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三月,万象更新。3月20日,为期3天的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涵盖纺织行业上下游全产业链的2015上海春季联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落幕。
本次2015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yarnexpo)、中国国际纺织面料与辅料(春夏)博览会(intertextile)、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以及以展中展形式出现的中国国际针织(春夏)博览会(PH Value)同地联合举办,使得春季联展总面积达22.2万平方米,共吸引了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4000家企业参展,演绎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纺织盛宴。
3月18日上午9时许,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原会长杜钰洲,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董事长廖晓淇,法兰克福展览总公司董事会成员鲍思丰,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具相灿,MU意大利展团主席阿尔比尼,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上海副代表梅丽诺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中纺联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主持开幕式。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春季联展开幕式致辞时指出,面对纺织服装行业内部和外部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处在深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发展的任务更显紧迫而艰巨。
他说:“今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旗下的一系列展览会,在突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和联合的意图下进行整合,使其产业链上下游的纽带,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的窗口,贸易洽谈的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确实,多年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系列展会一直都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平台、纽带、窗口”。当前,专业展会依旧是国内、国际纺织服装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途径,作为行业发展的晴雨表、助推器,展会更需未雨绸缪、引领创新。
把握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
面对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消费与投资需求、生产组织方式、要素比较优势、市场竞争格局、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阶段性变化。
当前,内需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时尚型、功能性、生态安全性等个性化、多元化的弹性需求成为新的消费特征;消费方式与渠道不断变化,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网络销售市场,线上线下消费并举成为消费方式新常态。
国际竞争方面,国际贸易格局正在调整重构,发达经济体进入理性消费常态并重启工业化进程,新兴经济体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布局调整。此外,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发生改变;资源环境的约束也在不断增强。
联动办展,集结上下游
众所周知,近30年来中国纺织业在全球的话语权得到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实力首先来自于建设完备的产业链条和有效运作的产业配套。而今天,首次同期同地举办的“春季联展”,就是中国实力从上游到下游的一次全面亮相。
其实,这也是中纺联调整思路和办展模式,以市场化运作来打造展会重要平台,突出联合会在产业链上下游的贯通优势,发挥“联合舰队”协同作战作用的重大举措。
纱线、面料、针织、服装,这条覆盖了整条纺织业的价值链,为海内外参展商带来更大的商机,与此同时也吸引了更多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参与其中,方便彼此更加有效、快捷的进行对接。
22.2万平方米的展出空间、来自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家参展商、特色鲜明的多个国家地区、产业集群,以其精彩丰富的行业活动以及来自全球纺织产业链上下游的买家,共同开启贸易、信息、技术的全球视野,共同创造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界的国际合作。
实际上,这种空间上的集合,形成了产业向心之力、联动之势,将发挥集聚效应,产生上下游之间、国际国内之间不同以往的“化学反应”。在春季联展,这个全行业最高水平、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服务于全产业链的综合平台上,中国纺织业转型升级的愿景、提质增效的行动,也将得到真实反映,并被放大、被传播、被借鉴。
深度服务,以创新驱动行业
时下,随着个性化、多元化取代数量扩张,日益成为新的消费趋势特征,更好满足消费者对衣着产品时尚性、功能性、生态安全性等方面高品质要求,成为纺织服装行业在新时期的重要使命。
春季联展,应需而变。各专业展会在展区设置上以用途、品类进行细致划分,更为专业地展示自主品牌和优质产品的创新优势,更在展区整体布局策划上体现时尚性与体验感。
春季联展中的系列流行趋势发布活动,不仅包括海外内服装品牌的新品发布秀,还以专场发布及专区展示的形式阐释纤维、面料的流行趋势。多场次的专业交流活动,更助力纺织服装企业在管理及生产经营模式上创新。
春季联展在展现行业风貌、对接商贸的同时,更创新展会服务,延伸展会功能。针对处于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类别的参展品牌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匹配服务,通过全面升级的服务体系、务实有效的关联活动、专业优质的展会合作商,为展商、专业观众提供一个全新的展会氛围和体验,更打造一个产品创新、资源整合、协作共赢的平台,为行业、企业在新常态下把握调整转型新机遇。
2015秋季联展将于金秋10月亮相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