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功能家纺:请带我走向标准

来源:中国纺织报 记者 刘文硕 | 发布日期:2007-01-09

      2006年12月21日下午,按照原有会议行程,是一个介绍功能性家纺新材料研发进展的院校专家讨论会。但是,当主持人孙淮滨向天津工业大学教授齐鲁提出第二个问题后,会议关注的重点改变了。
                
      齐鲁介绍完多功能磁性纤维后,孙淮滨问道:“你参加了保健协会联合相关部门制定远红外保健品行业标准的工作。那么在制定功能性纺织品行业标准时,你可以从中借鉴什么吗?”原本偶有杂音的现场立刻安静下来,许多代表停止了对发言的记录,抬起头,看着台前。
                
      关注功能性家纺产品的行业标准问题,这就是原因。宁波维科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曹骥红说:“新的功能性纤维对企业当然重要,它可以作为企业未来需要的一种储备。不过现有纺织品的行业标准是我们企业当前更为关注的。”
                
      一个缺失的环节
                
      自第一届功能性家纺论坛会于2004年召开,时间已经过去两年。两年之间,虽然功能性家纺产业越来越大,但是很多业内人士却日益充满危机感。
                
      去年保健协会在世界睡眠日召开了一场有关“健康睡眠”的专家研讨会。老专家们提到了功能性保健床品的发展,并以消费者的角度对这些产品提出疑问:如何证明功能的有效性?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杨东辉在发表讲话时,反复谈到了保健性保暖内衣因炒作概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分析认为,许多企业单纯炒作概念,对特有功效进行过度宣传,导致名实不符,最终损害了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代表认为,无论是消费者的不信任,还是企业非理性的炒作概念,都是基于一个更加本质的原因––缺少具体领域的行业标准。他说:“远红外、磁性、除菌,这些功能都是需要具体的指标的。不可能拿来一块磁铁就说这是磁疗保健产品。” 
                
      但现在的问题是,有很多厂家的确就是拿着一块磁铁,对消费者进行误导的。 
                
      “所以,我们制定行业标准,就是要通过这个标准来界定功能性。”齐鲁在介绍如何制定远红外产品标准时说,“比如远红外产品,制定的标准能否保证远红外的功能?其实这就是一个核心问题。”                

      在他看来,为功能性纺织品制定一系列的行业标准,既能给予企业产品以固定的衡量标准,又能重新树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一次“补血”行动 
               
      可喜的是,与会代表在参加此次论坛后,至少可以对行业标准多一些了解和期待。 
               
      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王宝军在会上发布了《功能性家纺质量与标准的现状》,对行业标准的进展作了一些说明。对于一场纯粹由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构成的演讲,许多企业代表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忍耐”;但是演讲结束后,他们却又纷纷索要王宝军的电话。 
               
      中国家纺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邀请谁进行演讲,是协会经过深思熟虑的。“王宝军的演讲,就看成是对企业的一次补血吧。”显然,这次补血行动还是收获颇多,也是意外颇多的。齐鲁教授身兼保健品远红外功能标准制定者之一,这让补血也成为一种享受。 
               
      深圳市纺织工业协会秘书长张景升指着自己穿着的一件保暖内衣说,这是三年前买的一件远红外保暖内衣,穿着的确感到很暖和。但是他看到牌子上写着反射率85%,却没有写保暖性能具体指标。他希望专家能解释一下保暖性能的相关标准。 
               
      齐鲁解释了反射率的可测性以及保暖性能指标的复杂性,并向企业提出建议:很多标准如果能够掌握的话,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上游企业提出材质要求,从而更加有效地保证产品品质。                

      标准之外的标准

      但是,并不是制定出标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在标准之外,还有更深层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江苏堂皇集团全球康功能织物厂的刘光恩教授是2002年国家远红外标准的起草人之一。对于齐鲁所参与的保健品远红外标准,她提出一个问题:2002年版本的远红外频率是8~15微米,而2006年版本的频率是4~16微米。对于两个不同的标准,企业如何抉择?她说:“有些领域是没有标准,而有些领域标准却是统一不起来。”
                
      不仅如此,她还对检测仪器表示出了担忧。她说,她曾遇到过两种检测仪器,都是用于检测负离子含量的。但是在静态、动态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负离子含量差异很大。“但能因此说同一个产品之前不合格,而之后合格吗?”她建议,既要保证标准的统一性、可操作性,又要保证相关检测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台湾华?生化科技公司的黄金锁对这一观点表示支持。他举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一次,国内一家企业要购买一种负离子纤维,于是拿到国内有关机构测试。结果,检测结果是负离子含量为零。但事实上,这种负离子纤维是需要进行摩擦检测的,即通过摩擦产生负离子。他笑着说:“如果检测设备总是差异这么多,那么行业标准的实施一定会大打折扣。”
               
      他认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系列的行为总和,标准和标准之外的标准同时进步,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标准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