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欧盟是否将延长到08年或采取其他手段尚难断
看点一:配额成本决定订单价格
2007年是欧盟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最后一年,欧盟是否将延长到2008年或采取其他手段尚难判断,但不排除欧盟会使用反倾销措施,这对企业杀伤力甚至超过设限,企业对此必须留意。2006年31类受欧美设限纺织品的配额全部采取70%用于业绩分配、30%用于公开招标的方式。2006年配额价格基本是一路走低,这与企业抵制炒高配额行情和商务部加快使用配额有关。2007年则采取全新模式,31类中有18类100%按业绩分配,免费供企业使用,其他比较热门的13类100%参与协议招标。
20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第一次协议招标工作刚刚结束,首次协议招标量为明年全年协议招标总量的一半。来自纺织商会招标办公室的消息显示,共有3650家企业参与投标,占已成功办理投标条件企业家数的89.8%,占具有投标资格企业家数的76.4%。不少纺企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协议招标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甚至低于OPA(外地加工措施)价,预期明年上半年将有大量OPA订单回流内地。日前从有关方面获悉,2007年第二次配额分配申请工作也即将开始。
看点二: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竞争优势下滑
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纺织行业用工一度出现危机,中国纺织行业赖以生存的成本优势岌岌可危。越南已经成为纺织品出口增长幅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据Liz Claiborne公司代表介绍,越南已经成为他们公司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纺织品服装供应国,而这家公司在两年前与越南还没有任何订单。值得注意的是,与越南签的订单并不是从其他国家转过去的,而是由于价格原因从中国转移过去的。
看点三:人民币升值降低纺织品价格优势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从当天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升值约2%。从那天起,人民币就开始了它的升值之路。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比较温和,幅度也比较小。随着汇改的日益推进,波幅逐渐增大。期间,人民币并非一路上升,也曾多次反弹,有时幅度还较大,但总体来看仍然是波浪式的升值态势。从最初的8.2765到2007年1月19日的7.7758元,历时近18个月,人民币累计升值6%。而一直以来,我国的纺织品就是靠价格优势来跑量,薄利多销,产品附加值低,如果价格优势不再明显,出口订单将向周边国家分流。
看点四:出口退税下调效应将在今年显现
出口退税下调2%,将直接影响到出口企业微薄的利润率。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11月,我国纺织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为21689.14亿元,产品销售成本为19395.18亿元,产品销售税金和附加为83.60亿元,由此可计算出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和附加)为2210.36亿元,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为10.19%;由于利润总额为767.63亿元,可算出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即所得税之前的利润率,也称税前利润率)为3.53%,纺织行业本就是微利行业,出口退税下调将进一步挤压微薄的利润空间。
2006年下调纺织品而不下调服装,还是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的承受适应能力,并给了企业一段调整时间,之前传言的服装出口退税率下调2%,之所以没有成为现实,是因为相对于纺织品而言,它的产品附加值更高一些。但是如果服装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收效不明显的话,估计也会列入下调范围,预计下调2%—3%。同样,纺织品也将面临出口退税率继续下调的可能。2007年纺织品继续下调的可能性不大,去年下调的效果需要在今年显现,同时也给企业一定调整时间。倒是服装部分品种有可能下调。2007年并不排除会继续降低出口退税的可能,特别是可能扩大到服装行业,这对服装的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7年纺织行业将会面临种种利空因素,虽然在惯性的驱使下,我国纺织品服装还是会有一定的同比增长,相比去年22%的增幅,今年考虑到最关键的出口退税2%和人民币升值5%,估计增幅在10—15%,全年出口总值在1580—1650亿美元。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问题,即使到了2008年,还会有各种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加以限制,我国纺企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还是没有太多的危机意识,停留在观望、跟风的阶段,少部分纺企的短期利益最终会影响行业的整体利益,行业最终也会被这些企业做垮。纺织行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必须扎扎实实的做好产业升级,拉开结构层次,2007年纺企将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部分不思进取的企业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