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新闻
侧重解决纺织品出口效率
——解析我国纺织品出口配额分配新机制
商务部于9月20日公布实施《纺织品出口管理办法》(暂行),标志着继今年8月中旬推行“协议招标”机制后,新的纺织品出口配额分配机制正式成型。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对去年年底中欧、中美间纺织品贸易争端记忆犹新。广东省纺织协会副会长周天生说:“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欧美市场举足轻重,最初的分配方案讲求的是公平公正;经过大半年的实践,企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都认识到,必须通过新的机制,将效率摆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
“低清关率”的出现令人担忧
业界一般认为,去年年底实施的旧的配额分配机制核心是公平原则。该机制包括业绩分配和公开竞标两个方面,所有企业一视同仁,甚至不论有无对欧美设限地区的出口记录都可参与。业内人士指出,这项政策客观上保障了绝大多数企业公平参与国际竞争的权利。
然而,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配额种类纺织品出口却出现了“配额清关率低”和“转口贸易额高”的“尴尬”局面。据统计,我国上半年对欧美配额产品出口中方签证率除了个别种类达到60%以上外,绝大多数保持在20%至30%之间。与此同时,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却保持了较高幅度的增长。以广东为例,上半年纺织品出口增幅达到56.9%,部分非受限种类增幅超过100%。
周天生说:“出口高增长和配额利用率低说明很多企业采取了转口贸易的方式,原因有很多,但公开投标导致配额成本大幅度上涨是重要一点。”
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这种“高—低搭配”的局面对我国外贸的负面效应还是比较突出的。一方面,大量转口贸易的存在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另一方面,反复谈判争取到的配额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而且会给未来我国争取国际贸易权利造成损害。
新机制出台酝酿已久
新机制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中国现在有这么多配额,那是无数企业过去在国际市场上拼下来的,不是没成本的。不论什么原因导致了浪费,都是不合理的,必须得到改变。”
专家指出,从上半年的情况看,我国外贸主管部门必须着力解决的就是提高纺织品出口的效率问题。即在我国纺织业产能大幅增长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开发国际市场资源,保持出口稳步增长,同时减少贸易摩擦。
曹新宇说:“原来是只要有出口的企业都能获得配额,结果很多企业拿到了配额后半年多都没有对欧美的出口业绩,这就不能容许了,这些企业等于浪费了国家资源。”
事实上,在今年4月的第99届广交会上,配额制度的改革就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一位负责人透露,由于反应强烈,商务部当时已经召集多次企业座谈,讨论配额体制的修改问题。
7月中旬,商务部宣布收回1800多家企业的纺织品配额,并随后采取协议招标方式,对今年纺织品的配额进行了“二次分配”,使得配额成本大幅度降低。
周天生说,在协议招标进行的同时,广东有关企业就向商务部打了报告,要求对配额分配机制做大的调整,“现在看来,基本上是符合大多数企业希望的。”
新出口机制更求效率
根据新的管理办法,纺织品的临时出口许可数量,通过业绩分配、协议招标等方式配置到各经营者。
周天生说,协议招标就是在该种类纺织品最高投标数量的限制之内,以不低于最低投标价的价格进行招标,其本质就是有偿分配。相对于“价高者得”的公开竞标,协议招标显然能节省更多的成本。
除此以外,更重要的业绩分配部分也做出了重大调整,即将参与分配的企业范围大幅度缩小到对欧美等受限地区有出口业绩的企业。
周天生说,这种缩小范围的做法可以使配额更加集中。“原来很多企业分到一打、两打,100公斤、200公斤的出口量,在出口业务中根本无法执行,新体制将有效缓解这种情况。”
曹新宇指出,新办法在兼顾公平原则的同时,对出口效率的提高有突出作用。“按新办法,确定经营者相关商品出口实绩的统计时间范围为临时出口许可数量使用年度之前的12个月,也就是说只要上半年你对欧美有出口,还是可以参加分配的。如果这段时间企业有了配额却没有出口业绩,那对不起,证明你不适合受限市场,你就不能再参与分配了。”
此外,为了遏制企业囤积、炒卖配额的行为,新办法规定获得纺织品临时出口许可数量的经营者,在有效期内未使用量超过业绩分配量20%且小于或等于30%并未按期上交的,商务部将在下一年度分配中按等比扣减。在有效期内未使用量超过业绩分配量30%并未按期上交的,商务部将在下一年度分配中按双倍扣减。
周天生说:“这是许多生产企业最重视的条款之一,此前提交商务部的报告要求更严格。可以相信,有了惩处条款,配额利用率将得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