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

创新占位论

来源:中国纺织报 | 发布日期:2009-04-08
    以“放大镜”效应检视整个行业的创新层级,是3月28日举办的“2008年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论坛的实用功能。作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第二届第三次理事扩大会的序曲,以创新人物唱主角的基调代替了以往自上而下的传统,将协会在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余波传导、深化公共服务职能的核心话题蕴藏其间。
                
    以往我们习惯将协会视为信息平台,创新的源头在企业,产业化乃至社会化则交由市场。这一次论坛给出的不同答案是,无论创新发生在哪个环节,协会的贯通都将成为重要的参与步骤。论坛上,建议协会在行业创新行为的全过程均衡发力的呼声不绝于耳。
                
    不久前因“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名嘈一时的山东如意集团执行总裁丁彩玲说,杜会长每次来企业都问如意今年推出了什么新产品?虽然压力很大,但不断敦促的直接益处是如意团队在每年两季展会上,无论趋势发布还是产品呈现总有新概念问世。今年2月作为欧洲之外唯一企业入选法国PV展,就是外界对其综合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
                
    蝉联创新人物的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明站在终端立场的表态颇具想象力:中国品牌最有希望影响世界的还是纺织服装领域,协会不妨成立一个类似“中国纺织品牌促进委员会”的虚拟机构,整合业内资源,向上沟通、横向影响,如果再能争取国家立法机构参与,搞一部中国自主品牌促进法,兴许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商业的评价标准。
                
    对创新必要性的求证在论坛上近乎绝迹,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创新意识植入行业已度过了普及阶段。对于创新途径的探讨,因创新人物梯队的立体化而带来不一样的视角。记者注意到,从此前一直倡导的“集成创新”到这次论坛上以“集成推进”来定义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字面上的些微差异,传递的信息大为不同。
                
    创新是需要理性指导、科学推进的事业。如何在提升运营水准的同时控制成本?如何在院校研发与企业应用间找准需求平衡?如何将专利迅速转化为利润?如何让信息化纽带高效连接生产与管理?如何让新技术、新设备在应用中实现二次创新?如何在高附加值环节打造差异化优势?当20位创新人物在各自领域将创新元素无限放大的时候,以此布阵的产业创新构架也释放出产学研、产业链、国内外资源重组的新市场逻辑。
                
    当人们质疑规模究竟对产业有多大的杀伤力时,企业在创新链条上的“占位理念”化解了尴尬。如杜钰洲会长所说,振兴规划为我们确定了地位、任务、政策导向,其他的都在脚下,大家全走一条路就是单纯发展规模,各走各的路就是用创新寻找出路。
                
    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智慧的回报是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抗风险能力:
                
    外需不振下仍然保持漂亮的出口数据,宁波百隆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卫国表示,先染棉花再纺纱,管理难度很大,老的国有企业嫌麻烦不愿做,我们才在色纺这个空间得以壮大。2008年百隆销售额达35亿元,创新品种在利润中占50%~60%,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0%。
                
    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善珍认为,经济效益差的时候必须储备产品、研发产品,纺织有高端市场,他们瞄准的就是纺纱技术难度最高的领域。因为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使得纺纱行业有下坡趋向时,凯宫依然滋润地生存。
                
    执掌天虹集团帅印的“中国包芯纱大王”洪天祝可谓创新集大成者,他以先租赁后收购之举,整合江浙一带的中小棉纺企业脱离低水平重复建设,成立“品牌研发中心”,2008年投入近800万元,由此带来直接产值5000万元,间接产值5亿元。2008年天虹集团销售收入40亿元,利润2.4亿元中创新品种多达70%。
                
    占据高点也好,填补空白也罢,借用杜钰洲会长的一句精彩点评:创新乃急中生智,是竞技场上关键时刻能不能改变习惯,抓住新的机会,或者看到对方的弱点,或者发现自己更大的优势和潜能。所谓知己知彼,是占位决胜的关键一步。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