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

深刻认识外贸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来源:《经济日报》 | 发布日期:2009-06-23

    6月22日《经济日报》第6版发表商务部副部长钟山的署名文章《深刻认识外贸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全文如下: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外需萎缩是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困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外贸工作,今年以来,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效果。5月27日,国务院召开第66次常务会议,从外贸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高度,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定外贸,实现保市场、保份额的目标任务。 

    为什么要千方百计稳定外贸
  
    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外贸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拉动经济增长。1978年至2008年,我国外贸发展从206亿美元扩大到25616亿美元,年均增长18%。根据国家统计局与有关机构研究表明,过去30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达到20%,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通过发展外贸,我国缓解了外汇、市场和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经济起飞。2008年,我国GDP、出口总额分别跃居全球第三和第二位。
  
    第二,扩大就业。发展外贸,将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品成本优势,进而转化为国际竞争力优势,使外贸成为不出国门的劳务输出。据测算,外贸直接带动就业人数约8000万,其中60%来自于农村转移劳动力,农轻纺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直接吸纳就业人数约5000万。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时期,对外贸易将我国富余劳动力转化为“人口红利”,极大缓解了我国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城乡统筹发展。
  
    第三,推动产业升级。一方面,通过发展加工贸易等方式,成功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提供的3次重大机遇,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实现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另一方面,通过进口国内短缺资源、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拉长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原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一半左右通过进口保障供应;净进口农产品约为5亿亩土地的产量;先后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测算,进口对我国生产率进步的贡献率约为46%。
  
    第四,增加财政收入。关税、海关代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与进出口直接相关。去年,仅外贸环节税收就达9161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税收收入16.9%。如果加上与外贸关联高的外资企业税收,外向型经济带来的税收约占全国总税收的三分之一,极大充实了国家财力。
  
    第五,加快体制和管理创新。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体制不断与国际接轨,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从微观上看,企业通过开展外贸业务,不断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一些企业还成功转型,从代加工向自主品牌转变,从单纯外贸向贸工技一体化转变,涌现了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30年来,我国外贸发展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巨大飞跃,是我国改革开放重要成果之一。可以说,没有外贸的快速发展,我国很难取得今天在经济规模、税收和就业等领域的成绩。 

    如何做好稳定外贸工作
  
    从目前外贸发展形势看,今年我国外贸增长将会出现一定幅度下降,未来一段时期也将进入低速增长期,稳外贸的着力点应放在保市场份额上。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努力做好稳定外贸工作:
  
    第一,注重政策落实,营造良好的外贸发展环境。近期,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意见》和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精神。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和出口税收政策,大力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减轻外贸企业负担,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支持“走出去”带动出口。鼓励地方大胆创新,探索符合国际规则、适合本地实际的外贸发展之路。加强宣传和引导,营造和谐稳定宽松的舆论环境。
  
    第二,注重结构调整,坚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商品结构,立足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支持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促进力度。优化市场结构,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成长性好、潜力大的新兴市场。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在充分发挥大企业作用的同时,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扶持力度,发挥其体制、机制优势。优化贸易方式,继续发挥一般贸易对国内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优势,积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提升边境贸易在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
  
    第三,注重能力建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政府层面上,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外贸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同时,统筹利用好外贸、外资、“走出去”等相关政策,实现各类业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从企业层面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质量和品牌附加值;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充分利用广交会等多种平台和“走出去”等多种渠道;提高政策运用能力,用好用足当前稳定外贸的各项促进政策。 

    如何正确把握稳定外贸的几个认识问题
  
    (一)外贸依存高问题。有观点认为,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加大了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
  
    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外向程度的参考性指标之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9.7%,上升至上个世纪80年代的20%至30%和90年代的30%至40%,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进入新世纪,我国外贸依存度从2000年的43.9%上升至2008年的60%,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一是我国外贸高速发展的结果,近30年,我国外贸增速是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的3倍;二是与世界贸易依存度走势相吻合,据统计,世界贸易平均依存度从1980年的35.9%上升至2008年的41%;三是具有典型的加工贸易特征,如按照剔除加工贸易的统计口径,我国外贸依存度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四是与外部经济风险无必然联系。一些发达国家长期维持高外贸依存度,去年,德国和韩国分别高达70%和92%,新加坡等靠贸易立国的一些国家更是长期超过100%。作为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大国,我国高外贸依存度的形成有其特殊性和阶段性。从中长期看,由于我国具有经济规模大与国内市场潜力大的双重优势,我国外贸依存度将稳中有降。
  
    (二)外贸顺差问题。有观点认为,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加剧宏观经济失衡,应该通过压出口来减少顺差。
  
    在理论上,一国是否保持贸易盈余,主要由其产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决定。我国现阶段保持顺差,是我国成功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有效把握我国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存在互补的有利时机,不断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长期性。从规模上看,2004年至2008年,我国累计货物顺差8689亿美元,低于德国的11161亿美元。如从近30年历史时期考察,我国累计顺差也低于日本,这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总额基本相称。减少顺差不能通过压出口,而需要通过扩大进口、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三)发展加工贸易问题。有观点认为,我国加工贸易附加值低,给资源环境带来压力,主张限制加工贸易发展。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成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有效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发展外贸和利用外资的集中体现。如限制加工贸易发展,一方面将限制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削弱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会增加就业压力,不利于社会稳定,毕竟加工贸易承载着约3500万人的就业。因此,在过去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发展加工贸易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同时,我们应积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四)稳定外贸的政策效果问题。有观点认为,目前外贸急剧下降主要是外部需求不足造成的,政策收效不大。
  
    理论上,在外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促进出口的政策效应没有经济繁荣时期明显。但应看到,目前外部需求只是减少,并不是完全消失。从份额上看,根据WTO统计,去年我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8.86%,而德国、美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均有超过12%的记录,我国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仍有可能。保外部市场份额就是保企业,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稳定,从而为扩大内需创造社会基础和物质条件。从结构上看,由于存在“土豆”和“口红”效应,中低端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全球消费量将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可能有所增长,开拓国际市场仍有空间。当前,稳外贸政策的重点,一方面是清理以往限制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是根据形势需要出台一些新的促进政策。
  
    (五)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问题。有观点认为,在外需不足情况下,保份额会增加贸易摩擦,恶化我国国际贸易环境。
  
    近年来,由于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增强、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以及一些国家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考虑,我国遭受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未来一段时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贸易将进入低速增长或负增长期,贸易摩擦也将进入多发期,其形式也将不断翻新,对此我们应有清醒认识和长期心理准备。同时,应看到贸易保护主义很多做法违反WTO规则,也被历史证明是阻碍世界经济复苏的错误选择。对待国际贸易摩擦,我们既要保持平常心,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要通过多双边谈判,加强磋商和沟通,妥善化解摩擦,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要根据世贸规则加强交涉,最大程度争取我国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