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我国服装产业集群“掠影”

来源:中国服饰报 | 发布日期:2007-01-15

      中国的服装产业集群地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些产业集群地的状况与前些年相比,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不同”:有些昙花一现,有些松柏常青,有些初出茅庐,有些老骥伏枥。

  为了获取最为鲜活的资讯,在“CFW记者千里走单骑产业集群地篇”的策划、采写过程中,我们派出了资深记者,凭借他们的洞察力,对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地的现状进行深度探究。截至年底,已刊登皮衣、童装、毛衫、牛仔服、羽绒服、休闲装、鞋业、裤业、内衣等产业集群地的深度报道共计20篇,约18万字。时值年末,我们萃取其中精华,编撰成2006服饰产业集群“掠影”,以便于读者快速浏览。

  毛衫集群:浙江桐乡濮院——商战轨迹·品牌梦想·地域优势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是全国最大的毛衫集散中心,也是全国针织服装的信息和物流中心。

  每年从濮院羊毛衫市场流向全国各地的毛衫服装达到6亿件,并且以每年10%的增量递增。也就是说,目前平均每两到三个中国人就拥有一件濮院毛衫,濮院的产销量已经占了全国总量近乎一半。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让桐乡濮院已牢牢占据中国羊毛衫市场之首,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言而喻。

  2005年,濮院的毛衫业总产值超过了100亿元,同时辐射到周边乡镇,形成了一个集聚近20万人的产业大军和200多亿元销售收入的大产业。桐乡的总人口不过64万,濮院羊毛衫基地的发展,关乎所有濮院人的生计。

  濮院作为一个江南水乡小镇,不产羊毛,不产面料,不以生产为主,更不以设计见长,但它顽强地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竞争,直到今天,竟然令全国所有的毛衫商人都愿将产品会集濮院,再从濮院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濮院成了羊毛衫销售的“必经之路”。

  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的历史绝对可以说是一部商业战争的历史:在上个世纪90年代,单单从杭州到南京的铁路沿线,就分布了14个羊毛衫基地,在全国能列入服装史册的产业集散地少说也有数十个,但是到今天真正能叫得出名字的却寥寥无几。

  濮院PK妙桥:让“哺育者”居后;

  濮院PK洪合:趁人之“危”等于抓住机会;

  濮院PK横扇:“盖房子”做房东,赚整合资源的钱;

  濮院PK大朗: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战争

  ……

  世上没有无源之水,濮院之所以能成为远近闻名的毛衫基地,其背后,也必然有合理的原因。是什么,让濮院成就了当下的如日中天?现在的如日中天,又能否续写将来的辉煌?走进濮院,也许并不一定能给这些问题找到标准答案,但至少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中国最好的毛衫基地究竟有着怎样的风貌。

  羊毛衫行业逐渐呈现出一个清晰的态势:服饰时尚化和消费名牌化。伴随着服饰时尚化的流行趋势,消费者必将会更加看重羊毛衫的品牌,追求名牌效应。从“为他人做嫁衣裳”到“做自己的嫁衣”,是今天濮院人的理想。

  濮院羊毛衫市场上的产品来自全国各地,经销也来自全国各地。市场内60%的经营户有注册的商标,大部分的企业和经营户都想打自己的品牌。让大部分商户成为有口皆碑的名牌,“本地品牌占据第一方阵”,就自然而然成为濮院人的理想。

  虽然知名品牌落户濮院羊毛衫市场,为濮院增添了光彩。但最让濮院人关注的还是本土企业的发展,他们建立生产基地,政府出百万奖金鼓励本地品牌进行自我提升,积极参评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让桐乡濮院羊毛衫这个著名的销售地,也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品牌基地。

  裤业集群:泉州、广州、郑州——多元化风潮·“实”与“势”·高擎着的大旗

  泉州、广州和郑州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三大裤业产业集群地,它们合起来几乎占到了中国裤业市场近80%的份额。三地名中均带“州”,产业状况却各有特点。虽然“长三角”地区也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个裤子生产基地,如江苏常州和无锡和浙江杭州等地都集中了一批中档单品女裤企业,只是从整体上看,“长三角”地区的裤业企业相对分散。

  裤子几乎是每个人的必须品,但相比上装,裤子总扮演着“配角”,总是被排在“搭配消费”的行列。就在这样一种“尴尬”的处境中,裤子却依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且呈上升势头。

  在中国裤业版图中,泉州裤业几乎是男裤的代名词。中国西裤的两个领军品牌———虎都和九牧王均出自这里,再加上大大小小的、高度集中的八九百家休闲裤企业,这便是泉州裤业最简单明了的概括。

  泉州是一个“商业基因”比较特别的地方。这里的企业老板们市场洞察力敏锐却又做事相对保守,务实勤恳却又家族观念相当浓厚。也正因这种文化的作用,这里企业遍地、处处商机,却也是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什么样的企业都存在。

  而泉州休闲裤业形成今天的现状,也许同样能从这“基因”上找出一丝端倪。目前,中国70%的男休闲裤都来自泉州,但到目前为止,这里仍无一个能在全国叫得响的休闲裤品牌。

  那么,在多种力量综合作用下的泉州裤业,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轨迹?它目前有着怎样的优势和发展态势,又面临着哪些共性难题?今后,它又需要从哪些方面寻求突破……

  广州裤子“时尚”,尤其是女裤。

  广州裤业“杂”。从化纤到休闲,再到牛仔,从男裤到女裤,广州裤业几乎“一网打尽”。

  广州裤业强。从企业实力到产品设计,从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到对国内裤业市场潮流的引领,广州裤业都走在最前列。然而,繁华的光环却依然掩藏不住难言尴尬。

  强势的“广州制造”的另一面,是偌大的裤子行业竟没有龙头品牌和龙头企业的事实。这是以产品取胜,但品牌意识却相对淡薄的典型表现,也是实利主义的典型表现。

  多元、包容、市场化程度高、注重实利、见好就收……这是广州的性格,也正是广州裤业的性格。

  人们印象中的郑州裤业多指郑州女裤,但事实上,郑州除了女裤,还有男西裤。郑州女裤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是2004年以后的事。以此而论,郑州女裤是一支“新秀”,但事实上,郑州裤业的发展已有十年之久。

  郑州女裤基本全是化纤裤,其设计风格以简约、大方见长。虽然郑州女裤在产品上的优势并没有广州女裤那么突出,但它却充分发挥了营销的力量,在中国裤业的“版图”中赢得了应有的“话语权”。

  男裤是郑州裤业的又“一片天”。其产业历史之久、产业基础之好和产业集中度之高,都非女裤所能比。只是,它的品牌和营销意识落在了女裤后面,便似乎成了女裤的陪衬。女裤,是整个郑州服装产业中新竖起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鞋业集群:广州、温州、福建——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以小博大的鞋业之都·从小作坊到世界闻名

  广东省鞋业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并不差,只是缺乏创品牌的意识。国际上一些知名品牌如耐克、老人头、华伦天奴等名牌都定点在广东加工生产,即OEM,“西方开发、东方加工”或“省外品牌,省内生产”。

  与广东不同的是,温州鞋企的创品牌意识要强得多,而且舍得花本钱。温州有些企业为提高企业知名度,每年投入几百万甚至千万元资金作品牌宣传,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销售网络,通过专卖、连锁加盟等多种形式把品牌推向市场。

  提到中国的旅游鞋,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福建。是什么让福建这个仅有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年产8亿双旅游鞋(占全国旅游鞋产量的一半)?又是什么使福建在不过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产业集群地?

  提及广州鞋业,人们无不为之惊叹,广东鞋类产量占中国鞋类年产量60%。全世界每三人中就有一人穿广东鞋。

  从地图上看,佛山、广州、东莞、惠州惠东县处于一条直线,鹤山和深圳位于这条直线下端的两个点,以广州为中心,连结后就如一个俯视的“K”字形环绕广州湾。这个俯视的“K”字形,几乎就是广东鞋业的直观分布图。广州是一个交易中心,佛山、东莞、惠东、鹤山和深圳就是环绕广州的5个生产基地。

  广州鞋业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细”和“全”。“细”体现在品类上,不同区域生产不同品类的鞋,这一点是福建、温州所不能做到的。福建的企业会跟风扎堆,温州的企业更喜欢多种尝试,而广州的鞋业更欣赏一心一意的作风。而“全”的意义就是,各区域的细分市场使整个广州鞋业的品种做到了包罗万象、面面俱到。

  然而,当“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一系列荣誉都与广州鞋业无缘时,尴尬与困境让广州的鞋行业开始反思。面对危机和挑战,广州鞋业能否快速转变并适应时代?广州鞋业调整产业结构迫在眉睫。

  有快速发展的优势,也有它无法掩饰的弊端,这就是真实的广州鞋业。

  鞋革工业是温州的传统工业,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温州鞋革行业在建国后获得进一步发展,曾获取过众多的全国第一,第一双猪皮鞋、第一双硫化皮鞋、第一双压模皮鞋、第一双胶粘皮革等都诞生在温州。

  现在的温州是以皮鞋制造为强项,胶鞋、童鞋、注塑鞋、拖鞋、特种鞋等为重点,皮革机械、皮革化工、鞋用材料、设计鞋类等配套行业齐全,具备极强综合实力的国内皮革重点地区。为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及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正式发文命名温州为“中国鞋都”。

  福建省制鞋业主要分布在泉州、福州、莆田。福建拥有4000家制鞋企业,先后引进一千多条制鞋流水线,产值超过300亿元。

  说到福建旅游鞋品牌发展的话题,第一点不能忽视的,就是广告。据相关数据统计,2003年仅福建鞋品牌在央视投放广告的企业就有44个,虽然2004、2005年投放广告品牌数量有所回落,但广告额度却持续走高。

  福建部分运动鞋企业在聘请形象代言人,实施广告轰炸的同时,在全国建立品牌运动鞋专柜、专卖店等新的营销模式。

  皮衣集群:穿上华丽皮装的浙江海宁——“零资源”·“雪豹”·“都城”

  浙江海宁市皮革产业以其深厚的产业基础、一流的产品质量、兴旺的皮革市场、领先的技术工艺和良好的商业信誉,而享誉海内外。2001年,海宁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皮革之都”。

  在国内,海宁皮革业占据4项第一:皮革皮件业经济总量列全国各县(市)第一;皮革服装产量全国第一,达到2500万件(套),占全国三分之一;皮革交易量全国第一,其中毛皮经营量占世界毛皮经营总量的四分之一;皮革服装及相关制品出口量全国第一。

  2005年,海宁皮革工业实现总产值13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皮革企业总产值106.9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的25.59%;利税9.32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的29.34%。2005年,皮革产品出口额达到7.19亿美元,占全市商品出口额的49%。

  海宁皮革产业是我国“零资源现象”的一大典型。连续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海宁,其皮革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为当地经济迅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而海宁的这个不产皮毛的浙北小城是如何名冠“中国皮革之都”并穿上华丽皮装的呢?

  海宁虽然并不占有生皮资源,却因为掌握了皮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制革技术,而在与其他地区的竞争中占到了先机。而真正使海宁皮革一炮走红的是雪豹集团(前身是1984年创立的海宁辛江皮件服装厂)。

  1989年,“雪豹”在上海的皮衣专卖店开业后,出现了消费者排队购衣甚至凭票购衣的火爆场面。当时,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并称之为“雪豹现象”。“雪豹”令海宁皮革企业无不欢欣鼓舞。到了1992年,海宁全市镇办、村办和个人私办皮革企业达到了200多家。海宁的许多皮革厂开始仿效雪豹创品牌,一时间,海宁兴起了200至300个皮革品牌。

  1994年,国内第一家大规模配置皮革产业资源的专业市场——浙江皮革服装城(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前身)建成开业。皮革城开业仅仅三个月时间,整个市场的营业额高达5.8亿元。皮革业的兴起是皮革城建立的根本原因和动力;而反过来,皮革城的建立又大大提升了区域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皮革产业的发展。

  海宁代表的皮装时尚,已经成为中国时尚不可或缺的“晴雨表”;无论设计还是制作,都有一种明显的国际化倾向。

  羽绒服集群:高邮、常熟——“双黄蛋”的名气·“衣被天下”的底气

  高邮,扬州北部一个苏中小城,“双黄蛋”的名气,让人们想起了它。然而,从2005年起,高邮却突然发力,连出大手笔,在中国羽绒服装界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

  在我国羽绒服装产业的发展史中,常熟算不上老资格,却能后来居上,步步攀升,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羽绒服装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地。

  仅仅两年,人们在谈论起高邮时已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双黄蛋”和麻鸭的层面,而是知道了围绕着高邮“鸭文化”所形成的羽绒产业。在默默耕耘了十数年后,高邮的羽绒服装业终于露出了冰山一角。

  其实在羽绒界,高邮对很多业内人士来说,早就不是一个陌生的地名。在过去的这些年中,高邮以年产近亿万件服装,其中6000多万件套羽绒服的生产能力为市场输送了大量的产品。

  中国是世界羽绒服(制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出口贸易量占世界羽绒市场份额的75%。中国的羽绒企业70%在江苏,而江苏省内的羽绒企业又有70%在高邮,也就是说全国各个市场上的羽绒服差不多每两件就有一件产自高邮。

    高邮“没有不敢接的服装大单,没有不敢接的服装难单”。巨大的生产加工能力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著名羽绒服装企业,他们纷纷来到这里参与竞争。与此同时中国首个羽绒服装专业批发市场落户高邮,一切就好象水到渠成一样。国内外的优势产业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高邮聚集,高邮好似一位盛装出场的舞者,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位于苏南的常熟,素有的“衣被天下”之美誉。常熟拥有4000多家服装生产企业,年产6亿多件(套)服装,年销售额500多亿元,是我国著名的服装服饰产业集群地之一。其中,羽绒服装是常熟服装产业的一大亮点。这里聚集了近300家企业专门从事羽绒服装的生产,年产羽绒服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上。

  常熟凭借什么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羽绒服装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地?至少有两个答案——品牌、创新。常熟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数量居全国县(市)之首。在全国13个羽绒服“中国名牌”中,常熟就占了5个。

  对于常熟羽绒服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而言,如果说,龙头企业起到了示范与带动作用,那么,“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首”的中国常熟招商城则发挥着扩大影响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牛仔服集群:广东的“生、旦、净、末”
——实力老生·魅力花旦·铿锵净角·精彩之末

  广东珠三角地区、江苏常州地区和山东淄博地区是中国三大牛仔布生产基地。中国每年生产的牛仔布可达20亿米,占世界1/4,牛仔服装25亿件,而这些基地的生产能力就占全国的60%。其中珠三角地区是最大的牛仔布产业基地,面广量大,已成为全球闻名的“牛仔布产业”大基地。

  广东省具有牛仔布产业集群优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增城新塘、中山大涌、顺德均安和开平市,这四个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牛仔服装生产优势企业,纷纷举起“牛仔名镇”的响亮招牌,就像国粹京剧里有“生旦净末”几个主要行当来担当着不同风格的角色扮演,广东也因为有这样四个不同的“角儿”,唱响了一台牛仔大戏。

  位于佛山市东部的均安镇,正是广东牛仔戏台上的主角,将它比作京剧中“生”这一重要行当,比较贴切。这个只有83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聚集着三千多个星罗棋布的企业,其中又有一半与牛仔服装产业链相关。

  2004年1月,均安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色织行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称号,这标志着均安牛仔产业开始走向规模和成熟化。这个称号无疑也是一张有力的名片,正是这张均安的名片让更多人认识了均安和均安牛仔。

  花旦是京剧里的女主角,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新塘牛仔服装在款式、面料、做工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堪称广东牛仔集群里的“美少女”。

  经过25年的发展,新塘牛仔已经成为“中国牛仔第一城”,似乎遍地“黄金”,引得各路商人纷至沓来。如今的新塘已是“只见新人进,不见旧人走”。当年的暴发户至今仍在这里经营,新的牛仔服商户仍源源不断地流入这里。今天的新塘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牛仔服装集散地,聚集着3000家牛仔企业,每年的贸易额过百亿,占据了中国牛仔服装的半壁江山。

  净行亦叫花脸,在京剧中是线索性人物,虽然不是主要角色却不可或缺,且往往能以自己的方式给曲目争光添彩。以牛仔服装和红木家具两个产业轮子推动发展的大涌镇正是珠三角牛仔集群中这样一个角色。

  2004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色织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授予大涌镇“中国牛仔服装名镇”金色牌匾。去年,据中国服装协会调查,大涌牛仔制衣产品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达30%。

  末行专司引戏之职,多指戏曲中的第一男配角,其与主角的对手戏往往精彩而又耐人寻味。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开平市的牛仔服产业特点与其他几个地区相比,偏向上游发展,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和一系列牛仔节也毫不逊色。

  开平市形成了原料生产、纺纱、织布、整染、服装、洗水一系列比较完整的牛仔产业链,年产牛仔服装近1亿件,出口值约20亿元,出口量占广东省的三分之一。

  2006中国(开平)牛仔服装节传来佳音,据悉,在本届牛仔服装节筹备期间已达成的投资项目18项,总投资7.1亿美元,贸易合同双项成交额达8.3亿元。

  童装集群:北京、上海、广州;环市、织里、凤里——品牌童装必争之地·海量童装产销基地

  北京、上海和广州是全国童装品牌发展的基地,这些城市的商圈是这些童装品牌发展壮大的舞台。只有这些舞台条件更完善,环境更好了,童装品牌在这个舞台上的表演才能更精彩。北京、上海、广州这几个城市童装品牌的发展代表了中国童装企业的发展水平,这些童装品牌所面临的问题,正是国内童装企业的一个缩影。童装品牌如果要成为全国性的品牌,就必须要学习这三个城市童装品牌的运作方式。

  在童装的产业集群地中,广东的佛山环市,江苏的织里,福建的凤里最为著名。这几个产业集群都是以批发型企业为主,主要面对的是二级市场,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童装消费市场。它们的成长,代表了中国最为广大的童装市场发展。

  随着童装产业的不断成熟,童装的进入门槛也不断的在提高,新的童装企业的经营者将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挑战。进入童装产业不再是件易事,做一个成功的童装品牌也并非简单。中国的品牌童装企业都很清楚,有三个地方是品牌童装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品牌童装必争之地,那就是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地的童装品牌的生存、经营状况代表着中国童装的发展状况。

  消费者现在的消费观念越来越成熟,对于童装的消费也呈现出这种情况。由于现在童装的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的价位已经很难有特别大的差异,这也导致了国内品牌经营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中国童装产业集群地当中,广东佛山环市、浙江湖州织里和福建石狮凤里最为著名。

  与其他服装类别的产业集群不同,童装产业基地内聚集的往往不是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而是童装品牌的潜在力量,或者说是正走在建立童装品牌的路上的童装企业。这些企业的建立之初大部分是以加工为主的,走的就是批发路线。

  童装产业集群集中了一大批前店后厂的企业,大批批发商会在这里找产品。产业集群地的童装企业老板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多批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很快,尽管目前大多数快速成长的童装企业早已经意识到抄版不是企业持续长久的发展方式,但一些作坊式的小型企业仍旧会乐此不疲,因此这里也被很多品牌企业称之为“抄版中心”。

  企业以二级市场和外销市场为主。由于集群地的企业无须通路建设,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对销售终端的控制能力。因此建立一级市场的品牌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有困难的,对于想要最终建立品牌的童装企业,先做二级市场中的品牌是很多企业的选择。对于以批发起家的童装企业,产业集群地一方面能利用原有的销售渠道将通路畅通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尝试CI、VI设计和店面整体形象设计,起到练兵的作用。

  童装产业集群地中童装产业往往并不是集群地的主要支柱型产业。在佛山、织里、凤里中,除了织里童装可以称之为当地的支柱型产业外,其他两个集群地都与其他类别共存。

  内衣集群:潮汕、盐步——初期发展道路不同·殊途同归的破题方式

  如果说北京是内衣文化的传播中心,上海是内衣营销中心,那么广东则是当之无愧内衣生产基地。二十多年来,在打造中国内衣产业集群的轨迹上,广东省的潮汕地区和佛山市盐步区沿着不同的路径,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后,同时在广东这个地缘上完成了各自的“初期创业”。

  如今,再仔细比较两者,会发现,当潮汕、盐步完成产业聚集后,共同面对继续“长大”这一难题时,两者的思维模式和“破题方式”竟是如此相似。

  盐步模式: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自主品牌。

  1979年,盐步城区实业总公司与香港“胸围大王”罗杰伦的“香港黛丽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投资建成“丽斯厂”,以“三来一补”的形式生产了中国大陆的第一件现代内衣,为内衣产业在盐步乃至中国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中国最早和大量的人才无疑为盐步内衣业的发展与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盐步成为中国最大的内衣产业集群地之一,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其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及打造区域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结果。

  潮汕模式:家族企业+低端加工。

  二十多年的发展,诞生了第一家文胸厂的谷饶镇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完整的针织内衣产业链。尽管从内衣的产量上来说,没有任何地区能比得上潮汕,但长久以来,家族式发展模式,企业管理水平偏低,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较弱,产业结构和产品档次单一,使得3000多家潮汕企业中仅有的一个一线品牌也沦为低档内衣的命运。

  殊途同归的破题方式:从产业集群到“品牌集群”。

  完成产业聚集后,潮汕、盐步如何继续“长大”?缩小与国际领先的企业在产品创新、品牌营销方面差距,提升产业集群持续竞争力,从产业集群走向“品牌集群”。

  盐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一直以中长期的眼光对市场进行细化研究,促进集群品牌的提升。

  面对盐步内衣风起云涌的品牌发展态势,潮汕内衣企业真的无动于衷吗?在低端市场依旧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近两年潮汕品牌纷纷开始进行品牌化的市场化运作。

  从2004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为潮阳的谷饶镇颁发了“中国针织内衣名镇”的头衔之后,市场上已经隐约感觉到,潮阳内衣这支利剑已经出鞘。

  休闲装集群:福建泉州——“快板、慢板”·定位、通路

  中国休闲服装闽派板块崛起之后,基本上形成了广东、江浙、福建三足鼎立的格局。

  江浙地区凭借在西服领域积累的技术和设备,迅速在正装休闲方面站稳了脚跟,广东在生活休闲领域也早已占据了自己的优势,泉州一直在男士夹克、休闲裤方面在国内占有较大份额,现在则主推商务休闲装。

  纺织服装业是福建泉州的传统支柱产业。泉州地区纺织服装企业近10000家,年产值700多亿元,总量占福建的80%、全国的10%;泉州地区的服装类“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服装名牌产品”阵容强悍:七匹狼、柒牌、富贵鸟、劲霸、九牧王、虎都……然而,在业内人士的眼里,“闽派”服装颇有争议。因为,这支力量的迅速崛起似乎给人以“讨巧”的印象。其实,功底扎实也好,浪得虚名也罢,集群的发展道路不同,个中路数也便没有可比性。面对福建服装板块不仅没有“赔本”,还大大地赚到了“吆喝”,我们不能不承认,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在生活方式主导流行口味的年代,锁定休闲是福建服装产业成功摆出的一种姿态。然而“想唱就唱”未必始终可以“唱得漂亮”。尽管发展节奏中的“快板”让人感受到了其嘹亮的一面,但“慢板”也制约了这种声音的冲击力。如何蓄势而发、应势而动,是福建服装产业集群亟待解答的命题,能否予以解答,关乎这支力量是否有持久力量保持高速前行。

  综观全球服装业界,近年来,随着回归自然、崇尚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们在穿着上也开始选择舒适、自然的休闲装,休闲装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服装业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门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休闲服装也已成为中国服装业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

  包括晋江、石狮、南安等地在内的福建泉州服装板块,大概拥有服装企业1万多家,纺织企业近千家,年产针织布20万吨、无梭织布6亿多米。其所生产的休闲装、夹克装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4,占据主导地位,集群优势凸显。石狮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眼下,“闽派”服装需要的是一个能与产业不断升级相匹配的更完善、更高效的服装“大环境”,包括物质的和人文的。具体说来,可以是类似宁波一样的国际服装节,或是一个像义乌小商品市场一样的全球性商贸平台,或者是广东虎门那样的专业服装市场……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