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20世纪80年代:外贸产品结构上演轻型化蜕变

来源:国际商报 | 发布日期:2008-09-05

    编者按:如果将时光倒回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那个物资紧缺、外汇短缺的年代,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30年之后,中国已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数十种产品产销量全球第一,特别是一度因为“太少”而困扰我们的外汇储备,现如今却因为“太多”而成为新的困扰。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外贸如此奇迹般的增长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变是分不开的。正是得益于这一结构性转变,越来越多体现中国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创造了中国外贸持续高增的局面。

  30年来,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致体现了从自然资源禀赋产品,到劳动力禀赋产品,再到机电和高新技术等资金和技术禀赋产品的发展脉络。

  我们可以用一组数字来加以佐证:在出口方面,从1980年至2005年,我国初级产品比重从51.6%下降到6.4%;工业制成品比重从48.4%上升到93.6%。机电产品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61.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1.3%,非机电产品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38.7%。进口方面,1980年至2005年,初级产品比重从37.7%下降到22.4%;工业制成品比重从62.3%上升到77.6%。机电产品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48.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2.5%,非机电产品对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1.1%。

  站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节点上回望,中国的进出口商品走过了一条怎样的结构调整之路?产品结构不断提升的压力和动力何在?在不同的增长阶段又体现出怎样的演进特征?即便是处于今天机电和高新产品统领出口江山的繁华构筑中,中国外贸又是否可以高枕无忧?

  带着这些问题和思索,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外部竞争、培育市场经济因素,到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再到入世后外贸体制与国际全面接轨的三个特征鲜明的历史时期,再次“一路走来”。

  2007年,中国的GDP达到24.66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1%上升到8%。进出口总额达到2.1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贸易比重也从1978年不到1%上升到8%。外汇储备资产达到1.68万亿美元,世界第一。

  记得在改革开放之初,从1978年到1984年,中国大陆的出口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并没有发挥出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这种贸易结构受当时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直至1985年之后,中国大陆的出口结构才开始出现新的发展趋势,逐渐走上了一条发挥劳动力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轻型化蜕变之路。

  中国经济30年来的深刻历史变化,与我国外经贸体制的不断改革、产品和产业结构的应运优化、中国生产力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密不可分。中国出口奇迹的创造,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始酝酿……

  据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回忆,1978年~1991年期间,外贸领域改革通过对内放权让利,对外引入外来竞争压力,以此培育市场经济因素。其时,改革的主要举措包括下放外贸经营权;鼓励出口,实行外贸减亏增盈分成制度,有地区差别的外汇留成,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等;建立全国性的外汇调剂市场,企业自有外汇可随时进入市场自由调剂;国家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手段调控外贸;在轻工、工艺、服装行业进行自负盈亏的改革试点。

  出口比较优势一度丧失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在我国出口中初级产品占主导地位,其中石油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这种较低层次的出口结构,仅仅是利用了自己资源不惜“血本”换汇而已,并未发挥出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据海关统计,1980年我国初级产品占出口比重的50.3%,其中石油和煤炭占了23.8%;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只有49.7%,其中主要又是加工程度较低的纺织品(如棉布、纺纱等)和矿冶产品,约占总出口的1/4左右。

  这种贸易结构决定了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国际初级产品市场因石油价格变化而急剧变化,中国的出口也随之出现较大起伏。虽然在对美欧市场的开拓方面有所加强,我国出口在数量上扩大了,但反映在总体增长率上却不高。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1983年的出口产品结构在这一时期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从1983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出口商品中,17大类(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油、重化工、轻化工、重型机械、轻型机械、建材、重型林业产品、轻型林业产品、食品、纺织、缝纫和皮革制品、织品和文教用品、其他、农业产品)中有14类是亏损的,赢利的仅有石油(盈利率56.9%)、煤炭(盈利率10.4%)和建筑材料(盈利率8.6%)三类。

  张燕生表示,这反映出由于当时国内价格体系的严重扭曲,上述亏损类商品在国内的计划价格体系中的价格被明显压低,无法真实地判断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资源性产品的大量出口。相反,那些可以形成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在出口时只能接受补贴来弥补亏损。

  由于缺乏刺激出口的因素,加之出口产品结构较为单一,1980年~1985年这5年成为中国出口的相对低增长时期。以数字为例,1985年中国的出口只比1980年增加了50.4%;同时,1985年的出口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50.4%,石油和煤炭比重超过1/4,纺织品继续保持5年前17%左右的水平。而最能反映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服装和鞋类,出口增长不多。

  这种状态在1985年后才逐渐发生了转变,而其内部动力则源于1984年底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推动出口的措施。

  劳动密集型产品轻装上阵

  为了鼓励出口,1984年底,中国开始积极采取措施。当年9月,国务院转批外经贸部《关于外贸体制改革意见的报告的通知》,首次提出了"政企职责分开,实行进出口代理制,工贸结合、技贸结合、进出结合"的外贸体制改革原则,在保留原有体制的条件下,把外贸经营管理权、外汇审批使用权,分散、下放到各地方和部门,并配合以商品出口退税、外汇留成等方法,调动了各方面的出口积极性。

  经过一两年的政策刺激后,以1985年为肇始,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明显转变,逐渐走上了一条发挥劳动力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轻型化蜕变之路,并由此带来了持续的出口增长。中国出口产品经历的第一次大的结构性转变恰恰发生在1986年,以纺织服装出口首次超过石油出口为重要标志。

  汕头市宜家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雄勇回忆说,那时的出口商品结构之所以出现调整,主要是因为80年代中期开始,外贸领域逐渐打破行政"条块",地方外贸公司自负盈亏,外贸领域进入了竞争年代。而这种竞争使企业开始重新审视"以产定销"的贸易形式,经营理念逐步从"卖方市场"朝着"买方市场"迁移。

  这一时期商品结构变化,清晰地折射在了素有外贸"晴雨表"之称的广交会之上。一批适销对路的服装、玩具、鞋类等成为广交会上的主打产品;缝纫机、自行车、日用五金百货等开始取代传统的农副土特产品。

  陈雄勇同时指出,反过来,通过广交会这个对接国际市场的窗口,国内企业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又进一步促进了产品形式和种类的创新。但他也坦言,这一时期的商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仍然较低,能叫得上的牌子的产品数量屈指可数。

  而引领中国产品转型升级的外来关键因素,则是外资企业的带动和影响。据张燕生介绍,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与香港和东南亚投资企业合作的轻加工制成品,如服装、纺织品、箱包、鞋类产品的出口。境外企业利用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技术和管理经验,与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相组合,形成了新的出口竞争优势。

  随着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度在1992年达到了峰值: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到了20%以下,纺织品、服装、鞋这3项发展中国家出口初始阶段的典型劳动密集产品,占当年出口总额的35.4%,比1990年的23.4%提高了整整12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实现了资源型向轻型化和劳动密集化的演变。当年,服装出口占总出口的19.9%,几乎相当于全部初级产品出口的总和;鞋类出口也达到了总出口的4.9%,接近当年石油和煤炭的出口总额。

  张燕生指出,中国出口结构的变化,也反映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比较优势的变化。中国的比较优势,如其他比较成功的出口型经济一样,正逐步从资源性产品,走向劳动密集产品,再走向资本密集产品。同时,中国又与其他的小型出口经济不同,因为劳动力供应充足,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可以在较长时间里保持一个比较综合的结构,既会发展档次高的产品,也不会令低档产品在短期内失去竞争力。

  就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悄然领军的同时,另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机电产品出口在这一时期初显影响力。统计显示,1992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到了当年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至23.1%。业内人士称,这意味着中国出口新的增长点浮出水面,并将引领中国外贸大步前行。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