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大力振兴纺织装备制造业 努力促进纺织产业升级(图文)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记者 张井波) | 发布日期:2006-02-28
 
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勇

 
        
     “十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取得史无前例的进步。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1360万吨增长到2600年万吨,超过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35%;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19400户增加到34973户,资产总额增加61%;纺织品服装出口也从530亿美元增加到1175亿美元。2005年全行业总产值首次超过30000亿元。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第一年,在这继往开来之际,2006年2月21日,本刊记者利用在浙江嘉善召开的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之机,就纺机行业“十五”取得的成绩及“十一五”行业重点导向和技术进步方向等行业关注问题专访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勇。

    记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纺织机械器材行业作为支撑全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装备基础,“十五”期间取得那些大的发展呢?

    高理事长:纺织机械行业作为纺织工业的技术基础,“十五”期间,在支持纺织工业突飞猛进的同时,行业自身也取得史无前例的进步。全行业的发展可以用辉煌二字来形容。
    首先,行业规模显著增大。据统计,纺机生产企业2000年为412家,2005年已经超过730家。纺机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2000年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182亿元,2005年已达453亿元。纺机出口快速扩大,出口创汇2000年仅2.9亿美元,2005年已达8.8亿美元。行业效益持续增加,利润总额从2000年的7.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3.3亿元。我国纺织机械工业成为化纤、棉纺织、针织和印染后整理行业的装备中坚。五年间为纺织工业提供技术装备60多万台(套)。
    其次,纺织机械产品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在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产品机电一体化水平有所上升,总体上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水平,而且一批纺织机械产品已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2000年到2004年间研发出一大批聚酯装置、化纤抽丝、棉纺织和印染后整理机械新品种。在“十五”期间建成的1472万吨聚酯生产能力中85%使用的是自主研发的国产设备。“十五”建成的1127万吨化纤抽丝能力中长丝项目的65%,短丝项目的60%采用了国产的技术装备。棉纺成套设备中清梳联成套设备已超过1500条线,其中国产清梳联已超过1000条线,自动络筒机已超过15000台,其中国产已超过1600 台。新型悬锭粗纱机已占粗纱机产量的四分之三。近几年在全行业比较关注的集聚环锭纺纱机已达49万锭,其中国产27万锭。纺织机械的新产品产值率由2000年的19.1%,提高到2004年的25.3%。
    第三,行业、企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外资企业平稳发展,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国有企业通过“集团化”和“股份制”的改组、改制,资产结构得到优化。总量虽有所减少,但资产质量大幅提升。港澳台、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投资平稳增长。企业的集团化组织、集约化生产开始凸显。江苏、浙江、山东、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和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了纺织机械生产基地。上述三个省和两个集团公司的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88%。目前,我国纺织机械行业中按企业数量统计,股份制企业已占到52%,与外商及港澳台商合资企业占17%。

    记者:“十一五”我国纺织行业要实现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变,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大幕已经拉开,纺机行业将重点在那些方面有所突破?

    高理事长:总的来说,就是一切从促进纺织产业升级为目标,要大力开发先进纺机装备,加快用高新技术装备改造纺织业,促进纺织产业升级。“十一五”重点纺织机械产品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有: 
    化纤机械:重点开发200~250吨/日涤纶短纤维生产线;研制年产60万吨PTA成套国产化技术与设备。完善国产长丝复合纺丝机,开发短丝复合纺丝设备。开发涤纶0.3dpf超细纤维纺丝设备。开发可纺制涤纶高强和高模低缩纤维的成套设备。研发年产6万吨粘胶短纤维生产线。腈纶纤维、芳纶1414要进一步提升,研究开发碳纤维、导电纤维、光导纤维、超大分子量的聚乙烯纤维、中空膜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与设备。
    棉纺机械:重点研发信息化高产清梳联合机、数字化精梳机、自动落纱数控集聚纺细纱机、新一代自动络筒机和细络联合机及高速全自动转杯纺纱机。
    麻纺机械:发展重点是研发亚麻长麻栉成联合机关键设备,亚麻短纺新工艺技术设备,苎麻牵切纺纱工艺技术设备。使短麻纱适纺支数提高到26公支。
    绢丝机械:重点发展双宫丝自动缫丝机、柞蚕丝自动缫丝机、复合丝自动缫丝机;研制绢纺梳纺新工艺技术装备,发展新型绢(麻)纺系列高速针梳机、粗纱机、自动开茧机、自动混绵机
    织造机械:发展新型整经机、浆纱机、染浆联合机及电子多臂、电子提花装置、高性能金属综框、高速剑杆头、剑杆带、节能型喷嘴、专用泵阀、高速离合器、制动器等织造专用基础件和器材等,适应无梭织机发展和配套的需要。
    针织机械:重点发展电脑提花圆纬机、电脑自动横机、高速特里科经编机、无缝针织内衣机等。在发展各类针织机械产品的同时,要大力加强配套器材织针、三角、针筒(板)和输纱装置等的开发和水平的提高,适应针织机械发展的需要。
    印染机械:重点发展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及现场总线(FCS)一体化控制系统、新一代高质高效机织物染整成套设备、高温高压气流染色机、高速数码喷射印花机、新一代低温等离子处理、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以及静电印花等先进技术与设备及研制新一代符合安全、节能、环保的通用单元机、专用基础件。
    非织造布机械:重点开发研制薄型丙纶、涤纶热轧纺粘柔性生产线;高速、线压力一致的热轧机;宽幅、高产熔喷生产线;水刺、针刺设备;各种成网与加固方式的复合技术。

    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纺织机械行业作为列入其中的十六个行业之一,在行业自身的发展有什么思路和想法?

    高理事长:振兴装备制造业应当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的各项方针、政大策。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纺织机械工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坚持改革,促进战略调整,使纺织机械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产品的节能、降耗、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实现纺织机械产品噪音低、操作安全、节能环保、环境友好和单产用工逐步减少的要求;坚持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促进调整行业结构。通过企业重组,积极推进集约化生产和业务流程再造,按专业化构建业务单元。发展工程公司,提高生产集中度,建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要优化产品结构,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同时淘汰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信誉度差、没有竞争力的产品。把“发展高档,提升中档,淘汰低档”作为推动纺机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手段。要增加技术投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提高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高新技术企业应达到5%以上,大中型企业达到3%以上,一般企业达到1.5%以上。要适度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发展以工程为目标、以产品、零部件以及工艺为对象的专业化生产。要把科研成果、知识、技术、能力、经验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调动科技人才参与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结构优化升级的积极性。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新一代纺机产品。要以自动控制代替人工控制,并向智能化专家系统发展,向生产连续化发展,向“数字化纺织机械”发展。要迅速全面地开展节能环保纺织机械制造的研究,向“节能环保型纺织机械”发展。以染整设备节能环保和可生物降解、持续再生原料的生产工业化及其应用为突破口,解决纺织工业的污染、耗能和资源的利用问题。
    大力提高制造技术水平。采用机械制造新工艺、使用新材料、先进装备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开展纺织机械可靠性工作,在设计方面,开展FMEA、 FTA及有限元分析;冗余设计、失效安全和损伤容限设计、健壮设计等可靠性设计。在制造方面,加强信息集成,推广网络制造、数字化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同时开展并行工程,加强全过程的可靠性管理,使纺织机械的可靠性有较大的提升。
    高勇理事长最后说,“十一五”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成为现代化纺织强国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的一年,我们必须振奋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全年工作,为完成振兴纺织装备制造业,为促进纺织产业升级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