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辽宁纺织服装业重构产业链

来源:辽宁日报 | 发布日期:2007-01-31

     纺织服装产业在为我省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其国际竞争力一直较弱。原因主要是产品结构的深层次矛盾,由于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制约着出口增长。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较,我省纺织服装行业出口产品结构依然不够优化,高技术产品、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不占主导地位。2005年和2006年我省被列入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名牌,只有大杨集团的“创世”品牌一个。

     如何提高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对外出口的质量?那就是要依靠自主创新来“科技兴贸”,不仅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牌知名度,弥补产业链条缺憾等,而且还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将我们的纺织服装产业做强,让“中国制造”傲立于世。

     尽管是数九隆冬,营口开发区红旗镇镶黄旗村的60名农家妇女却足不出户挣到了钱。靠营口金海港制衣有限公司的带动,这些农家妇女为该企业依靠自主品牌出口的裤子“剪线头”,不仅不出家门就可以就业,还获得了不菲的收入。据统计,仅仅靠“剪线头”一项,全村每年可以挣得加工费20多万元。该村妇女刘淑芬说,近两年,她每年靠“剪线头”都增加了6000多元的收入。

     正是因为营口金海港制衣有限公司这样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的企业越来越多,我省尽管受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税率降低、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壁垒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但我省纺织服装行业加大出口力度,在做大做强自主品牌上下功夫,努力改变出口的产品结构,开拓新的市场。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我省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来自省外经贸厅的统计表明,去年前11个月,我省纺织服装产品出口2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5%,预计全年可实现出口30亿美元,成为我省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历史最好年份。

     一顶帽子的真实价值

     目前,我省纺织服装产业经过多年经营,形成了大连、沈阳、营口、丹东四大基地,大连的西服、葫芦岛的泳装、营口的牛仔服,都在全国和世界上享有盛誉。但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并不均衡。出口结构也不尽合理,出口占绝大多数的还是服装,缺乏上游产业,纺织、印染、织布业在我省出口几乎断档。在全省纺织服装出口总额中,服装业有20多亿美元,占了纺织服装产业出口总额的2/3。

     出口的“断链”来自于整个产业的断条,特别是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中的上游产品,几乎都由国外和省外供应。在我省服装名城大连,就受着本地缺少面料、辅料的困扰,产业链条断档已经束缚了大连服装企业的发展。大连服装企业的面料很大部分是从国外采购,来料加工的贸易方式比较普遍。据统计,全市约85%的服装出口加工企业是“两头在外”的来料或来样加工。面辅料的短缺,还直接影响到服装加工业的经营成本。由于面辅料断链,许多材料需要从南方进货,于是生产成本被加大,服装业的竞争力被削弱。

     在葫芦岛市,经过20多年逐渐形成了泳装产业群,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三大泳装生产基地之列,但也面临生产分散、技术水平低、生产场地空间狭小、工艺设备落后等问题,使得产品附加值大打折扣。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加上资金规模小,使其无法承接大批量的订单。外地商人看准了兴城泳装的弱势,拿着大批客户订单纷纷涌向兴城,把兴城零零散散的泳装厂变成了他们出口创汇的生产车间。而兴城的泳装生产厂家为了抢订单,忍痛压价接活,除去工人工资几乎等于没赚钱,大量的附加值白白被南方客商拿去。

     我省纺织企业也体会着低附加值带来的辛酸。以帽子为例,省内企业将做好的成品出口给美国一级代理商,价格仅一两美元,最后贴牌进入配送、流通渠道,到美国消费者手中时却可以卖到20至30美元;再以毛衫为例,2004年我省优质毛衫出口的平均价格为7美元多,2005年下降到3美元,最低的已卖到0.8美元,很多企业连本钱都不够。难怪有企业说:“这么低的利润,无异于一家家出口企业在饮鸩止渴,他们早晚要毁在贴牌上。”统计显示,我省很多纺织服装企业的利润率只有2%。人们不禁要问:纺织品的附加值在哪里?省外经贸厅进出口处处长王伟说,由于产品档次比较低,很多还是大路货,造成了产品附加值低,因而我省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弱,再加上政策有个风吹草动,影响更大。

     品牌是第一生存空间

     没有国际叫得响的品牌,就没有纺织服装产业傲立群雄的资本。目前,我省服装行业拥有“中国名牌”头衔的只有“创世”西服一家,这与我省纺织服装出口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有品牌但没有名牌也制约了纺织服装产业的产业升级。几年来,省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出口,拿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等专项资金支持品牌建设,支持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建厂,扩大品牌影响。

     营口服装企业几年来大力争创品牌,重视服装设计和创新,积极开发和引进新型纤维和面料,不断提高服装产品质量,使得当地自主生产的服装不断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在营口经济开发区,经过几年的品牌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纺织服装加工企业。

     营口金基制衣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新增投资两亿多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聘请国外专家,进行高新技术引进和交流,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金基”和“金海港”等服装企业全部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销售超市。这些服装企业注重品牌培养,“富马克”、“诺斯路”、“犟牌”等已成为国际知名服装品牌,分别在香港和法国注册,直接出口海外。目前,营口纺织服装工业已经形成服装、印染、棉纺织、丝绢、化纤五大产业集群。告别了傻大黑粗、毛坯型的初级产品,取而代之的是高精尖深加工产品,营口纺织行业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营口市纺织服装产品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出口量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其中一般贸易服装出口所占比重增幅巨大。

     锦州市为了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要求全市170余家服装企业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提高出口质量和产品附加值,主动放弃贴牌、订单的出口模式,走自主创新、直接出口之路。该市提出,目前要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形成六大服装系列,把目前分散、零星的中小城市企业,逐步改革调整,形成档次比较高、规模比较大的休闲系列、西装系列、童装系列、工装系列、皮装系列和针织系列。

     我省纺织服装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尽管自主品牌战略有了长足进步,但目前我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还以贴牌为主,全省25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中,靠贴牌出口的比例还占80%左右。只有解决了品牌问题,拥有自主品牌并且做大做强品牌,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

      产业升级任重道远

     纺织服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到全国几亿人的生存问题。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辽宁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我省将对能吸纳大量人口就业、真正富民的纺织服装行业进行重点发展。

     不过,随着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单纯依靠劳动力密集来支撑纺织服装企业发展之路,已经越走越窄。一方面,国际上贸易壁垒进行压制;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价格正在日渐上升。因此,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以质取胜,做出“品牌”来,以“高品位、精品化、品牌化”的商品来开拓市场,才是纺织服装企业立身的根本之道。

     为此,国家的宏观政策正积极引导纺织服装行业产业升级。去年9月14日,国家第三次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本次出口退税调整主要目的是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的出口,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业内人士指出,从长远看,取消出口退税是大势所趋。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促使一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变过于依赖价格优势,单一的国际竞争模式。不仅如此,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下调出口退税税率来促进相关行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从长期趋势看,资源产品肯定会取消退税的。因此,纺织企业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是扩大内销,二是推动产业升级。

     王伟说,我省对“十一五”期间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十分重视。未来几年,全省将以调整重组为主线,全面提升纺织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服装业为龙头,以棉纺织业为基础,以印染业为重点,打造产业链,实现全省纺织工业全面发展,到“十一五”末争取再造一个辽宁纺织工业。

     为了加快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升级,“十一五”期间,我省纺织行业将进一步抓产业集中度的提升。要继续支持基础好的沈大沿线作为精深加工的重点地区,支持辽西北地区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棉纺、毛纺、麻纺等粗加工产业;继续支持靠纺织市场所形成的具有地区特色的纺织集群产业的发展,抓好已确定的重点纺织园区建设。同时整合企业组织结构,带动产业链的发展。支持骨干优势企业集团,兼并重组上下游企业,向上下游企业延伸,形成产业链。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锦州港积极推进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目前,区内最大的粮食深加工企业元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年加工玉米60多万吨,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玉米加工单线生产线。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