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
梅新育: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生存之道
从纺织服装、皮具箱包、塑胶制品、玩具到家具,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纺织服装产业,堪称“衣被天下”。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功也为自己招来了众多的阻力:贸易保护主义、成本上升,还有由此而来的产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压力……全球性金融危机更令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遭遇数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此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之道是什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近日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梅新育认为,在指导思想上,中国服装产业首先需要接受的是全球市场萎缩的现实,避免只追求保持原有市场的绝对规模的不切实际的目标。虽然危机之际确实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来保护我们的海外市场,尽可能维持出口规模不至于萎缩过大,但是盲目的“保出口企业”不应成为我们的专一目标,“保出口产业”才是我们的适当目标。因为企业有生有死很正常,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企业都能继续生存,所以整个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才事关大局。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中国服装产业要做好危机持久的准备。梅新育说:“无论我们多么期望这场危机尽快过去,但是必须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消除的痼疾,从最短促的基钦周期(存货周期)到最长的康德拉捷夫周期(长波),完整的周期长度从3年到5年,甚至45年到60年不等,对应的下降阶段为从1年以内到四五年,乃至10年左右。特别是康德拉捷夫长波,其兴起与下降阶段通常与重大技术创新的兴起和消沉相联系,致使其下降阶段往往格外漫长,甚至长达10年左右。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至今已两年多,鉴于目前极度缺乏重大科技创新等迹象,国际经济当前面临的危机未必没有可能是康德拉捷夫长波的下降阶段。”有鉴于此,他认为中国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做好危机旷日持久的准备。
在寻求走出危机和发展之路时,就整体而言,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坚持切入价值链中高增值环节与持续占据价值链低增值环节并举的方针。
数年以来,中国服装产业升级的呼声已经非常高涨,虽然中国服装企业必须努力占据国际分工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已成普遍共识,但我们仍然要强调不能完全放弃所谓的低端环节。
为什么?梅新育认为,首先,中低收入群体永远是社会的大多数,对于他们来说价格永远是赢得他们青睐的最具竞争力的手段,不能把这个最广大的市场拱手让人。第二个原因是中国需要众多的就业机会,而仅仅为数百万所谓高收入群体服务绝不可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我们只有占据服装等劳动密集产业,才能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在寻求走出危机和发展之路时,中国需要确立大国思维方式。
就此,他说:“对某些拟议中的出口激励措施需要通盘考虑。以零税率出口为例,这是众多劳动密集型产业所期待的,纺织服装业界就普遍期望政府再次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虽然从理论上说出口退税是一个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中性的贸易政策工具,但是只要涉及人的利益,哪怕是数学公理也会受到攻击。零税率问题的关键不是理论,而是我们的贸易伙伴们是否愿意承认这是一种中性的贸易政策工具。如果我们的贸易伙伴普遍有借类似由头挑起恶性循环式的‘财税倾销’的倾向,那么普遍实行零税率的出口退税政策就是得不偿失的。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对财税政策准确定位,不能指望这种财税政策帮助许多服装企业维持落后的经营模式。”
另外,梅新育认为,大国思维方式的要点之二是看到危机中的契机。所谓“危机淘汰竞争对手效应”,指的是在世界性金融危机期间,所有企业都难逃冲击。而宏观经济稳定性较好国家的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幸存下来,这样,对于幸存企业而言,危机发挥了为他们淘汰竞争对手的作用。纺织服装产业的订单总量虽然比危机之前减少,但却更多地被转移集中到了幸存企业那里,反而推高了他们的市场占有率。由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海外竞争对手主要位于发展中国家,他们虽然可能具备成本比我们更低的所谓“优势”,但其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性比中国差得很远,在危机当中会比中国同行更早地成批倒下。梅新育说,事实上,这种效应现在已经在出口中开始体现出来了。
因此,他的结论是海外投资应该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劳动密集型产业海外投资的重要目标之一当然是切入价值链的高增值环节,即流通和品牌等环节。流通和品牌,哪个环节更为优先?答案是在国内市场上面,品牌为先;而在通过投资开拓海外市场上面,短期内应该是流通为先。为什么?梅新育认为,因为通过占据流通环节,我们能够较快地提高我们整个出口的收益率。
目前,中国企业通过在海外设立全资销售子公司,通常能把自己的出口价格提高30%至40%。不过,中国本土服装品牌要想占据国际市场的主流,还有待于中国综合国力和综合文化地位的上升。即使是中国企业要想收购西方大品牌,至少在短期内也是很难运营好的,因为西方大品牌一旦转移到一个发展中国家企业手里,就会在西方消费者眼里贬值。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然只能选择在海外市场上面发展投资,而且只能是选择短期内流通为先,因此,中国服装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
此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存之道是什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近日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梅新育认为,在指导思想上,中国服装产业首先需要接受的是全球市场萎缩的现实,避免只追求保持原有市场的绝对规模的不切实际的目标。虽然危机之际确实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来保护我们的海外市场,尽可能维持出口规模不至于萎缩过大,但是盲目的“保出口企业”不应成为我们的专一目标,“保出口产业”才是我们的适当目标。因为企业有生有死很正常,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企业都能继续生存,所以整个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才事关大局。
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中国服装产业要做好危机持久的准备。梅新育说:“无论我们多么期望这场危机尽快过去,但是必须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消除的痼疾,从最短促的基钦周期(存货周期)到最长的康德拉捷夫周期(长波),完整的周期长度从3年到5年,甚至45年到60年不等,对应的下降阶段为从1年以内到四五年,乃至10年左右。特别是康德拉捷夫长波,其兴起与下降阶段通常与重大技术创新的兴起和消沉相联系,致使其下降阶段往往格外漫长,甚至长达10年左右。从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至今已两年多,鉴于目前极度缺乏重大科技创新等迹象,国际经济当前面临的危机未必没有可能是康德拉捷夫长波的下降阶段。”有鉴于此,他认为中国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做好危机旷日持久的准备。
在寻求走出危机和发展之路时,就整体而言,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坚持切入价值链中高增值环节与持续占据价值链低增值环节并举的方针。
数年以来,中国服装产业升级的呼声已经非常高涨,虽然中国服装企业必须努力占据国际分工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已成普遍共识,但我们仍然要强调不能完全放弃所谓的低端环节。
为什么?梅新育认为,首先,中低收入群体永远是社会的大多数,对于他们来说价格永远是赢得他们青睐的最具竞争力的手段,不能把这个最广大的市场拱手让人。第二个原因是中国需要众多的就业机会,而仅仅为数百万所谓高收入群体服务绝不可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我们只有占据服装等劳动密集产业,才能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在寻求走出危机和发展之路时,中国需要确立大国思维方式。
就此,他说:“对某些拟议中的出口激励措施需要通盘考虑。以零税率出口为例,这是众多劳动密集型产业所期待的,纺织服装业界就普遍期望政府再次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虽然从理论上说出口退税是一个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中性的贸易政策工具,但是只要涉及人的利益,哪怕是数学公理也会受到攻击。零税率问题的关键不是理论,而是我们的贸易伙伴们是否愿意承认这是一种中性的贸易政策工具。如果我们的贸易伙伴普遍有借类似由头挑起恶性循环式的‘财税倾销’的倾向,那么普遍实行零税率的出口退税政策就是得不偿失的。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对财税政策准确定位,不能指望这种财税政策帮助许多服装企业维持落后的经营模式。”
另外,梅新育认为,大国思维方式的要点之二是看到危机中的契机。所谓“危机淘汰竞争对手效应”,指的是在世界性金融危机期间,所有企业都难逃冲击。而宏观经济稳定性较好国家的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幸存下来,这样,对于幸存企业而言,危机发挥了为他们淘汰竞争对手的作用。纺织服装产业的订单总量虽然比危机之前减少,但却更多地被转移集中到了幸存企业那里,反而推高了他们的市场占有率。由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海外竞争对手主要位于发展中国家,他们虽然可能具备成本比我们更低的所谓“优势”,但其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性比中国差得很远,在危机当中会比中国同行更早地成批倒下。梅新育说,事实上,这种效应现在已经在出口中开始体现出来了。
因此,他的结论是海外投资应该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劳动密集型产业海外投资的重要目标之一当然是切入价值链的高增值环节,即流通和品牌等环节。流通和品牌,哪个环节更为优先?答案是在国内市场上面,品牌为先;而在通过投资开拓海外市场上面,短期内应该是流通为先。为什么?梅新育认为,因为通过占据流通环节,我们能够较快地提高我们整个出口的收益率。
目前,中国企业通过在海外设立全资销售子公司,通常能把自己的出口价格提高30%至40%。不过,中国本土服装品牌要想占据国际市场的主流,还有待于中国综合国力和综合文化地位的上升。即使是中国企业要想收购西方大品牌,至少在短期内也是很难运营好的,因为西方大品牌一旦转移到一个发展中国家企业手里,就会在西方消费者眼里贬值。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然只能选择在海外市场上面发展投资,而且只能是选择短期内流通为先,因此,中国服装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