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
产业升级亟待完善行业标准体系
纺织工业3年调整振兴规划,重在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标准工作作为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一定要与产业同步发展。当前,围绕着推动纺织工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任务,行业标准建设迫在眉睫。
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标准有1300多项,已基本形成一个与产品体系相配套,涵盖纤维、纱线、织物、制品、服装以及纺织装备各行业,涉及服用、家用、产业用各领域的行业标准体系,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我国纺织行业现行标准体系已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例如,产业用纺织品和家用纺织品快速发展,却没有相应的标准做参照;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基础性标准以及新型纺织材料、生态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及配套的检测方法等都需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标准;与纺织重大装备以及节能减排相配套的产业技术标准亦需加紧研究制定。“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是《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
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未来3年里,一是国家及行业要考虑标准化工作与产业配套,加快产业用和家用纺织品标准的制修订,进一步调整标准结构;二是要以推进产品升级换代为重点,以高性能纤维、生态纺织品和功能性纺织品为突破口,抓紧研究制定一批重点产品标准;三是配合新型工业化,加快重大装备以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方面标准的制定。
今后3年标准工作重点目标
《规划》中有关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文字虽只有几行,但却具有丰富的内涵。今后3年纺织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与完善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性能纤维标准。高性能纤维是我国高新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事关国防安全、产业安全。当前要根据高新纤维产业化程度、品种的成熟程度、产品的重要性和覆盖面,尽快制定不同层次的配套标准。近3年将重点研究制定碳纤维(T30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1313、聚苯硫醚(PPS)等高性能纤维标准,并适时开展芳纶1414标准的前期研究工作。对于功能性、差别化纤维,要在现有标准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加快研制阻燃、抗菌等功能性纤维标准,对异型、细旦、有光、复合、易染等差别化纤维标准,要根据产品成熟度加快研制。通过标准化提升纤维原料的水平和层次,进而达到提高纺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的目的。
生态纺织品标准。近年来,国外对我国纺织品的限制逐步由贸易壁垒转变为技术壁垒,欧盟的生态纺织品标签法令最具代表性。这种技术壁垒不仅体现在对产品的生态性要求上,还体现在对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上。在做法上,欧盟不公布检测方法,对大多数项目是以声明为主,但对我国企业的声明却不认可,产品是否符合标准须经国外检测认证机构认定。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及检测方法标准不完善。因此,必须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有害物质限量和配套的试验方法标准,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推动我国生态纺织品的发展。
“十五”期间,我国通过对纺织品中有害物限量及检测技术的研究,制定了与Oeko-Tex100等效的《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并完成了20多项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标准。近两年将完成禁用阻燃剂、有机挥发物、APEO等化学助剂以及禁用有害染料的检测方法标准,视条件开展富马酸二甲酯、多环芳烃、全氟辛烷磺酰和全氟辛酸、六溴环十二烷的测定标准的研究。同时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对禁用偶氮染料、致癌染料、致敏染料的测定等标准进行修订,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体系。
功能性纺织品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逐渐多元化,并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为满足需求,企业生产了诸如抗菌、防霉、防紫外线、阻燃、防静电、防水、防电磁波等各种功能性纺织品。但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消费者无法辨别优劣。
目前虽已制定了部分功能性纺织品检测方法和功能性评定标准,但很不完善,有的缺少检测方法,有的缺少评定指标,急需配套完善。对已生产和应用但仍缺失标准的,要尽早研究出科学的检测方法和合理的评价指标,以指导企业生产,保证功能性产品的质量。近3年要加快制定、修订纺织品的防静电、防螨、防霉、防紫外线、微磁场检测与评价等功能性标准,加强对纺织品的防虫蛀性能、防蚊性能、负离子性能、静电性能、抗渗水性测定和评价标准的研究制定。
产业用纺织品标准。产业用纺织品在建筑、农业、滤材、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防护服、包装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虽已制定了土工布、骨架材料(帘子布、防水卷材用基胎)、篷盖布和绳索四大类产业用纺织品标准,但其中大部分为方法标准,而不是产品标准。这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迅猛发展很不适应,很多产品没有标准可循,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因此,必须尽快完善产业用纺织品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指导和监督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近3年重点研究制定土工格栅、防水卷材等多功能土工合成材料,功能性过滤材料,手术衣、隔离服等医用纺织品,可自然降解农业用非织造布,高档帐篷、车用内饰、软体车厢篷盖材料、灯箱广告布等特殊装饰用纺织品,风力发电叶片、航空和航天器预制件等三维高性能增强复合织物以及配套的测试方法标准。
新型成套重大装备标准。新型成套重大装备是提高纺织工业装备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标志。配合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新型成套重大装备的技术标准必须加紧制定。要在现有装备标准体系基础上,研发、制定部分具有引领行业先进技术、规范市场行为的产业装备标准,包括:年产6万吨短纤、高速卷绕头等化纤成套设备;清梳联、集聚纺、转杯纺等棉纺成套新技术;剑杆、喷水、喷气等高速无梭织机;节能、环保型印染及后整理设备等。另外,应加快制定部分纺丝螺杆、喷丝板、计量泵、锭子、钢领、罗拉、织针、剑杆头、剑杆带、综框、钢筘等纺织机械配套专件和器材的标准。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标准。为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纺织工业要加强研制纺织印染、化纤等主要纺织产品的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标准。开展纺织印染、化纤等主要产品的能耗、物耗、定额及计算方法标准,以及废水、废热、废气、废碱、废浆料等的排放及回收和循环利用标准。
我们必须认识到,纺织标准化的任务相当艰巨。要落实这些任务,必须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为主、服务产业的工作方针,以《规划》为指引,以优化标准体系为纲,全面推动标准化工作。
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标准有1300多项,已基本形成一个与产品体系相配套,涵盖纤维、纱线、织物、制品、服装以及纺织装备各行业,涉及服用、家用、产业用各领域的行业标准体系,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我国纺织行业现行标准体系已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例如,产业用纺织品和家用纺织品快速发展,却没有相应的标准做参照;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基础性标准以及新型纺织材料、生态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及配套的检测方法等都需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标准;与纺织重大装备以及节能减排相配套的产业技术标准亦需加紧研究制定。“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是《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
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未来3年里,一是国家及行业要考虑标准化工作与产业配套,加快产业用和家用纺织品标准的制修订,进一步调整标准结构;二是要以推进产品升级换代为重点,以高性能纤维、生态纺织品和功能性纺织品为突破口,抓紧研究制定一批重点产品标准;三是配合新型工业化,加快重大装备以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方面标准的制定。
今后3年标准工作重点目标
《规划》中有关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文字虽只有几行,但却具有丰富的内涵。今后3年纺织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与完善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性能纤维标准。高性能纤维是我国高新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事关国防安全、产业安全。当前要根据高新纤维产业化程度、品种的成熟程度、产品的重要性和覆盖面,尽快制定不同层次的配套标准。近3年将重点研究制定碳纤维(T30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1313、聚苯硫醚(PPS)等高性能纤维标准,并适时开展芳纶1414标准的前期研究工作。对于功能性、差别化纤维,要在现有标准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加快研制阻燃、抗菌等功能性纤维标准,对异型、细旦、有光、复合、易染等差别化纤维标准,要根据产品成熟度加快研制。通过标准化提升纤维原料的水平和层次,进而达到提高纺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的目的。
生态纺织品标准。近年来,国外对我国纺织品的限制逐步由贸易壁垒转变为技术壁垒,欧盟的生态纺织品标签法令最具代表性。这种技术壁垒不仅体现在对产品的生态性要求上,还体现在对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上。在做法上,欧盟不公布检测方法,对大多数项目是以声明为主,但对我国企业的声明却不认可,产品是否符合标准须经国外检测认证机构认定。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及检测方法标准不完善。因此,必须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有害物质限量和配套的试验方法标准,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推动我国生态纺织品的发展。
“十五”期间,我国通过对纺织品中有害物限量及检测技术的研究,制定了与Oeko-Tex100等效的《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并完成了20多项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标准。近两年将完成禁用阻燃剂、有机挥发物、APEO等化学助剂以及禁用有害染料的检测方法标准,视条件开展富马酸二甲酯、多环芳烃、全氟辛烷磺酰和全氟辛酸、六溴环十二烷的测定标准的研究。同时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对禁用偶氮染料、致癌染料、致敏染料的测定等标准进行修订,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纺织品标准体系。
功能性纺织品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逐渐多元化,并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为满足需求,企业生产了诸如抗菌、防霉、防紫外线、阻燃、防静电、防水、防电磁波等各种功能性纺织品。但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消费者无法辨别优劣。
目前虽已制定了部分功能性纺织品检测方法和功能性评定标准,但很不完善,有的缺少检测方法,有的缺少评定指标,急需配套完善。对已生产和应用但仍缺失标准的,要尽早研究出科学的检测方法和合理的评价指标,以指导企业生产,保证功能性产品的质量。近3年要加快制定、修订纺织品的防静电、防螨、防霉、防紫外线、微磁场检测与评价等功能性标准,加强对纺织品的防虫蛀性能、防蚊性能、负离子性能、静电性能、抗渗水性测定和评价标准的研究制定。
产业用纺织品标准。产业用纺织品在建筑、农业、滤材、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防护服、包装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虽已制定了土工布、骨架材料(帘子布、防水卷材用基胎)、篷盖布和绳索四大类产业用纺织品标准,但其中大部分为方法标准,而不是产品标准。这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迅猛发展很不适应,很多产品没有标准可循,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因此,必须尽快完善产业用纺织品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指导和监督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近3年重点研究制定土工格栅、防水卷材等多功能土工合成材料,功能性过滤材料,手术衣、隔离服等医用纺织品,可自然降解农业用非织造布,高档帐篷、车用内饰、软体车厢篷盖材料、灯箱广告布等特殊装饰用纺织品,风力发电叶片、航空和航天器预制件等三维高性能增强复合织物以及配套的测试方法标准。
新型成套重大装备标准。新型成套重大装备是提高纺织工业装备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标志。配合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新型成套重大装备的技术标准必须加紧制定。要在现有装备标准体系基础上,研发、制定部分具有引领行业先进技术、规范市场行为的产业装备标准,包括:年产6万吨短纤、高速卷绕头等化纤成套设备;清梳联、集聚纺、转杯纺等棉纺成套新技术;剑杆、喷水、喷气等高速无梭织机;节能、环保型印染及后整理设备等。另外,应加快制定部分纺丝螺杆、喷丝板、计量泵、锭子、钢领、罗拉、织针、剑杆头、剑杆带、综框、钢筘等纺织机械配套专件和器材的标准。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标准。为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纺织工业要加强研制纺织印染、化纤等主要纺织产品的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标准。开展纺织印染、化纤等主要产品的能耗、物耗、定额及计算方法标准,以及废水、废热、废气、废碱、废浆料等的排放及回收和循环利用标准。
我们必须认识到,纺织标准化的任务相当艰巨。要落实这些任务,必须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企业为主、服务产业的工作方针,以《规划》为指引,以优化标准体系为纲,全面推动标准化工作。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