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新闻

杨兆华--让创新更有动力

来源:中国纺织报 记者 陈洪澜 | 发布日期:2007-03-23

    让创新更有动力

    ——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杨兆华谈纱线展办展理念

    3月22日的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又将敞开怀抱迎接她的一批新老朋友。第四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的在此召开,又使之成为国内外纱线行业聚焦的舞台。毕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本届展会,主办方力图有新的突破,不信?那来听听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杨兆华的介绍。
                
    记者:纱线展在北京已经连续举办3届,今年主办方有没有为之注入新的办展思路?
                
    杨兆华:纱线展刚办时展出的常规产品较多,但从去年开始,参展的新产品多了。为此,今年我们多次开会,主要在吸引差别化纤维生产厂家上下了功夫。这个展会虽然规模不大,但我们力求突出其专业性,以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对办好纱线展已经有了信心。今年展会的7个合作单位中,包括棉纺、化纤等5个专业协会,应该能达到预期的展出效果。
                
    记者:今年差别化纱线的参展情况如何?
                
    杨兆华:化纤企业来的比往年多,而且不少企业带来的是特种纤维纱,如牛奶纤维、竹纤维等。竹纤维在国际上研究得较晚,我国推出后市场开拓得很好,去年法兰克福家纺展上就有用竹纤维做成的产品展出,因此它依然是今年纱线展的一个亮点。其实,在服用方面,像导静电纱线、芳香纱线等特种纤维纱线,我国纺织企业都能够生产,但与下游产业不接轨。我们举办展会就是要为上下游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记者:和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旗下的其他展会相比,纱线展显得没有那么火爆,主办方每年坚持办下去的动力何在?
                
    杨兆华:就是要将创新的理念传递给纱线生产企业,促进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联动。目前,一些大型化纤厂、棉纺厂都是从原来的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产能大,常规产品多,市场化运作不强,不像面料企业那样能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纱线展来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满足面料行业需求。上下游联动,获益的将是整个产业链。
                
    记者:据说,今年10月底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还将在上海举办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一年中举办两次对于参展企业来说是不是显得有些频繁?
                
    杨兆华:原来这个纱线展是和中国国际面辅料(秋冬)博览会一起举办的,现在独立出来,为的是让展会更专业,定位更清晰。因为面料展的参观商一般是服装企业,而来看纱线展的通常是面料商和针织企业,两个展会分离便于他们各取所需。此外,面料展规模较大,将纱线展放在其中容易被淹没。
                
    其实,纤维开发多了,产品自然会分类。一年举办两次纱线展是迎合销售季节的需要,其展品不尽相同,一个侧重于针织纱线,一个以梭织纱为主,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情况选择参加哪个展会。我们也在调查参展商的需求,力求让他们满意,帮企业开拓市场。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