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咸阳-重构西部纺织辉煌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记者 戴红梅 特约记者 严家民 | 发布日期:2006-08-25

     在中国纺织产业的历史上,咸阳这个名字不能够被忽略。这座曾为秦汉古都的文化名城,建国以后更发展为中国著名的纺织城,为当地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过应有的贡献。这里曾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赵梦桃、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和著名导演张艺谋等知名人物。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的迅速崛起,咸阳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咸阳不该被遗忘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西北纺织产业基地,咸阳的城市建设至今还保留着纺织城的影子。位于市中心的人民路,就是当年纺织厂的集中地。几个重要的国有棉纺织厂沿路分布,一边是厂区,一边是家属区。

    即使到了今天,咸阳纺织产业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风轮股份、陕西八方、西北二棉、咸阳华润等都是在全国较为知名的企业,其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企业管理均居国内先进行列,生产技术水平也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风轮公司近几年通过技术改造,自产纱可实现精梳化、无结头率100%,可生产150S以下纯棉、涤棉、人棉细布、府绸、防羽绒布及防静电布等多种用途的织物,并形成了高支高密、高密细薄的产品风格。陕西八方近年来技改投资1.4亿元,购进了大量先进装备,使生产规模扩大了1倍多,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跨上了新台阶,产品不带销往全国,还大量出口海外,在全国棉纺出口50强中排在前列。西北二棉拥有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和检测仪器设备,其生产规模、销售收入、出口创汇都列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发布的行业“排头兵”中。主要有纯棉、涤棉、中长三大类产品,现已形成特宽幅、贡缎、提花、防羽绒布等38-120支系列产品。 

    咸阳还拥有先进的纺织机械制造基础。咸阳纺织机械厂是我国定点的喷气织机制造基地,是一个集科研、开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大型纺织机械骨干企业,拥有多条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生产线。 主要生产ZA200系列、GA700系列、GD700系列喷气织机,产品遍及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国产喷气织机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也为全市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机械装备基础。咸阳升跃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是家民营企业,可年产喷水织机1000多台,现在又开发生产出了新型喷气织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喷气织机配件、绣花机导轨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谈到咸阳,不能不提到咸阳的纺织科研教育。在这个城市拥有陕西科技大学(原西北轻工业学院)、陕西纺织服装学院、陕西服装艺术学院、咸阳服装工贸学院以及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咸阳新型纺织机械配件研究所等专业院所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专业人才。陕西服装艺术学院办学十年来,构建了以服装、艺术、纺织、轻工、设计、科技商务、国际贸易、信息工程等专业群,形成了从中专到硕士递进的学历教育层次,可容纳3万名学生就读。每年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当然这些人才主要流向沿海地区,江苏华芳集团就在当地电视台打着长年招工广告。  
  
     负重前行的企业 
 
    这些年来,尽管咸阳纺织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但与东部相比,速度明显放慢了。这里的纺织厂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的国有大厂,有着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机制不活,包袱沉重,束缚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十几万锭规模的企业,往往都有五六千人,再加上退休职工,差不多近万人。企业既要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又要承担繁重的社会责任。 

    以西北二棉为例,所有职工的三险及福利、统筹,每年要上千万元。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依然存在,工厂生活区的物业、采暖、住房维修等支出仍是由厂里支付。“如果企业没有这样的社会负担和人员负担,凭借我们的生产及管理优势,效益比现在要好多了。”西北二棉的一位职工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将纺织产业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进行壮士断臂般地大调整,同时相关政策也向纺织倾斜。在三年的时间里,东部国有纺织企业基本上实现了脱胎换骨般地变革,大部分国有资产从纺织领域退出,迅速推进了纺织产业的市场化进程,这也是东部纺织迅速崛起的原因所在。然而,位于西部的咸阳慢了半拍,没能很好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直到去年,咸阳纺织企业的管理权才由省直属下放到地方管理。 

    “我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员身份问题,”风轮股份公司的领导说。这家企业是从原西北国棉一厂剥离出来、重新组建的股份制企业。现在企业已全部偿还了原来大股东的投资,但因职工身份不确定,现有股东的股权也无法界定。 

    “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发展,制约咸阳纺织发展的根本问题还是体制问题,国企改革不彻底。”在咸阳采访时这是企业领导反映的普遍问题。尽管面对市场的压力,企业也千方百计寻找对策,但咸阳的国有纺织企业仍在负重前行。纺织业微薄的利润面对的却是近万名员工的生存;眼睁睁看着东部及临省纺织产业的迅速崛起、技术装备更新的不断加快,咸阳纺织仅仅依靠自我积累,无力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张;压力还来自于周边民营企业的崛起,咸阳周边乾县等地新生的民营纺织企业正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已有超越咸阳之势。  
  
      机遇不能再错过 
 
    针对咸阳纺织的现状,许多纺织企业的领导,呼吁市委、市政府重视纺织这一关系民生的产业,尽快使咸阳纺织企业摆脱体制上的束缚,否则凝聚着几代人心血的产业将难以维持下去。 

     “在咸阳发展棉纺织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的纺织企业领导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从新疆运棉花可比东部便宜接近一半的运费,陕西是资源大省,无论是煤炭还是电力都要比东部便宜50%以上,没有东部能源紧张、电力不足、土地短缺的问题;陕西的人力资源丰富,特别是纺织产业拥有充沛的熟练工,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 

    “发展纺织产业,不仅可以壮大经济,还能促进咸阳市就业问题的解决,加快城市化进程。面对东部纺织产业往中西部地区的悄然转移,我们不能再错过这一机遇”。咸阳市经委的负责同志如是说。他认为,纺织产业门坎低,投资少、见效快,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起点。目前,中国纺织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陕西周边的河南、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市都在纷纷加大纺织业的投资,就是陕西西部的新疆也在大上棉纺项目。“如果陕西仍不能抓住这一机遇,产业转移很可能会跳过陕西,咸阳将真的被遗忘了”。这位负责人不无忧虑地说。  
  
     重建新丝绸之路 
 
    面对纺织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同为我国纺织基地的西安和咸阳两市,在实施经济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西安市的纺织产业要退出中心城市,向西转移到咸阳纺织工业基地。咸阳要依托现有的纺织工业优势,聚合纺织企业优良资产和先进技术,形成优势产业群体和集合优势,使纺织印染和服装加工向多元化、复合型、高档次、精加工、高附加值转化,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不久前,咸阳市委、市政府《“十一五”工业发展纲要》特别明确了该市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思路,强调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内纺织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以打造区域品牌为切入点,强力推动国企改革,壮大企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发挥比较优势,做精做强棉纺织业,积极扶持印染业,大力发展服装和纺织装备制造业,推动我市纺织服装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 

    7月7日,咸阳纺织服装协会正式成立,全市近百家企业全部与会。相对于东部地区,也许这一协会成立的太迟了,但它的成立也标志着咸阳市纺织企业决定团结一致,共创咸阳纺织业新的辉煌。 

    新当选的咸阳市纺织服装协会会长刘通对咸阳纺织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我们的思路很明确,就是将咸阳打造成西北地区的“中国棉纺织名城”。咸阳市的棉纱及坯布生产在国际国内有着很大的知名度,我们将以此为切入点,发挥集群效应,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高我市纺织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刘通谈到他对咸阳纺织业的远景规划:“我们可以承接新疆的棉花,再加工成高品质的棉纱及坯布输往东部,使咸阳成为东西部纺织产业区域合作的中转站”。 

    咸阳纺织目前正在进行新的布局:新规划的咸阳纺织工业基地,位于咸阳市渭河南岸沣河新区黄金地段,规划占地3200亩。其建设目标是:成为中西部最强的纺织产业辐射源,拥有中西部影响最强的纺织服装市场,具有最强的管理技术与人才,生产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基地内道路、交通、供水、供气、供热、信息网络等设施统一规划,一步到位。基础设施建设已于2005年已全面开工。咸阳纺织产业也将从市区搬出,但前提是必须先改制。 

    过去的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今天的咸阳将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连接东西部,同时通过欧亚大陆桥将产品输往中亚或更远的地方。新时代的丝绸之路正从这里延伸。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