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新闻

杜钰洲会长在2005-2006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力发布会上的讲话

来源:纺织贸促网 | 发布日期:2006-04-29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上午好!

    我首先代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各个行业获得竞争力十强的企业,对全行业出口销售和创汇百强企业,对这项工作特别贡献的企业、最优成长的企业、最优创新的企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开展企业竞争力评价工作是应对新世纪机遇和挑战的一项措施。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年,中国纺织工业的中心任务就是转变产业增长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中国纺织工业经过28年改革开放,已使“中国制造”变成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国家品牌。

    中国纺织工业能够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任何品种、任何质量的纺织品和服装,成为世界大型服装公司或跨国采购的首选国。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是中国纺织工业1960余万产业大军艰苦奋斗的重大成果。现在我们已经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不仅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在2020年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去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达到了1175亿美元,占世界总贸易额的24%。同时进口棉花达265万吨,是2000年进口量的31.5倍;进口化纤单体达1300多万吨,是2000年进口量的2.9倍;在过去的五年,进口先进装备用汇达189亿美元。在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实收资本总额中外贸及港澳台资本占1/3,中国纺织工业已成为世界纺织服装跨国公司的重要投资环境。但是,中国纺织工业在新的世纪能否持续高速增长却面临新的尖锐挑战。如果按原来粗放的路子走下去,就很难达到我们在新时期建成纺织强国的理想,很难完成我国在工业化的最后阶段赋予纺织工业的神圣使命。

    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尽管已在跨国产业链中建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并不是跨国链的最大受益者,因为,我们还仅仅是“中国制造”。就某种产品供应链来说,我国纺织工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收益只占全部利润的20%左右。我们面临这些挑战,虽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纺织品贸易取消配额以及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确实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新的挑战也更激烈了。

    我们面临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挑战,也面临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生产方式的挑战,此外我们还面临着新形势下、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在这些挑战面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转变增长方式、加快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必须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依靠科学技术、依靠品牌、依靠职工的素质上来。我们概括其为:从“中国制造”提高到“中国创造”。

    所谓“中国创造”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就是提高科学技术对我们行业持续高速增长的贡献率;

    第二,就是要有自主品牌,提高自主品牌对中国纺织行业持续高增长的贡献率。这两个贡献率的中心思想就是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品牌的创新。品牌的含义,当然包含着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但不仅仅是科学技术,还包含人文精神的价值,即适应人们的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审美价值的需要。而且这里所说的创新是指持续的创新过程。因此今年对企业(2005年)的竞争力表现进行评估加重了创新的权数。这项工作我们虽然已经进行了两年,但是还不能说已经充分认识了,特别在量化分析方面还存在许多难题。一个是我们对这项工作的评估模型、软件还要不断地摸索完善,同时我们行业的广大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作为还不够到位,有的企业要求还不高。

    科学技术创新,一个是硬件硬实力,一个是软件软实力。可以说我们纺织工业的技术装备有了重大的改进,现在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产业,经过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大规模投资改造,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却明显不足;研究开发成果向生产转化,还有不少问题;研究开发在行业总体上的配套性作用,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因此今年就特别表彰了创新业绩突出的企业,我们希望更多的骨干企业能够走出微利竞争这样的氛围。虽然,就我国国情来分析,我们不可能要求全行业企业都很快达到很高的利润率,但各行业的优秀企业应该是代表我们行业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方式,以自己的技术创新实力和自立品牌创新实力,进入世界同行业的先进行列。

    国家2004年工业普查结果显示,规模以上服装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只达0.16%,纺织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达0.3%,化纤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仅在0.47%,这样的研发投入很难实现我们确定的产业升级的目标。在今年北京国际面料展中,欧洲的参展企业大部分研发强度是5-10%,我们的面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也就是0.3%。规模以下的企业绝大部分没有研发能力。如果说危机感的话,这就是最主要的危机。我们有没有研发条件呢?答案是肯定的。在2005年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达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实现利润69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纺织业的销售利润率达到3.48%,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服装业销售利润率达4.22%,比上年提高了0.34个百分点。现在,中央对以企业为主体,提高创新能力又制定了非常好的税前政策。关键是我们纺织工业在扩大再生产中,你是继续以扩大能力为主还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主,我们希望当前进行的竞争力评价活动能使每个企业把求发展的着眼点真正放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上。

    发展和积累原创技术这是我们纺织工业产业升级一个重要的基础,先进生产力首先是科学力量,其次是表现在联合起来的社会力量,最后是表现生产过程转移到生产力上的技巧。我们现在进行竞争力评价还没有办法直接量化企业专有技术的贡献率,因为多数企业不具备充分的条件,我们还是从最终表现上来评价,比如新产品在销售产值中的比重,获得过什么科技进步奖励等。科技的实力、竞争力不仅仅表现在产品的生产技术上,还表现在企业的管理科学水平上。企业的科学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所谓企业管理科学是与现代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现在是跨国配置资源、跨国生产方式,这是全球化时代社会化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如果我们还是追求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就会削弱竞争力,就会失败。现代科学管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信息化,所谓跨国生产方式,正是以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重要基础的,信息化直接涉及到企业的生产过程、管理过程、营销过程,能不能融入跨国供应链网络体系,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市场和国内市场,能不能创造出具有高附加值的品牌,能否在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方面获得产业高端地位,这些都与信息化水平有直接联系。这是影响纺织工业转变增长方式非常重要的因素。遗憾的是,纺织企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纺织工业当前仍处在“中国制造”阶段,由于我们缺乏原创能力,在国际的供应链网络体系中基本上处于低端的供货地位,我们在出口产品中获得的利润大约是全部利润的20%左右。大家知道中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即使没有新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制,也不可能指望粗放型发展。更何况我们还受到激烈地竞争以及环境、资源等等的制约,我们必须把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上来。

    关于自主品牌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这是在全行业转变增长方式需要特别强调的第二个重点。品牌的创新能力是我们行业性特点,这是分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品牌对企业竞争力影响较大的行业是服装行业。在规模以上骨干服装企业中,技术装备水平差别并不大,但竞争力前十位企业的销售利润率高出行业平均值二倍多,品牌的作用十分突出。在上游行业做出品牌的企业也不少,比如鲁泰集团、华孚集团、华茂集团。品牌效应使它们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内外市场销售利润率。

    自主品牌当然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但是品牌还包括了先进的管理,不仅是单个企业管理还包括产业链整合能力,以及具有跨国的营销网络,能掌握自己产品供应链体系的能力,从而获得整个产业链的大部分的收益。我们要从为品牌打工,转向品牌生产,再提高到品牌经营,同时还希望能产生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关系最密切的品牌商业。现在自主品牌难进国内的高档商店,除了受盲目崇外心里因素影响,我们也要反思自己的品牌竞争力究竟有什么不足。
    品牌的竞争,并非如广告大战所显示的那样浮浅。品牌的市场价值是通过产品的品质和品位来承载的,而产品的品质和品位是由具体的创造性劳动转化的。所谓创造性劳动,包括物质性创造和文化性创造,都是以某种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共同的方式进行的。从物质层面来分析,具有名牌效应的自主品牌来自于材料的创新、技术装备的创新、艺术路线的创新,以生产组织、产业链整合、模块化配套体系的创新,从而不断生产出更高的品质和更高的品质可靠性;从文化层面分析,具有名牌效应的自主品牌来自于对时代人文社会精神的把握,对各种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审美价值的理解和适应,并通过产品表达出来。现代企业通过物质性和文化性创新能力获得市场较高的交换价值,同时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生产力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高附加值,使企业不仅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具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实力。这是自主品牌竞争力本质。创新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说一项技术创新成果能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话,那么品牌创新是每日每时的事,有人说打造名牌太累了,累就累在不断创新、不断打拼。因此我们将科技贡献率、品牌贡献率作为评价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我们要向这方面努力。

    我希望每个企业在这两个贡献率方面好好评估、反思一下本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在实处,把主要精力、物力、财力放在技术进步和打造自主品牌上来。这正是行业开展竞争力评价活动的宗旨。要让广大企业参与,上下游企业结合,专家与统计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要把这项工作转变成为行业自我发展、自我监督、自我评估、自我服务的自律性活动。

    与企业竞争力评价有关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是完善市场秩序。按照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除了前面讲的因素之外我们还有个重要的因素,也要作为企业竞争力评价的要素,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我们对维护国家法规、对社会公平、对生态环境、对节约能源和资源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评价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不好,不用说对内影响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建设,而且参与国际竞争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知识产权保护,是与倡导创新相辅相成的重要条件,要在全行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发展创造的好风气。没有这样的风气就谈不上科学发展观,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也谈不上团队合力。因此,评价企业竞争力不仅仅是评价今天的统计数字,它更重要的是判断我们行业的增长方式,要倡导依靠科学技术和自主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把这个方向树立起来,这要成为新时期全行业的产业文化。

    当前,中央已采取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科技进步,鼓励走出去、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所谓走出去不仅仅是产品走出去,产品已经走出去了,即“中国制造”走出去了。现在要求品牌走出去。中国纺织服装的自主品牌基本上没有走出去。中国品牌对国内市场的控制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北京35个高档商店,60%是进口品牌,顶级商店90%以上是进口的品牌,上海淮海路经营2千来个品牌,60%是引进的。现在的服务贸易准入已进入新的阶段,高档的品牌在中国本地化生产,二线品牌也大量进入中国,各种连销商业进入中国,这对中国品牌的连锁销售体系,也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如果再不加快转变增长方式,那么中国企业从事OEM生产为国际品牌和采购业打工,将来有可能还要为进入中国的连锁商业品牌打工,自己的品牌就可能被消化掉了。我们谈品牌走出去的时候也包含着对国内品牌市场的控制力,因为国内市场的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学习的机会,但也有风险,这个风险就是如果自己的创新能力上不去,就会失去自主品牌在本国市场的主体地位。那样,我们不仅在国际市场上打工的地位难以改变,而且在国内的市场也难成为国际品牌的打工者。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我们依靠创新能力来提高科学技术和自主品牌的贡献率,来提升骨干纺织服装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销售成本利润率,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使各行业的领军企业团队,率先登上纺织服装国际竞争舞台的制高点。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在创新的平台上加快成长,能够在“十一·五”期间或者到“十二·五”,至少在2020年前,产生一批世界级的品牌,和达到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让我们为实现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努力,谢谢!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