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纺织服装业依旧具成长潜力

来源:国际商报 | 发布日期:2008-07-29

    当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国际贸易摩擦、宏观经济调控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中国制造业背景下,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服装业成为被唱空的主要行业之一。但7月15日在上海发布的《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报告》却显示,纺织服装全行业竞争力500强企业在平均利润率达5.87%的基础上,如果加大研发和信息化投入比重,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统计中心主任夏令敏在发布《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报告》时总结了本届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结果所反映出的主要特点。第一,全行业竞争力500强企业的骨干作用十分突出。本届测评出的全行业竞争力500强企业平均利润率达5.87%,高于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1.5个百分点,其中五星企业更是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42个百分点。数据表明,行业竞争力500强企业的户均规模、效益水平都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行业优势企业的骨干作用十分突出。第二,各行业竞争力10强(20强)企业生产效率、盈利能力稳步提高。本届评选出的各行业10强(20强)企业,其平均劳动生产率高达8.8万元/人,比上年提高了1.99%;利润率达7.0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7.52%,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第三,各行业竞争力10强(20强)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本届评选出的各行业10强(20强)企业,其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2.84%,比上年提高了1.62个百分点;创新绩效达31.6%,比上年提高13.14个百分点。第四,各行业竞争力10强(20强)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成果突出。本届各行业10强(20强)企业的单位产值耗电量较上年减少了22%以上,单位产值耗水量较上年减少20%以上。

  夏令敏同时指出,《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报告》也显示,中国很多企业的研发投入、信息化投入都很低,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比如,500强企业平均信息化投入只占主营收入的0.8%,明显投入不足,表现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普遍较弱;500强三星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只有0.73%,新产品贡献度不高,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将打折扣。这些都是企业竞争力体系中需要普遍注意和提高的方面。企业如果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很多优势企业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据悉,本年度竞争力测评是以2007年企业经营数据为基础,根据已确立的测评体系,首先将企业数据输入测评体系模型,进行模型测算,确定本年度的各行业竞争力强势企业。竞争力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数据标准值8个子系统,人气指数标准值3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下设多项具体考核指标。本届竞争力测评除了进行分行业竞争力测评外,还新增了全行业企业综合竞争力500强的评选工作。评定范围在往年棉纺(色织)、毛纺、化纤、麻纺、丝绸、印染、针织、服装等行业的基础上又有扩大,家纺、纺机和产业用等行业企业首次参加了竞争力测评。

  科技贡献率、品牌贡献率是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在竞争力测评体系中,通过科技投入、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等指标的模型测算,体现出各个企业的科技贡献率因素。

  此外,测评体系中还包含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实现强大竞争力的保障。这种超越以赢利为惟一目标的理念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也成为我国纺织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夏令敏透露,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开展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测评活动,旨在为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客观评价自身竞争力,确认在行业中的定位提供可靠依据,为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科学的量化指标,能够量化地把握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竞争力水平和状况,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政策及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