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三大谜团困扰棉市

来源:中国证券报 记者 蒋家华 黄宪奇 李中秋 | 发布日期:2006-09-18

      国内供求缺口巨大,棉价却不涨反跌?在供给不足的背景下,为什么买方说了算?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为什么棉纺行业大相径庭?在周六于上海举行的“中国期货投资国际论坛”上,中储棉信息中心总监梅咏提出三大谜团,大体描绘了05/06年度国内棉花市场现状。

      梅咏表示,05/06年度最大的困惑是在国内产需缺口巨大情况下,棉价反而有下跌趋势。她认为,宏观数据非常好,但行业微观表现不佳,市场低迷,表明有关机构发布的数据值得怀疑。

  她进一步分析,整个棉花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使得去年上游原料市场承担了过多压力,从而引发了多种矛盾,如进口棉花挤占国内市场份额,纺织品出口并未向高产出发展,棉花行业之间恶性竞争加剧等。

  有关数据显示,05年9月到06年7月,我国棉花进口量达383万吨,是历史最高年份。其中与上一年度同比,进口量增长148%。进口和需求的双双放大说明,中国棉花消费在全球市场已占据举足轻重的角色。据悉,今年上半年中国棉纺织业利润率是3.22%。不过,梅咏认为,考虑到我国上半年进口量达200多万吨这一事实,能取得3.22%的利润率已实属不易。

  她表示,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春节以后我国国棉消费在放缓,3月份以后甚至呈负增长。消费下降,成本上升,上半年度我国棉花流通行业基本上是全面亏损。

  “在国内产需缺口依然巨大、全球棉花库存下降等有利形势下,国内市场还有很多不利因素,可能会影响本年度棉价走势。其中包括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矛盾,以及跟这个产业相关的其他一些问题等。”梅咏表示,虽然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反映出的数据较好,美国、西非、中亚等国向中国大量出口棉花,巴西、印度等对华配额逐步放开,但行业整体运行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特别是利润率较低,以及贸易摩擦等。

  对于收购价格而言,梅咏认为,其对郑棉期货、纽约期货的影响都很大。因为整体价格都是基于收购价而定,她预计今年政策适度收紧,价格不可能高于上年。去年直接收购价格为13800元/吨左右,加上加工费用、管理成本等在15000元/吨左右。今年则不会超过13500元。从目前开始的收购情况看,其收购价一般在12700元左右,预计整体价格将呈现稳中有落趋势。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