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展会报道

利用面料展平台纺企再掀拓市大行动

  2010年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于3月30日至4月1日在北京举行。1114家面料企业展开了新一轮的拓市大行动。
  
  今年的参展商中,众多倡导健康、环保、功能性的产品争奇斗艳,展现出中国纺织业科技创新的新局面。但由于面临人民币升值预期、劳动力紧缺等发展难题,纺织企业拓展市场面临不少的难题。
  
  健康、环保产品市场潜力
  
  坚持低碳环保的创新方向是不少纺织企业优先选择。天津天纺集团、哈尔滨亚麻、江苏泛佳等企业都在面料展上展示了低碳环保产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对企业坚持低碳环保的创新方向表示赞赏。他建议,企业要把减排、低碳的一些指标算出来,向外公布,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自己的产品。
  
  海外纺企争享中国市场蛋糕
  
  中国旺盛的纺织内销市场,不仅给国内纺织企业带来了新一轮发展带来强大动力,也吸引了海外纺企来争享这块大蛋糕。
  
  德国古特曼商贸(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经理古国利表示,作为一个拥有150多年历史的缝纫线生产商,古特曼一直非常重视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开拓。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中国区首席代表赖世平也表现出了同样的愿望和信心,他说,“虽然中国是世界纺织品制造大国,但随着中国国内,尤其是大城市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费水平和品位也逐步上升,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了,从而做大了中国的潜在市场空间。”
  
  “此次意大利展团共集结了40多家意大利面辅料生产企业,他们带来了高质量的羊毛、混纺和丝质产品,这些产品设计别致,科技含量大,正适应了中国市场对高质量面料的迫切需求,”赖世平介绍说,展出期间,很多中国客户纷纷咨询,对意大利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日本仓纺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波多野功也表示,“中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
  
  作为近邻,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希望能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尽一份力。”
  
  波多野功介绍说,公司近年来在环保产品上大做文章,例如日本本土的很多工装和制服,现在都采用从塑料瓶中提取出来的纤维纺纱后做成的面料。此外,旧衣服的循环利用,低碳产品的开发等也是公司正在努力实施和推广的项目。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用工荒成纺企两大困扰
  
  当前,人民币升值和用工荒问题困扰很多纺织企业。
  
  威海迪尚华绮毛纺织品有限公司销售供应部部长张洪清满脸担忧地告诉记者,因为担心国家会调整人民币汇率,“我们现在已经不敢接单了,只做短时活,不做长期的了。”
  
  张洪清介绍说,像他们这样以出口为主的纺织企业,目前正处于前后夹击的困境中,煤、气、原材料涨价本身就大大缩小了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我们的订单并不少,主要是价位问题。如果人民币再升值,我们只能通过降低成本来抵消由此引发的致命冲击了。”
  
  浙江天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刚开展就迎来了络绎不绝的观众。正在忙着向顾客介绍面料的外贸部副总经理金小水表示,为了应对人民币长值可能带来的冲击,“我们公司不扩大规模,不在量上冒进,而在开发新产品和节约成本上做文章,争取质的提高,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立于不败之地。”
  
  2010年春节后,用工荒一度成为困扰很多企业的最大问题,纺织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形势尤为严峻。进入3月末,随着全球金融危机阴霾的消散,纺织企业逐渐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迹象,订单似乎都不成问题,然而,由缺工现象持续而引发的成本提高和有单做不了却让很多纺织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企业一筹莫展。
  
  吴江佳运达喷织厂总经理周金才表示,“用工荒对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即使现在,形势也不容乐观。”他说,“一方面,很多工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在家乡务工,另一方面,很多纺织企业都在扩大规模,用工需求也在增加,也是造成缺工的原因。”
  
  而在浙江美德丰贸易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周秀峰看来,“用工荒的出现,表面上是工人要求提高工资,而从深层次来看,体现了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的趋势。随着近年来周边国家,诸如越南等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逐步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