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上海纺织行业整体搬迁催生我国纺织业变局
具有85年棉纺历史的著名企业上海“17棉”日前整体迁至江苏盐城大丰市,上海纺织集团旗下的10多个大型棉纺企业也将陆续迁至江苏。纺织专家普遍认为,上海纺织行业整体搬迁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举显示,受到国外贸易限制和国内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挤压,我国纺织产业链的结构开始发生巨大转变。
8000万纱锭是否代表产能过剩?
统计显示,我国纱锭总量由1998年限产压锭后的3300万锭,增长到目前的8000多万锭,接近全球纱锭总量的一半。然而记者近期在江苏、山东、广东采访时,业内人士对我国纺织产能是否过剩却看法不一。
“从我国现有的生产规模看,整个纺织行业都产能过剩。去年我国消耗棉花800多万吨,其中三分之一靠国外进口。纺织企业都在抢棉花,国内棉价最高的时候比国外高2000元/吨-3000元/吨。由于成本倒挂,企业的合理利润很小。”江苏省最大的纺织企业张家港华芳集团棉业公司总经理钱福仁告诉记者。他认为,近年来我国的棉纺行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产能的急速扩张造成了资源的紧张,原料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依靠产能扩张求发展的空间已经不大。
政府与金融部门也纷纷将纺织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公布的产能过剩或潜在风险名单,纺织业作为唯一的日用消费品行业名列其中。
尽管不少专家认为纺织产能过剩,但今年上半年纺织行业扩产的趋势有增无减。佛山市某区纺织企业从2004年的44家增长到了目前的59家;深圳某镇纺织企业从43家增长到52家,销售额从45亿元增加到60亿元;汕头市澄海区纺织企业增加了12家,销售总额增加了20多亿元。苏州市上半年纺织行业投资增幅超过40%。海关统计显示,上半年国内绝大多数纺织省份产销率超过90%,行业利润均有所上升。
“东部省份近年来收紧了对纺织行业的贷款,企业发展主要靠自筹资金,完全是市场行为。但目前企业再投资的愿望确实比较强烈,不能简单地说纺织行业产能过剩,如果不赚钱,谁愿意投资呢?”广东省纺织协会副会长周天生说。
市场出现“巨无霸”与“小快灵”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适应市场竞争,近年来,行业内出现了几家产能庞大的“巨无霸”企业,山东省滨州市魏桥纺织集团产能在2000年之后,每年以100万锭的速度递增,目前拥有800万纱锭,10多万员工,成为世界第一大棉纺企业。江苏张家港华芳集团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纱锭总量近300万锭,成为江苏省最大的棉纺企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巨无霸”企业的出现,在业内已经产生了很大震荡。“巨无霸”企业对市场形成了相对垄断,它们一进口,国际原料就涨价,一出口,产品价格就下跌。10年前,超过10万锭的企业就算大企业,许多百年老厂到目前也就几十万锭。
与“巨无霸”相对的是“小快灵”企业的出现。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工程师林厚馀介绍,江苏省纺织集团新近创办了一个仅3万纱锭的小厂,但年产值超过了2亿元,这个厂的特点就是人无我有、反应灵活。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零售、服装、纺织工厂之间普遍建立快速反应体系。服装厂如需要一定批量的牛仔布,纺织厂在接到指令后,一两小时就能提供所需面料,而我国一般企业需要12天以上,这种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快速反应机制,对我们来说还是处于缺失状态。具有“小快灵”特点的企业应该代表纺织企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从产业集群转向按资源配置
“以目前上海的生产成本,纺织企业要维持下去非常艰难。上海棉纺行业整体向盐城迁移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盐城市经贸委负责人告诉记者。盐城是全国有名的棉花产区,在原料供应上能够得到保证。另外,这里地处苏北,劳动力、土地成本等方面都远低于上海,上海的纺织企业到盐城发展将更具竞争力。
张家港华芳集团是江苏第一大棉纺企业,这家企业最近在新疆投资创办了一个10多万纱锭的棉纺厂。钱福仁告诉记者:“到新疆投资是因为张家港本地不产棉花,新疆是棉花基地,当地有资源优势。此外,国家对到西部投资的企业有各种优惠政策,如土地、税收、电费等方面。东部的棉纺企业今后生存将更加困难,到西部去投资将成为一个趋势。”
与棉纺企业相比,丝绸企业更早一步向西部投资。江苏省丝绸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江苏众多茧丝绸生产企业已分别在贵州、重庆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累计建立了3万亩蚕桑生产基地,签订了多项蚕种、桑苗合作意向。江苏省正在实施“东桑西移”战略,除市场需求外,更多考虑的是资源性因素。
“纺织行业初级产品靠近原料产地的同时,后道环节在向市场靠近,并不断完成自身强化。”林厚馀告诉记者。东部是我国最主要的纺织品消费市场,印染行业作为纺织的后道工序,近年来在浙江省得到大大强化,而且几乎办一家活一家。
他认为,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产业的发展,但过度集聚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产业发展要根据各地生产要素的配置决定,产业过度集中往往使一个地区难以承受资源压力。我国东部一些省份纺织企业高度密集,但近年来遭遇了能源与环保的瓶颈。从目前纺织工业的转型来看,产业链条在逐渐被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