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国产服装击破洋装神话 消费者信赖中国服装质量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 发布日期:2007-09-24
    中国历来是服装大国,较低的劳动力价格使其成为世界各国厂商相中的生产基地。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镶嵌在外国品牌后面的“中国制造”四个字却没有显示出中国服装生产的真正实力,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国产服装开始逐渐扭转其原有形象,从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到民族特色的服装制作,中国服装精巧的做工、稳定的质量、便宜的售价让其成为世界各大服装市场的新宠。 
    
    国产服装的发展,也给本土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自信心,即使大量外国品牌入驻中国市场,依然不会动摇本土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赖,国产品牌同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消费者关注的目光。 
    
    消费者信赖中国服装质量  
   
    Louise 25岁 德国留学生 
  Louise是一位曾经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了两年的德国留学生,今年3月刚回国的她又利用暑假来到了北京。她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另一个家,除了看望朋友,她最想念北京的就是这里丰富多样的衣服。这个暑期,她还带来了自己的好朋友Samira,两人逛遍了五道口、新街口的服装店,又在三里屯的服装市场订做了好几件中式礼服。她对记者说,她太喜欢中国的衣服了,不仅样式丰富,更重要的是性价比非常高,价格几乎是欧洲的一半甚至更低,但是质量同样好。事实上,她在欧洲经常光顾的品牌,如H&M,ZARA等品牌,往往都产自中国,但是价格却翻了两到五倍。除了在商场和小店购买以外,她说自己尤其喜欢订制中式服装,中国的裁缝技术好,而且可供选择的面料和样式也很丰富,穿在身上特别漂亮,惹得两个在德国的姐姐十分羡慕。她兴奋地说,自己在德国的时候很少买衣服,但是中国就像是衣服鞋帽的天堂,每次回国,她的行李箱里都塞满了衣服。 
     
    赵陆路 31岁 中国留法学生
   赵陆路是去年进入法国服装学院学习服装设计的中国学生,在欧洲一年的生活让他对中国的纺织产业充满信心。他对记者说,很多中国学生刚到欧洲来的时候使劲买国外的名牌,什么HUGO BOSS、CD、BEAMS、ZOO YORK,结果拿回去一看,全是中国生产的。他说,这些国外品牌已经完全认可了中国纺织生产的能力,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一是更要坚定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要利用我们的优势打造自己的服装品牌。
    燕子 43岁 演艺经纪人  燕子是活跃于娱乐圈的演艺经纪人,特殊的职业让她经常需要不断添置新衣,尤其需要避免和旁人衣服的雷同。过去她总是绞尽脑汁地去北京的各个角落踩点,但是依然难以避免样式单一的缺点,而服装批发市场的服装良莠不齐。有一次她买的一条七分裤穿在身上,出门不到半小时,突然膝盖连接处的线就断了,让她十分尴尬。但是现在每天从国贸下班以后,她除了去世贸天阶这样的名牌店选购时装,也常去秀水后面的小店逛逛。因为在这些小店里,不仅每天都有新货上架,而且布料、色泽、做工也都十分考究,质量和样式也不错。过去常会在店里不慎买到一些仿名牌服装,而现在很少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了。小店里的货品除从各地选购外,还有不少都是私人设计师动手设计并制作的服装,既有特色,又精巧。燕子再也不用为买衣服而四处奔波了。 
    
     厂商重视消费者健康和安全
  
     一位服装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说过的那番话,代表了服装界的共同心声:国产品牌无论从面料还是从做工上完全可以和外国品牌媲美,很多地方甚至超过了他们。这位人大代表还建议媒体多宣传国产品牌,让国人多穿自己国家品牌的衣服。3年过去了,这位人大代表一定会十分高兴地看到国人踊跃选购国产服装的情景。从为外国服装提供廉价劳动力,到模仿名牌,再到自主创立国产品牌,以质量和信誉与外国服装抗衡,中国服装生产商们在这条自立的路上越走越顺畅,也越来越有信心。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出席2006年中纺圆桌论坛时曾说,中国的服装工业在1980年出口额为44亿美元,在2000年时出口额已达到530亿美元,2005年为1175亿美元。即便有31类产品受到美国、欧盟的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仅2006年1月到2月就比2005年一季度高增长时期还增长15.8%。与此同时,中国内地市场也拉动了纺织业的发展,在出口高增长的时候,出口服装占国内服装总产量的比重却在下降,说明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
   
    仅仅考虑做工和面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入21世纪,一个新的指标开始作为消费者考虑的目标,即健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安全作为服装质量的一个新标准。面对服装产业激烈的竞争,近年来,有一些服装生产商,为了获得利润,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以次充好,缩减工序,导致个别产品甲醛含量、Ph值等超标,引起皮肤刺激疼痛、过敏,个别产品则可能导致人体生病,危及消费者健康。2006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对休闲服装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湖南等10个省市的141家企业生产的142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2.4%,发现主要的问题在于个别产品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偶氮染料)、pH值不合格、染色牢度不符合标准要求、服装面料实际的纤维含量与明示标识不符以及服装的标识标注不规范。抽查结果还表明,大中型企业产品质量较好,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1.7%,小型企业产品质量问题较多。
  
     逐渐建立品牌意识的中国服装生产商也立即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自发地与这一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在国家倡导的“质量月”之外,许多厂商自发地在企业内部举行“质量月”活动,提高品牌竞争力。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服装和纺织大类的首家赞助商,国产某品牌在纺织服装领域率先打出“奥运品质管理”的旗号,9月初,该品牌提出了“质量安全,我们共同的责任,适应消费者需求,打造奥运品质”的口号,旗下近5万名员工身着统一制服在国旗下庄重宣誓。与其相伴的是,各大服装厂商也积极响应了这一号召,保障服装质量。
    相关标准 逐步健全
    树立明确的品牌意识之后,使消费者对于品牌产生信赖,而品牌对于消费者则以实际行动给予承诺。同样,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相关标准的逐步健全。2005年1月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制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200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由于服装在生产中为保护产品,通常会在印染和后整理等过程中加入各种染料、助剂等整理剂,这些整理剂中或多或少的含有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当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并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皮肤乃至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这一法规的出台,严格地控制了这些可能产生的危害因素,使纺织产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保障消费者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该技术规范将所检查产品分为A婴幼儿用品、B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和C非直接接触的产品三大类,并针对每一类给出了典型实例,从甲醛含量、Ph值测试、耐水色牢度、耐酸碱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异味等各项标准严格限制有害物品危害消费者健康。并规定从事纺织产品科研、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本技术规范,不符合本技术规范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外市场对纺织品进口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中国服装要打造知名品牌,必须在科技含量和绿色健康方面多下功夫。
   
    为配合其规定严格执行,除了颁布政策之外,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还不断给服装生产商补课。2007年4月,著名服装生产基地广东虎门迎来了由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与虎门服装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国家服装质量检测知识技能标准培训会,数百名纺织企业负责人、品牌经理、商品质量控制负责人参加了培训。生产商表示会努力地执行这一规范,也请消费者放心选购服装。这些举措也给消费者吃了一粒定心丸。 
   
     国家的强制标准让消费者拍手叫好,不少被采访对象表示,目前中国服装市场的样式的丰富程度和更新速度已经不亚于西方。国外品牌价格高,同时其型号和风格常常也不适合中国人的体型和审美取向。国产品牌质量的日益提高已经完全打破了洋装的神话,而现在,又有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商建立了品牌意识,并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作为进一步的质量标准,消费者对于这样的做法非常满意,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将高品质作为企业的根本和出路。 
    
    目前进入了“质量月”,各大服装厂家又进入了严格的质量审查中。然而,“质量月”的提出只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进行自我监督,而最重要的是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与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中,创建一流的中国品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自觉、自愿、自豪地穿上中国自己生产的服装。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