于交换与消费过程,其次形成于生产过程,第三形成于社会过程。这就表明品牌价值由质量、创新、快速反应、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综合因素决定。也就是说,品牌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外部表现。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处在品牌发展的萌生期,虽然势如雨后春笋,但成才不多,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包括波司登、红豆等许多国内品牌正在走出去(不是指刮一阵风,而是指落地)。发展自主品牌是中国纺织工业转变增长方式,建设纺织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在全行业形成争做坚持名牌战略模范的新风尚,加快提高自主品牌对行业增长的贡献率。
第五,要做执行社会责任的模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即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纺织行业是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传统支柱行业,企业是社会的细胞,自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微观基础。全国纺织工业(包括规模以下企业)有2000万职工,其中70%以上是农村转移来的劳动力。建设纺织企业内部的和谐以及全行业的和谐,直到行业与社会的和谐,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参与国际竞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自律体系建设,成为纺织行业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企业除了必须履行资源节约、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友好、财会制度、社会救助等社会责任外,当前重点是企业对职工的社会责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2005年制订了企业社会责任自律管理体系(CSC9000T),现在正在全行业内扩大试点,并已经逐步得到了有关国际组织、国内外行业、企业的认同。企业落实社会责任自律条例,是新时期劳模和优秀企业的重要标准,也是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第六,要做坚持深化改革和开放的模范。
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必须继续坚持深化改革和开放,特别是适应全球化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行业间、企业间的国际交往,增进了解,扩大国际平等互利合作,促进和维护国际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秩序,维护本国产业安全。这些也都是新时期培育劳模精神的重要领域。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宝贵经验是纺织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宝贵财富。他们既是纺织产业队伍中的普通成员,又有极其突出的历史贡献。对于他们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我们要广为宣传,对他们的生活、工作、家庭都要切实关心、爱护。要在全行业继续发扬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好传统。按照国家人事部的规定,本次表彰的劳模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
在这里我还要代表纺织工业协会和全国广大职工干部,感谢国家人事部对纺织工业表彰劳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各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组织和大力支持帮助。
同志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正经历着从纺织大国向现代化纺织强国转变的宏伟历史进程。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希望广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先进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戒骄戒躁、与时俱进,在新的起点上做出更大贡献。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品牌培育,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为早日建成现代化纺织强国而奋斗!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