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河南纺织工业具备较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来源:中国纺织网 | 发布日期:2006-08-11

     从河南省政府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纺织工业发展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要素供给能力日益增强,增长动力机制逐步深化,具备了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河南纺织工业目前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从国际市场看,全球纤维需求和纺织品贸易将保持稳定增长。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预测,2010年全球纺织纤维需求总量将达到7470万吨,年均增长3.3%;棉纱需求量从2800万吨增长到3500万吨;纺织服装贸易总额将达到4800亿美元。2004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2040万吨,占全球的36%,预计2010年新增1120万吨,达到42%以上。

  2005年以来,世界纺织品贸易进入了后配额时代。由于我国纺织品出口激增,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引发了国际贸易摩擦。根据我国政府与欧盟和美国达成的协议,我国受配额限制的纺织品出口增幅将分别稳定在8.5%-12%和10%-17%,到2007年和2008年底,欧美将全面取消纺织品配额。河南纺织工业与沿海出口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国际纺织品贸易争端的化解有利于沿海纺织服装出口稳定增长,为河南融入全球供应链,加快纺织工业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从国内市场看,纺织品需求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我国纺织产品有70%以上供应国内市场,国内消费是纺织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人均GDP将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终端纺织品需求将大幅提升。预计2010年,全国棉纱产量将达1800万吨,比2004年增长64.4%;布产量达到720亿米,增长144.1%;服装、家用、产业用纤维加工量分别比2004年增长67.9%、28.2%和71.4%。河南与东部纺织强省相邻,贴近中西部消费市场,发展棉纺织和终端纺织品产业既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又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内需市场的快速增长将为河南省振兴纺织工业提供坚实支撑。

  --河南纺织工业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明显优势。

  沿海纺织企业受用工、土地、电力、优惠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前端产品正在加快向内陆省份转移。河南省毗邻三大沿海城市圈,劳动力资源居全国首位,是全国重要的火电基地和棉花生产大省,在劳动力、电力、原料等要素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已成为沿海纺织产业转移的优选地区。从劳动力和能源成本看,河南纺织业工资水平仅相当于上海、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的70%;电力供应充足,电价相当于山东的83.7%、江苏的81.3%、河北的92.3%和湖北的89.7%。综合考虑劳动力和电价两个因素,河南吨纱成本比江苏和山东等棉纺大省的平均水平低270元,10万绽棉纺企业每年可减少成本支出400万元左右。

  河南棉花资源较为丰富,2004年全省棉花产量66.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5%,居全国第三位。随着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提高以及加工业对棉花需求的拉动,河南棉花产量有可能达到100万吨左右。另一方面,随着差别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化学纤维对棉花的替代比例将进一步上升,纺纱平均用棉将由70%下降至55%左右,河南棉花资源可以支撑棉纺生产能力1200万绽。同时省外常年调入河南的棉花资源量30万吨,还可以满足近400万绽的生产需要。

  --河南具有振兴纺织工业的内在动力。

  河南纺织工业发展的内生机制不断强化。一是形成了加快发展纺织工业的共识。近年来,河南各级政府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十分重视,不少市、县,尤其是南阳、许昌、周口、商丘等传统农区把纺织工业作为支柱产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吸引沿海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促进纺织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各地顺应纺织工业发展规律,建立工业园区,发展配套产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产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随着河南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民营纺织企业群体将会日益发展壮大,振兴纺织工业的微观基础将更加坚实。三是河南拥有中原工学院、郑州轻工学院、郑州纺专、郑州纺织技校等多层次的教学科研体系,能够为纺织工业发展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为产品设计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河南拥有了一支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振兴纺织工业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