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纺织自主品牌建设提速 “投资热”难掩发展困境

来源:纺织贸促网 | 发布日期:2007-01-31

      “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行业协会共同研究‘关于推进我国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有关意见’。”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张莉昨日透露。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也曾指出,中国纺织企业要走出去,不仅仅是产品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品牌走出去,这需要在流通环节进行创新。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应当成为我国纺织产业重要的“品牌孵化器”。

  此前,国内颇具影响力的57家纺织服装批发市场企业在广州宣布成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此举被业内视为遏制批发市场在各地盲目上马,并强化其培育民族品牌功能的自觉行为。
  流通环节将加强“品牌培育”

  在国家发改委昨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张莉称,我国纺织业品牌创建和自主营销能力薄弱,产品出口主要是贴牌加工,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刚刚起步。业内专家称,品牌打造不仅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市场流通环节的“培育”。

  业内人士指出,在民族品牌难以进入国际主流销售渠道,并屡屡被国内高档商场拒之门外的情况下,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将更多地扮演“品牌孵化器”的角色。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夏令敏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形成了集贸式市场、商厦式市场和新型的专业市场等多种形态,适应了不同时期的流通需求,并培育出了大批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

  “国产的中低档服装品牌很难进入国内的大商城,不少都是从专业市场一步一步地做起来的。”广州白马服装市场的一位服装老总谢亚兰说,该公司经营的一些品牌和自主设计的一些服装目前也是如此。中纺协的数据显示,北京的35个高档商店,60%的纺织服装品是进口品牌,顶级商店中的进口品牌则占90%以上;上海淮海路经营了2000多个纺织服装品牌,但60%是国外品牌。

  夏令敏称,专业市场是有能力“孵化”民族品牌的:一是其经营品种繁多,覆盖原料、面料、辅料、服装、家纺等产品范畴,形成完整的市场经营布局。二是硬件水平整体提升较快,一些专业市场的形象已赶上或超过了大型百货商场。三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能为商户、客户搭建起便捷的交易平台。四是资源共享,模式创新;特别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市场,它们更加注重与当地产业资源的整合,发挥强势聚集作用。

  目前,像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沈阳五爱服装城、浙江绍兴的中国轻纺城、安徽四季青服饰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已经开始向“品牌运营商”这个角色转型,不仅注重自身品牌的打造,也更加注重对民族品牌的培育。而刚刚成立的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也将把品牌培育与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

  投资热掩盖发展困境

  但追随商业地产的发展热潮,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投资也是热浪扑面,这掩盖了他们的发展困境。

  夏令敏警告:“这些专业市场已初露盲目投资端倪。”他解释说,不少房地产开发商涉足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但大多缺乏对行业特点的了解和分析,仅凭数字推算来确定项目;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急于造“政绩”工程,这使得近两年来专业市场新开工项目持续增多,某些市场项目建设呈现盲目投资态势。据中纺协2005年的调研,具备有效数据信息的281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商铺有56.6万个,经营面积达3300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近6000亿元。

  有专家称,这种盲目投资不仅造成了新项目的定位模糊,经营管理粗放,商品品质低劣,而且还加剧了市场竞争。夏令敏说:“专业市场与专业市场之间、专业市场中客户与客户之间对不同资源的竞相‘掠夺’导致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状态。”

  广州白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一声对此深表赞同。他说,目前各专业市场或多或少都面对诸如同质化竞争、市场销售份额减少、转型困惑等共同问题。

  在此情况下,57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自发成立了一个联盟组织,其将致力于新型经营模式的研究与创新;还将对行业门槛———“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建设及管理标准”进行初步研究;拟从基础设施、交易方式、服务功能、市场管理等方面完善纺织服装行业流通体系,推动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改造、规范和升级。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