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计算了海外市场的盈利情况后,马莎最近做出了一个早该执行的决定:关掉中国内地市场所有 10 家实体店。
根据其 11 月 8 日傍晚公布的大中华区战略评估结果,这家拥有 132 年历史的英国百货公司,在香港和内地已经演变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状况:
在香港的 26 家店铺经营相对稳定,并准备通过独立的食品门店,扩大目前已经实现的盈利;而在中国市场,分布于上海、北京、武汉、青岛、苏州的 10 家门店则出现了持续亏损。
之后,内地消费者暂时就只能通过天猫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购买马莎的商品了——在公司的中文官网上,这些电商入口早已变得比实体店地图更容易找到。
即使类似“实体店关店潮”、“百货业衰退”的话题,已经被轮番套用到各大外资百货品牌上很多次了,马莎可能还是其中最惨的那个。自从 2008 年在上海南京西路开出第一家旗舰店以来,关于它不接地气的批评就已经持续至今。
早年,大家还可以将它在中国市场的失误,归咎于原 CEO Marc Bolland 在任时的一连串问题:
核心的上海市场竞争激烈,也没有尽快拓展到北京、广州等一系列一线城市;拓展到长三角地区、以及青岛、武汉的二线城市后,又再次面临定价策略失误、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
这使得 Marc Bolland 在 2015 年,就动手关掉了马莎位于上海郊区、以及长三角地区的 5 家亏损门店,并在北京的世贸天阶重新开出了一家 1500 平方米的旗舰店。
在开出北京门店的时候,马莎似乎已经对于中国消费者真正想要什么,已经稍有点了解了——更简洁、时尚,更注重生活方式。但遗憾的是,这种思路没有被快速推广下去,在这个只有 15 家门店的市场里,他们看上去依然在反复试错。
而集团的新 CEO Steve Rowe 目前在做的,只是为他的这位前任止住可能越来越大的损失。
这一次受到调整被关停的,还包括马莎分布在欧洲的另外 43 家门店,整个调整所产生的裁员和物业清算费用将达 1.5-2 亿英镑。去年,马莎在英国之外的全球市场收入达到了 1.71 亿英镑,但同时产生了 4500 万英镑的亏损。战略评估显示,其中部分市场至少已经连续亏损了 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