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

市场需要竞争力强的产能

来源:中国纺织报 | 发布日期:2009-07-23

    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公布了我国上半年经济发展主要数据,我国经济已止住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快速下滑的势头,进入企稳回升的新阶段。受影响最严重的工业生产恢复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增长5.1%,二季度提高到9.1%。被公认为最困难的纺织工业得益于扩内需等政策拉动,利润在逐步增加。
                
    然而,在形势好转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国民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发展格局还不平衡,经济发展仍存在不确定的因素。就业压力加大、出口严重萎缩、财政增收困难、企业利润下滑等一系列问题警示我们,困难时期并未过去,必须做好在较长时间内应对各种困难和复杂局面的准备。具体到纺织行业,我们更需重视产能问题。

    产能过剩,已成为我国传统行业不愿触及的话题,纺织行业亦不例外。据悉,中国的服装生产占世界产量的比重超过25%,有人认为,中国目前的产能几乎能满足全世界人的基本穿衣需求。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海外市场需求萎缩以及出口风险增大,不少过去长期依赖出口的纺织企业纷纷尝试开拓国内市场,但普遍感到难度不小。一方面,外销转内销的策略其实是企业从以贸易求生存向经营品牌谋发展的迈进,对做惯订单加工的出口型纺织服装企业来说,销售渠道与品牌建设绝非一日之功,如果单纯地转型为内销型企业,竞争压力同样有增无减;另一方面,也是最为现实的一点,就是内需市场根本无法消化中国纺织业如此庞大的产能。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国庆今年年初曾公开预测,2009年,中国纺织业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突出。
                
    究竟该如何看待纺织工业的产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最近举办的全球智库峰会上分析说,中国的产能过剩包括长期性、周期性和结构性三种类型,应该作出科学而谨慎的区分。所谓长期性产能过剩,是指从中国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历史进程所对应的需求来看,某种产品的生产规模过大了,能力超过了。刘世锦认为,对中国大多数产业来说,工业产品峰值还未达到,并不存在长期性的产能过剩。“低估中国的市场潜力,与对中国作为超大型国家的国情理解不足有关。”对于周期性的产能过剩,刘世锦认为需要有点耐心和承受能力。“明天再美好,如果今天晚上过不去,明天太阳升起来以前你可能就倒下来了。有些企业扛过一阵子,现金流能解决,就能活下去,但是有些企业不行。去年四季度末到今年一季度经济处在低谷的时候,产能过剩问题相当突出,但经济回升后,问题就会逐步减轻,如果经济再向上走,还可能会出现产能短缺。”
                
    随着目前市场需求开始回升,周期性的产能过剩正在得到缓解;而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就是那些低效率的产能,需要通过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来解决。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淘汰低效产能很难,有些企业缺乏竞争力但日子还可以过下去,就不去调整了;而经济进入低谷,竞争压力增大了,实际上是淘汰结构性过剩产能或者说低效、无效产能的最好时机。问题在于我们能否真正利用好这一时机。
                
    综上,如果把长期性、周期性和结构性的产能过剩三种类型区分开来,问题就相当清楚了。我们需要发展的是长期有竞争力的有效产能,淘汰低效、无效也就是落后的产能,同时要适应产业的周期性变化。目前,从短期看,需求制约的问题较为突出,从中期和长期来讲,还是一个竞争力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市场空间总是有的,关键是我们自己有没有这个竞争力。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