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
“中国制造”的结构之痛
全球经济放缓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将会是灾难性的。因为中国制造业基本都是大进大出的结构,只有纺织工业情况稍好,拥有原料资源的优势,但是流通和市场都捏在美欧的手里。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要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所谓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之称 ,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实现端口都不由中国掌控。从近些年高速成长的机电产品到具有传统优势的纺织品,我们发现,除了加工生产这一块,设计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企业就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这样的产业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加工企业大量倒闭。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认为,中国整个制造业出现问题,是因为没有把握好产业链的升级。他认为,中国的企业总是在制造业上下功夫,而面对金融海啸造成的困境,首要任务是从单纯的制造,转移到“6+1”的产业链环节上去。所谓6,就是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这6大块创造的价值占到了90%,而制造业创造的价值仅是10%。
由于中国制造业在整条产业链中间只有加工制造环节这个1,所以资源利用率很低,创造的价值也非常低,因此难以承受外界的冲击。中国并不缺乏做“6”的企业,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影响,物流企业做自己的物流,采购企业搞自己的采购,批发的干批发,零售的干零售。每一块都是相对独立的,造成交易成本非常高而效益却非常低。就高效整合方面的速度而言,发达国家快于我们约10倍,这也是流通和市场都捏在美欧手里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微观层面上,当前部分企业所谓的转型也好,升级也好,其认识并不到位。通过自动化改变我们劳动密集型的现状,或是通过产业转移,将过剩的能力向中西部转移,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寄希望于用放松银根、减缓人民币升值和上调出口退税率的方法来改善中小企业的困境,也只能解一时之困。
既然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那么政策调整重点,就要鼓励企业和产业集群进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只有向原材料采购、设计研发、物流、仓储、销售网络、品牌等领域发展,才能创造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从宏观上看,国家政策调整的导向,应该侧重调整中国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这就要求政府大力调整投资和消费的结构,加大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向以内需消费为主导的经济体制转变。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要承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这种所谓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又无法将成本压力外移,因为全球制成品的定价权不在中国,尽管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或者“世界车间”之称 ,但现代制造业价值链的实现端口都不由中国掌控。从近些年高速成长的机电产品到具有传统优势的纺织品,我们发现,除了加工生产这一块,设计研发、原材料采购、品牌设计、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零售垄断等高附加值领域都在美欧手里。中国企业就是拿订单干活,并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这样的产业结构非常脆弱,资源和市场双向一挤,必然是加工企业大量倒闭。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认为,中国整个制造业出现问题,是因为没有把握好产业链的升级。他认为,中国的企业总是在制造业上下功夫,而面对金融海啸造成的困境,首要任务是从单纯的制造,转移到“6+1”的产业链环节上去。所谓6,就是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这6大块创造的价值占到了90%,而制造业创造的价值仅是10%。
由于中国制造业在整条产业链中间只有加工制造环节这个1,所以资源利用率很低,创造的价值也非常低,因此难以承受外界的冲击。中国并不缺乏做“6”的企业,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影响,物流企业做自己的物流,采购企业搞自己的采购,批发的干批发,零售的干零售。每一块都是相对独立的,造成交易成本非常高而效益却非常低。就高效整合方面的速度而言,发达国家快于我们约10倍,这也是流通和市场都捏在美欧手里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微观层面上,当前部分企业所谓的转型也好,升级也好,其认识并不到位。通过自动化改变我们劳动密集型的现状,或是通过产业转移,将过剩的能力向中西部转移,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寄希望于用放松银根、减缓人民币升值和上调出口退税率的方法来改善中小企业的困境,也只能解一时之困。
既然中国制造业的问题,是处于价值分配链的低端,在国际分工中任人宰割,那么政策调整重点,就要鼓励企业和产业集群进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只有向原材料采购、设计研发、物流、仓储、销售网络、品牌等领域发展,才能创造出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从宏观上看,国家政策调整的导向,应该侧重调整中国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这就要求政府大力调整投资和消费的结构,加大资源性产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力度,通过加快财富分配上的调整,坚定地向以内需消费为主导的经济体制转变。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