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行走与坚持—渝产服装发展报告

来源:重庆日报 | 发布日期:2008-01-15
    关于人才
  
    在企业无法支付高薪聘请著名设计师的情况下,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陈悦:重庆并不缺少基础性人才,很多高校包括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都设有服装学院或服装系,但毕业生中真正能够成为设计师的不到3%。在企业无法支付高薪聘请著名设计师的情况下,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也可能是非学历和非专业的,但他们具有服装设计方面的悟性,关键在于企业如何看待和评价他们,是否善于挖掘他们。不妨换一换角度看问题,说不定人才就在身边。
  
    关于贴牌
  
    你身上价格不菲的世界顶级名牌服装,说不定加工地就在中国。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世界最顶尖的十大时装品牌,有5个都授权在中国温州加工,其中夏梦•意杰有限公司依托杰尼亚的“风头”,与欧洲很多品牌建立了信任基础。而报喜鸟、庄吉、乔顿等企业在为顶级品牌“贴牌”的同时,自己的牌子也风生水起。重庆地产服装完全可以实现从“贴牌”到“创牌”的转型。客观上,地产服装产业开放度不够。做高品质的出口加工,对于提升行业水平是有利的。达到世界顶级的加工水平,会让地产服装企业积累技术资源,为创品牌打下根基,或许企业损失了眼前的“名”,但却能带来长久的“利”。
  
    关于眼界
  
    眼界,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对于一个竞争充分而市场容量不断增加的产业来说,眼界决定出路。
  重庆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尚福:重庆正在筹建一个品牌营造中心,可以拥有人才培训、设计、品牌打造和包装等很多功能,为服装企业的各个环节服务,从组织形式上,将服装企业需要的服务产业化。目前,在深圳、上海和北京都已经有这样的机构。尤其是中小企业,依托品牌营造中心能够解决资源问题,同时也能节约成本。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政府可以组织地产服装联合搭建秀台,到市外甚至境外举办发布会,在更专业和更广泛的范围内提升地产服装的美誉度。
  
    关于氛围
  
    一个土壤肥沃的产业集群,会滋长一批优秀、具备竞争力的品牌企业;而一批领袖型企业,又往往对集群气候的良性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蒋衡杰:好的服装发展氛围应该具备五个条件:
  ———拥有主打产品,并成为其生产集聚地;
  ———不仅有优质产品,还要是名牌集聚地;
  ———时尚气息活跃,文化氛围浓厚;
  ———有丰富的流行信息,形成强大的信息流;
  ———拥有很好的物流配送中心,准确、可靠、快捷的物流辐射能力。
  
    重庆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尚福:地产服装产业要壮大,一定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花齐放。福建的九牧王、七匹狼等一大批企业,大多数创业于上世纪90年代,形成名牌休闲装生产基地的优势,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才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号脉“渝产服装”
  
    上周的一个清晨,刘庆利没有和往常一样从家里直接去工厂,而是驱车去酒店接一位重要客人———法国鳄鱼中国区高管。刘庆利是重庆树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代理法国鳄鱼。虽然客人看上去不过30岁上下,但每家商场都是总经理亲自接待。刘庆利被关注的目光感染着———什么时候,自己的品牌也能那样家喻户晓。
  
    这一天,“依缇”品牌的创办人,“梦之诗”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晓琴得知,她的品牌在江北远东百货创下单月销售36万元的业绩,其中消费最多的一个顾客,今年已经累计购买了5万多元。邓晓琴笑了,欣慰的笑中掩饰着点点泪花。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品牌得到认可更有成就感呢?
  
    这一天,重庆段氏服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段远红提前来到工厂,前一天中标的订单需要早作安排。头天晚上,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告诉段远红,一位同学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桂莲———大连大杨集团董事长。段远红感觉榜样似乎突然被拉近,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没有原来高大了。
  
    刘庆利、邓晓琴和段远红,他们是重庆地产服装企业的典型代表。在重庆,他们最早形成自己的品牌,有着同样的辉煌与挫折。他们一直在坚持,坚持。
  
    寻找秀场
  
    “梦之诗”是重庆成名最早的女装品牌之一。卖得最好的时候,厂里每天出货到深夜。重庆每家大百货商场,“梦之诗”都占据重要位置。
  
    然而,危机似乎突然降临。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随着重庆几大商圈迅速扩容,消费者购买力的急速提升,国内外著名品牌蜂拥而至,地产服装阵地被迅速蚕食。仿佛不知不觉间,“梦之诗”和其他主流地产服装品牌淡出人们的视线。
  
    “1999年,我们的服装销售收入是8000万元,当时商场有80多个服装品牌,80%以上都是地产服装。”重庆新世纪百货营销总监赵聪俐回忆。那时刚起家的新世纪百货只有解放碑一家店。现在,新世纪百货占据了各大商圈显要位置,服装年销售收入已经超过30亿元。“很遗憾,地产服装份额已经萎缩到不足20%。”
  
    80%和20%———销售份额颠倒形成的反差,只能说明一个道理:市场是一个竞选台,投票者不是商场本身,而是消费者。优胜者才能留下来参与下一轮“PK”。
  
    再说当年,眼看多年努力快付诸东流,邓晓琴哭了。她觉得对不起跟她一起创业10多年的姐妹们。她那些做摩托车和房地产的朋友都说,“晓琴,算了,我们一起干,年薪超过你现在的年利润。不要太苦了自己。”每次听了这些话,她就偷偷哭一场,哭完了发现自己依然不能放弃。
  
    仅仅3个月,邓晓琴就分别在意大利、香港注册服装公司。于是,就有了高端品牌———“依缇”。
  
    第二次创业远比第一次艰难。设备、厂房、人才、渠道……第一桶“金”哗哗流走。一次,一个朋友正在与华人著名设计师王鸿鹰通电话,她抢过话筒:“我是邓晓琴,请你加盟‘依缇’!”对方一愣,以为她开玩笑。
  她豁出去了。服装之所以有“品牌”一说,依赖的是设计大师和团队。以前“梦之诗”没有设计师,都是邓晓琴自己“乱画”。为了“依缇”,她必须炒自己的鱿鱼。王鸿鹰此时身价已在百万以上,邓晓琴手中的余钱恐怕付不出对方1年的薪酬。
  
    十多天后,王鸿鹰与邓晓琴一见如故。
  今天,“依缇”进入众多大城市的主流商场,北京的翠薇百货、上海的东方商厦、长春的巴黎春天……
  “依缇”(YITI)的品牌理念,就是一份梦想与坚持。
  
    Y——you,你;I——image,形象;T——trend,时尚;I——insistence,坚持。你的形象、你的时尚、你的坚持……你的坚持让品位独一无二,你的坚持让生活多姿多彩……
  
    一次,重庆轻纺控股董事长杨林在长沙王府井百货看到“依缇”,立刻拨通邓晓琴的电话,“我看到我们自己的品牌了,很自豪啊!在边厅,很大的面积!”杨林所说的“边厅”,是指一线品牌占据的边道,意味着身价与品位。而相对普通和便宜的品牌,只能栖息在“中岛”。
  
    “在家门口重庆,我们除了一次在美美百货得到边厅,还没有办法进入更多一线百货的边厅。重庆竞争太激烈了!”邓晓琴说。
  
    上世纪80年代,重庆地产服装曾出口到38个国家和地区,秀到五湖四海。据称,当时地产服装无论是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利税等指标都排在全国前五。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颠峰”?
  
    渴望规模
  “巴渝盛装”,是地产服装企业登上世界舞台的一个标志性成就。
  
    2005年,第四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在重庆召开,来自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城市市长,身着“巴渝盛装”在北部新区合影留念。
  
    重庆“树王”和“段记”是制作“巴渝盛装”中标企业。
  “为做好‘巴渝盛装’,我们先后组织数十批人采风,花去大半年时间,又请来几十位民间刺绣大师……”刘庆利回忆,一件“巴渝盛装”要缝3万多针。
  
    巨大的成功刺激了“树王”走向世界的梦想。然而,要将“口碑”变作真正的市场,梦想的后面是风险———“你必须时时刻刻走在时间的前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超前”。
  
    生命周期———一个新的款式,畅销期大概只有一个月。“我们只能不断推陈出新,压力太大了。一季的新装,设计费就要60万元。”
  
    时间成本———一次,一个很急的大订单摆在刘庆利面前,她却不得不放弃了。重庆没有相对集中的配件基地,原材料都要在沿海采购。采购时间太长,无法保障送货时间,刘庆利不愿砸掉信誉。
  
    资金———一台设备价值多则上千万元,少则几十万元。和其他中小企业一样,融资难成了不可逾越的门槛。为了回笼资金,通常年末厂家不得不以3折左右的价格处理积压服装。
  刘庆利最大的理想是,经过几年努力,做一个上市企业。
  重庆服装企业还很少有人具有这样的雄心。
  
    在中国A股市场,纺织服装板块拥有60多家上市公司,但没有一家重庆企业。浙江的雅戈尔从服装起步,已经进入多元化投资领域。查阅雅戈尔的财报,2007年前三季度,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8亿元。雅戈尔目前的总股本22.3亿股,流通股12.3亿股,资本市场给予其26倍市盈率,按照1月11日收盘价26.14元,总市值接近600亿元!
  
    用服装老板自己的话说,重庆有一批年销售收入在亿元上下徘徊的企业。很奇怪,亿元就像一个瓶颈。要突破非常难。规模,是服装企业的生死考验。
 
  两次震荡
  
    两次看似毫无先兆的市场震荡,深刻地影响了重庆地产服装的内核。
  第一次震荡,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创新,“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格局被打破———纺织、印染、纽扣、针线……重庆数十家国有和集体轻纺企业,或亏损,或倒闭,或破产。地产服装原本较为成型的上游体系被冲击得支离破碎,到现在尚未恢复。
  
    重庆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尚福回忆,辅料厂关停,成衣厂孤立无援,因此大家不得不寻找外地配套厂商。
  
    另一次震荡,是本世纪初,本地主流商场为适应外资百货来势凶猛的抢滩登陆,捍卫市场份额,推出销售业绩“末位淘汰”制度。地产品牌与外来品牌第一次正面交锋。不幸的是,排在后面的,全部是地产品牌。
  当年在新世纪解放碑店主管服装的刘小平回忆,其实他与地产服装企业老板都是私交不错的朋友,这让他非常为难。地产服装为什么被淘汰?刘小平只用了一句话便概括清楚———遮住商标,看不出这些服装是哪个厂生产的。
  
    适者生存,是永远不变的法则。赵聪俐告诉记者,重庆市场早已不是过去相对封闭的地区性市场,固守单一的营销策略,只能丧失客户。“我们必须比顾客‘快半步’,一方面紧盯流行趋势,一方面观察消费者的判断力和购买力,引导消费。如果没有这种‘伴随性’营销策略,原地踏步,被淘汰的就可能是我们。”
  
    其实,今天大家都明白并习惯了这一趋势。商场对品牌的调整已经成为“常态”,说穿了也是国际惯例。刘小平现在是新世纪百货世纪新都的总经理。他说,作为西南地区仅有的两家上10亿元的单店之一,世纪新都每半年就要进行一次品牌调整。
  “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出差,全国各地的服装品牌都在脑子里装着。”刘小平说,新世纪一直都牵挂着地产服装。一旦达标就会在第一时间引进。可以肯定地说,“依缇”、“树王”、“欧碧倩”等品牌,在全国比较都已经是一线品牌,我们当然要大力扶持。
  回过头看,两次震荡虽然对地产服装造成“伤害”,但何尝不是刺激其自我救赎的另一种方式?残酷,但有效。大调整促使地产服装学会了差异化竞争。在竞争中历练,是一门必修课。
  
    追求品牌
  很多消费者不明白,为什么Ermenegildo Zegna(杰尼亚)、Giorgio Armani(乔治•阿玛尼)的一套服饰,可以卖到2万多元、5万多元,相当于几十上百套普通服饰?
  
    品牌是金!
  “全世界最好最顶级的西服,中国都可以加工!”段远红不服输地说。他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重庆第一次举办服装节时,他作为本地服装企业的杰出代表,坐着大花车展示“段记”品牌,从解放碑、上清寺到杨家坪……
  “做西装,找段记。”这句话直到今天仍然有效。“段记”一直是重庆重大活动与会议的指定服装提供厂商。但是段远红并不甘心只做“背后的裁缝”,站到“前台”一直是他的梦想。
  
    “如果一套西服的利润是100元,那么代理商的利润是50元,销售商的利润是40元,加工企业的利润只有10元。”段远红要做自己的品牌,这就是重要的原因。
  
    段远红在长寿晏家工业园区建立了新基地,从德国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加工设备,“大连大杨集团也是用的这套设备加工西服。”就设备而言,目前“段记”已经与世界顶级品牌站在一条起跑线了。
  
    与做加工发家的企业相反,服装老板徐荣灿走的是另一种模式———做代理。徐荣灿将Hogo Boss(黑格-波士)、Bally(巴利)、Aquascutum(雅格狮丹)等国际品牌引入重庆,并在重庆开了数十家专卖店。
  
    不过,无论创业模式是哪种,最终都必须要做自己的品牌。
  
    徐荣灿说,做品牌意味着设计、生产、营销各个环节的改变。这些环节需要用内涵去控制,喜欢一个品牌的消费者,一定是喜欢其风格。雅格狮丹已经有150多年历史,每年全球销售收入都有七八亿欧元,在意大利、日本、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有生产基地,但人们都清楚它是来自英国的品牌。
  
    徐荣灿在意大利注册了“砂之船”品牌,把专卖店开到国际时尚最前沿米兰。“意大利合作伙伴会将米兰和巴黎最新发布的流行资讯传递到重庆。设计师再用‘砂之船’的品牌文化去控制这些色彩和风格,这就是品牌生命力的兑现过程。”徐荣灿说这话时仿佛“砂之船”是他的孩子,幼小,但期待成长。
  
    在“树王”服饰的会议室,我们通过投影仪看到一组一组色彩:海蓝系列、橙黄系列……刘庆利说,“很多人才刚刚穿上棉服,我们就要拿出明年秋冬的设计方案了,由一个意大利的设计团队完成,只有强大的品牌才能走出地域概念。”刘庆利在加拿大注册了新品牌“Tree”(树),做一个定位细分的商务旅行男装品牌。
  
    邓晓琴与王鸿鹰的合作已有4年,她们非常愉快,旁人却不理解。王鸿鹰曾经在好几个大牌企业担任过设计总监,邓晓琴给出的年薪并没有超过。但是,她们都对“依缇”难以割舍。1月10日,“依缇”在索菲特大酒店举办春夏产品发布会,全国各地90多家主流商场前来捧场。2004年“依缇”举办第一次发布会的时候,只来了4家客户。转眼4个年头过去了,邓晓琴与王鸿鹰一直在赋予“依缇”不同的内涵:睿智的、性感的、简练……邓晓琴的理想,是让“依缇”走向世界服装金字塔的塔尖———巴黎时装周和米兰时装周。
  这不是一个能够丈量的距离,但迈出去一步,就会更接近。
  重庆,真正被市场认可的著名品牌,太少了。这是业内人士的共同观点。陈尚福说,以往十多届中国国际服博会中,除2001年参展渝企达到最多的7家外,连年减少,2006年的服博会,重庆3000余家服装企业,仅有天派一家参展,而赴会看热闹的企业有60多家。浙江、福建、广东参展商最多,深圳展团就有50多家企业,很抢眼球。“看到形单影只的重庆地产服装,真尴尬。”问及重庆企业为何不去,或曰:没钱;或曰:没时间;或曰:没订单……
  
    重庆直辖以来,市政府举办了5届“重庆国际服装节”。《重庆市政府关于加快服装工业发展的通知》,对地产服装在税收、品牌培育、市场进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力求培育地产服装品牌集群,培养名模和优秀服装设计师队伍。市经委副主任马明媛日前表示,市政府已经将创新设计的地产服装品牌列入创意产业范畴,给予重点支持。
  
    政企联手,期待地产服装能来一次脱胎换骨的重生。
  品牌集群,以及围绕这个集群的配套与服务,是产业链完善的保障。地产品牌与各种要素之间,实际上是一个相互选择,相互呼应的关系。提升产业竞争力,缺一不可。
  期待突破
  朝天门服装,在市场上基本被认作重庆地产服装的“地域品牌”,如同景德镇的瓷器一样。
  可以说,朝天门市场正是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崛起的产物。2007年,朝天门综合交易市场实现交易总额120亿元,绝大多数来自服装。
  “前店后厂”的模式,支撑了朝天门市场的繁荣。一个店面后面往往连接几家工厂,这些工厂投资多则几百万、少则几十万,有几十上百名工人。
  “朝天门”找准了定位,赢得了应有的份额。
  然而,盛名之下,缺憾也多。
  朝天门服装加工协会副会长许庆长,原来租赁城郊一栋楼的二楼作为厂房。一天夜里,厂房突然失火,烧坏了设备和原料,工厂一度陷入困境。
  生产条件简陋,一直是朝天门服装加工企业的“硬伤”。朝天门服装加工协会会长宋显阳介绍,朝天门从事服装加工的有数百家企业,他们的厂房大都设在城郊,有的厂房只有100来平方米,常常遭遇天灾人祸。
  “朝天门服装加工企业分布零散,没办法联合建立物流渠道,提高产销效率。”宋显阳说。
  条件苦,就很容易带来无序竞争。为了发展,一些服装加工厂采取的战略不外乎两招:“抄袭”品牌服装款式,不指定代理商销售。
  如果你留心逛一下朝天门,肯定会发现,这家店面的衣服,那家也会有,为了争取一个买家,店主会相互“杀价”,反而让买家很尴尬,不知所措。
  “朝天门服装主攻方向是区县市场。”市社科院研究员陈悦说,他们拥有特定的市场,消费者也需要这样的产品。他们反应快、回收资金也快。当然,这对他们来说是双刃剑。“今后市场竞争会更加充分激烈,如果始终分散经营,分散采购,小规模、无创意,会导致企业成本不断增加,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2003年,朝天门服装加工协会筹备组成立。筹备组给当时的市委书记黄镇东,副市长吴家农打报告,呼吁联合,呼唤规模化生产基地。
  “没想到我们反映的情况很快得到了镇东书记的批示——‘一定要留住本地企业’,很快,各部门都拿出扶持措施。占地1500多亩的渝北服装工业园区专门拿出610亩土地,将79家服装加工企业引入园区。”按照宋显阳的构想,加工企业进入园区,对联合打造品牌,整合设计、加工、物流,是绝好的契机。“大家都熟悉的广东虎门镇,有上规模企业1250多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80多家。”
  不过,规划了两年的渝北服装园区,至今进展不太理想,投产企业还没有几家。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很多企业的规划早就做好了,但由于一些手续环节无法推进,所以迟迟不能开工。“希望今年内绝大部分企业可以开工。”
  大市场的功能,在于辐射、集聚、带动。而如何保障这些功能持续不断放大并强化?必须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吸引要素,整合资源,抵御风浪。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