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

纺织行业:发展循环经济要节能环保两头抓

来源:中国纺织报 | 发布日期:2009-07-20
    我国纺织行业既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同时又是一个资源依赖型和环境敏感型的产业。业内人士指出,纺织行业发展循环经济要抓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指出,按照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原则,在纺织工业生产过程中,要从源头开始系统地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多种资源的综合利用。
    以再生纤维为重点
    据统计,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目前已超过世界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1/3,到201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接近360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可能达到18公斤。纺织生产要消耗大量的原棉、羊毛和石油等资源,因此,发展再生纤维将成为纺织行业循环经济的重点。再生纤维包括纤维素纤维,以木浆、竹浆、麻浆为原料,可替代部分化纤原料。再如,可乐瓶回收利用,过去以填充物居多,现在也尝试着做服装,奥运会志愿者穿的服装就是用可乐瓶子做的。还有棉丝下脚料、破旧毛巾等,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这几年,许多地方和企业已开发了不少高附加值、环保型新纤维,在部分替代棉、毛、麻、丝等传统纤维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如牛奶纤维、玉米纤维、菠萝麻纤维、竹纤维、大豆纤维等,有的已经产业化,有的却止步不前。高勇举例说:“大豆蛋白改性纤维尽管在下游应用中出现诸多问题,但它的发明是符合发展循环经济方向的。大豆榨油后的豆粕,水溶后得到纺丝溶液,经化学羟化后接植到维纶上形成大豆蛋白短纤,经纺纱、织布后做成各种服装。大豆蛋白纤维纺丝后的下脚料,仍然可以做饲料和肥料,取之自然,回归自然。大豆纤维作为我国原创纤维,10年来它的发展经历了大起大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利用再生资源和可循环利用方面,大豆纤维发明人做了可贵的探索。从行业发展来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最大程度降低原材料消耗,就是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生态纺织品为突破
    通过使用和推广绿色纺织品,达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目的,是纺织工业实现绿色转身的重要标志。《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把鼓励支持开发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引导消费者购买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的产品和推行“绿色标签”作为保护环境的3个基本目标。为实现目标,近几年行业在开发生态纺织品、引导企业走绿色经济道路上作了大量工作。
    2008年的“限塑令”掀起了抵制白色污染的风暴。在推广生态纺织品的实践中,用非织造布购物袋替代薄型塑料袋的尝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现在人们更加关注身边的环保问题:我们穿的服装对人体有无伤害?废弃纺织品能否被降解和回收?使用后的纺织品会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记者了解到,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棉型无纺布,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弃后自然降解。公司副总经理杨敏告诉记者,这种采用天然原料制作的产品,经得起消费者和专家检验,抛弃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江苏新中环保股份公司董事长陈松近几天正忙着考虑扩大再生产的事,他告诉记者,公司2008年的环保工程产值达到15亿元。公司投资控股的江苏瑞泰科技有限公司将再上一条聚苯硫醚(PPS)纤维生产线,设计能力为年产PPS短纤1万吨、长纤3000吨,预计产值将超过1亿元。由于这种纤维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抗老化特性,可直接用于制作烟尘过滤袋,捕捉污染大气的灰尘,被广泛应用在发电厂、水泥厂的除尘设备中。
 近年来,纺织产品开发取得了长足进步,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如绿色生态纤维Lyocell、PLA、天然彩色棉的广泛应用;在纺织生产过程中,许多企业尽量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变性淀粉浆料,在印染整理中尽量采取无水或少水的超临界CO2染色、数码印花工艺等。此外,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生产由于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废水、废气排放少,已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亮点,用非织造布直接制作服装已经在试验中,这或将成为实施循环经济的突破口。这些说明发展生态纺织的观念已日益变成企业自律的内容,并深入人心。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