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业界动态

以“加减法”应对产业转移-绍兴将如何实现从低端向高端发展

来源:中国纺织报  | 发布日期:2007-05-25
    “如何避免出现韩国大邱式的产业转移‘空心’现象?”一个看似宏观的战略课题,正在成为绍兴纺织企业热议的话题。在近期绍兴举行的纺织业提升发展座谈会上,与会众多纺织企业老总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要避免产业“空心化”,就必须走“差别化”发展的路径。
                
    2001年前后,中国轻纺城化纤面料生产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日、韩等国纺织产业转移和中国台湾省针织企业的外移。去年轻纺城的针织面料比例已达20%,绍兴的织造和印染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作为国内纺织业聚集地区,绍兴也同样受到产业转移规律的支配。“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使纺织业在绍兴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天圣集团老总孙永根说,去年他专门到韩国纺织产业中心大邱市考察,这个具有100年纺织产业历史的世界纺织中心之一,产业转移后出现了“空心化”趋势。
                
    绍兴天龙集团老总赵旱雨很早就开始关注产业梯度转移现象,并曾数次赴越南专门考察。“纺织业的梯度转移是迟早的问题。换句话说,要留下什么,转移什么,企业心里必须清楚。”
                
    “实际上,产业转移不仅仅出现在国与国之间,国内不同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样不可忽视。”一位纺织企业老总透露,他们除准备将部分印染产能转移到越南以外,还打算将部分织造产能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江苏吴江,企业只控制销售渠道,实现“虚拟化生产”。
                
    如何填补低端产能移走后的“空心”?绍兴众多纺企的应对之策是:做“差别化”文章。如绍兴天龙集团在转移掉部分低档次印染设备后,花巨资引进德国和中国香港制造的最先进设备,每台设备售价比原来的高出十多倍。“差别化不仅要做‘减法’,更要做‘加法’。”天圣集团舍弃化纤改上毛纺项目后,生产的羊绒面料每米最高售价达600多元,而国外高档的羊绒面料每米售价高达3000元,产品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差别化最重要的是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接轨国际成为绍兴纺企的首选。记者获悉,继稽山印染和江龙印染以外,目前绍兴县至少有3家纺企在操作境外上市事宜。一家企业老总认为,境外上市不仅有助于纺织业突破发展瓶颈,更重要的是借助国际资本平台,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市经贸委有关专家认为,纺织业的梯度转移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准自身定位,依靠产业集群促进专业化分工合作,提升区域经济的外延性,使区域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