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棉花生产

来源: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杜珉 | 发布日期:2006-02-23

      2005年12月,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全国棉区1896户棉农生产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棉花种植面积将增加14.9%。近期,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农户植棉意向调查也反映,2006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将增长9.4%。尽管两个部门的调查数据有异,但对今年棉花生产看好的结论相同。综合上述调查结果,预计2006年我国棉花生产有望恢复到2004年的水平。尽管600多万吨的棉花产量不可能根本改善目前我国棉花供给短缺的形势,但对我国这样一个棉花生产与消费均居世界首位,几年来棉花资源紧缺成刚性增长,近期世界棉花市场出现了产不足需的情况来说均意义重大。建议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尽快制定出台有效措施,保护农民的植棉积极性。
                
      2006年棉花面积增加源于2005年农户植棉效益提高,源于农户对来年棉花收购价格预期较好。2005年农户植棉收益高于上年,据调查,2005年全国皮棉平均收购价格为646元/50公斤,同比上涨24%,扣除生产成本上涨因素,农户植棉收益也有较大幅度增加。由于棉花价格上升,粮棉比较收益好于以往,据调查,黄河流域棉花与小麦比价达到1:9.3。据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棉农意向调查,由于2005年农民植棉收益提高,被调查农户中有将近50%的棉农准备增加棉花的播种面积,其中大部分原因还是看好2006年的棉花价格。
                
       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国内棉业发展出现不平衡状况,一方面生产波动加剧,周期缩短、幅度加大;另一方面,纺织业持续发展。棉花产需缺口呈刚性增长趋势,资源紧缺将成为制约我国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产波动加剧产需缺口加大
                
      我国棉花生产波动一直较大,1999年以前,每5年左右为一个波动周期;此后,缩短为3年。2000-2005年,6年间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呈现出两年增一年减的发展轨迹,且年度间波动幅度比以前加大,其中5年超过两位数。预计2006年棉花播种面积的增长幅度也在10%以上,希望不是新一个波动周期开始。
                
      在棉花生产波动的同时,我国棉花需求却是以年均13%以上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增速进一步加快。同时缺口也在不断加大,2000-2005年,国内棉花每年产需缺口分别为91万吨、51万吨、148万吨、229万吨、260万吨和350万吨。2005年我国纺织服装业尽管遇到来自欧美等国的贸易摩擦,但当年棉花需求仍比2004年增长29%(2004年纺纱量调整前)或9.4%(2004年纺纱量调整后)。如果说,2003年以前,我国棉花供给还有原有库存可以挖掘,此后则主要依靠进口解决。
                
      棉花大量进口不仅影响棉农收益,同样将制约国内纺织业的发展。2002年以来,由于国内资源不足,我国棉花进口急剧增加。据海关数据,2002-2005年我国累计净进口棉花约551万吨,净进口额约76亿美元。大量进口棉花,不仅影响棉农收益,而且冲击了国内市场。据农业部有关研究显示,2004年国内产需存在较大缺口,但由于当年净进口棉花190万吨,造成收购价格每吨下跌4000多元,跌幅为27%,棉农减收25亿元左右。受此影响,2005年棉花面积、产量分别下跌11%和9.8%,国内产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全球棉花生产和贸易的发展空间同样较难确定。据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数据分析认为,2005/200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476.6万吨,消费量达2542.9万吨,本年度全球棉花市场也出现产不足需状况,预计期末库存量比上月预测数下降25.4万吨。可见未来全球棉花生产和贸易的发展空间同样较难确定,我国棉花的进口量还将受国际资源的限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棉花价格将会随供需变化而波动。届时,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在原料价格和用棉安全上均会受到制约。

      出台扶持政策促进棉业发展
                
      分析的结论与启示是:在我国棉花资源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国家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尽快制定出台扶持政策措施,保护农民的植棉积极性。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充分利用WTO有关我国棉花产业的国内支持在8.5%的微量允许政策,建立棉花生产专项资金,在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大棉花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最终保证我国棉花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考虑到国家财力有限的客观困难,此项经费可从海关进口棉花收取的滑准税税收中解决。使这项税收取之于棉花,又用之于棉花。
                
      2.结合国家棉花储备制度,在对棉花市场化改革以来的棉花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尽快出台棉花最低收购保护价,保护农民植棉积极性,稳定棉花生产。当棉花收购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时,由国家储备按照保护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棉花,当棉花收购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格时,允许农户随行就市。
                
      3.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棉花播种季节即将来临之际,谨慎使用进口配额,把握好进口棉花运行速度与数量,避免进口棉花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的情况,保证我国棉花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出自:中国纺织报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