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

技术互补下的投资走向

来源:中国纺织报 | 发布日期:2009-03-18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是当前纺织业困境的直接诱因,危局之下的一些内在问题却由来已久。
    众所周知,纺织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纺织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在根本上要归于它与我国当时要素禀赋状况的契合。然而当劳动成本的提高、外汇储备的积累和人民币汇率的上行压力预示着中国开始走出廉价劳动力时代,纺织行业也来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自去年以来纺织行业投资增速的下降和投资重心的西移其实已经对此给出了信号,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催化这种产业裂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中国的纺织行业应该如何才能够在逆境中完成产业升级而不至于使这一进程中途夭折?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来回顾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来自于产业经济学,它告诉我们,在表面上统一的行业内部,其实存在着诸多更为具体的细分市场或领域,它们的技术特征和市场结构可能截然不同。这一事实的重要性在于它说明纺织行业并不一定要被束缚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上,而是有着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可能。另一要点则来自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特征:自1990年以来,除了1993年的例外,储蓄大于投资是中国经济运行的常态。这一现象虽然可以部分地用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来加以解释,但它至少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中国企业出口所创造的巨大财富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国际金融资产的形式存在而未能转化为更具赢利性的实体投资。这一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仍然是国际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谜,它也引出了许多尝试性的解释,如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国际市场中的分工与信息不对称等等。不过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今天,前一个理由未免显得有些苍白,而经过20世纪80年代起航的海外并购之旅,尤其是国家在1999年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之后,中国企业应该具备了全球性的眼光去突破国际市场的信息与操作壁垒。在紧随“信心之旅”的欧洲采购团当中,纺织行业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或许会成为它依托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升级的一个助推器。
    很显然,在纺织行业的升级过程中,政府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不过作为金融危机的后果之一,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往往更关注于政府的启动内需计划为纺织业创造的机遇和在信贷、税务等方面对企业的直接支持,而相对忽视了政府在另一方面的关键性作用:产业发展协调与引导。事实上,认识后者的最好途径是试图回答下面的问题:纺织行业升级与纺织企业技术升级的区别是什么?而它的答案则涉及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技术互补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曾经观察到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许多发展中国家引进最先进技术的努力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国内缺乏相应的“辅助”工业,从而使得这些技术无法真正发挥其效能。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今天,生产率的提高已不仅仅是单个企业技术进步的结果,同时也是相关的整个产业体系发展的产物。在这一产业体系中,某个企业的效率不但取决于它自身的技术与管理水平,而且取决于体系中其他企业的技术状况和效率,这就是所谓的技术互补性。当存在技术互补性时,企业的分散决策很可能不是最优的,因为它只考虑了实施某种技术给自己带来的收益而没有考虑它对整个产业的积极作用。在技术互补性很强的情况下,例如必须要行业中大部分的企业都转向某种要求大量固定投资的新型技术,它才能发挥作用——企业的决策很可能形成一个“囚徒困境”,即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愿意在不确定的前景下耗费巨资来进行技术升级。在这种情形中,政府或行业组织在行业发展中的引导协调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
    已经有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危机当中着眼于共同未来的能力,常常是行业转型成败的关键。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