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杜钰洲会长日前指出-产业当前存在三大突出矛盾 “阵痛”是行业升级前的考验

来源:中国服饰报 | 发布日期:2008-06-18

    6月6日和6月12日,作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领军人物,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在两个不同的场合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作了深刻剖析。
       
      他指出,中国纺织工业当前正在经受三大矛盾的历史考验,这三大矛盾就如三枚钱币的两面。对此,他引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论述作了诠释。“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经济的运动规律,它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律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说道。
       
      杜钰洲会长坚定地指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当前正处在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但是,这只是整个产业升级前、重生前的痛苦。“产业当前所做的工作,就是要缩短和减轻分娩的阵痛。”
       
     科技革命引发新产业革命
       
     产业提升既是大好机遇也有严峻挑战
       
      中国纺织工业当前正在经受三大矛盾的历史考验,这三大矛盾就如三种钱币的两面。三大矛盾与考验之一是,当代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新的科技革命正在促发传统纺织工业新的产业革命,这对于中国纺织工业来说,既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产业的最好时机,同时,又给行业与企业实行自我改造,提高创新软实力、体制以及观念适应能力带来最严峻的挑战。
       
      20世纪下半叶,人类进入了高新技术时代,世界纺织工业逐步扩大了利用微电子、信息通讯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群产业成果,数字化、信息化和生物工程等推动世界纺织工业从生产过程到社会过程实行全方位的产业更新。产业的创造力和劳动生产力也实现了第三次跨越。新型纤维材料、新型装备和工艺,新型纺织品、家居纺织品、服装纺织品和技术纺织品,新功能、新性能和新的使用价值不断地出现石破天惊的成果。新的产业革命下,人类第一次告别单纯地向自然索取的发展模式,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成为新一轮的发展旗帜。
       
      在此背景下,纺织服装业的竞争不仅在于谋求更高的质量、效率和效益,而且还要谋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纺织,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可以说,新兴技术引发了传统产业新的革命。
       
    综观历史,纺织工业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它历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从来都以文明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获得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解放。
       
      400年前蒸汽机的发明,使纺织工业从传统的手工业中解放出来,蒸汽动力的带动使纺织工业进入了大规模、机械化的工业时代,这是第一次产业革命。作为人类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标志,
     
     世界先进的纺织产业集中在英国。
       
    19世纪电池学的发现引发了电力时代的革命,促发了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革命。电力纺织工业在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兴起,实现了纺织工业规模效益的划时代进步。
       
      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加快了21世纪发展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过程。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引发了传统产业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不同于蒸汽时代的可以在某一个国家率先实现,也不同于电力时代的仅仅在早期工业化的几个国家里实现,本次的产业提升和产业革命,最大的特点是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生。全球化的产业结构使高技术的影响波及一切拥有国际化产业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充满了竞争和较量。尤其对于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的中国来说,这既是一次最大的产业提升机遇,又是一次最严峻的历史考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和专家研讨论证,中国纺织工业在“十五”期间就着手制订了2010年期间的纺织科技发展纲要。从2001年底开始,就把工作的重点转向以先进生产力、先进技术武装行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上来。中国纺织工业先后确定了10套成套设备的攻关目标,28项新型材料、新型工艺、节能、环保以及应用基础的重大项目。这也正是纺织服装产业高度重视发展企业创新能力的初衷。
        
      全球化进程引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优势与不足并存
        
      矛盾与考验之二是,当代深刻影响人类生产、交换、生活方式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引发世界纺织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国际关系和国际结构进行深刻调整。
       
      在此背景下,中国纺织工业需要更加清醒地确立自己在新的国际产业结构中的主动地位,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全球化打破了主要的贸易壁垒,加速了世界市场从生产要素到最终产品的自由流动,加速了跨国生产方式的发展。国际产业结构从完整的产业分工已经发展到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甚至发展到了产品过程的国际分工,各国产业之间高度依赖。新的产业革命必然伴随着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产业结构布局也将进行新的调整。思维观念的震荡,先进与落后,创新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粗放与节约,发展与生态,富国与穷国的博弈,竞争与合作等矛盾、问题和摩擦也展现在每个国家以及所有企业的面前,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性,是对政策、决策取向高度敏感的时代。这对所有发达程度不同、资源禀赋不同、文明特点不同的国家都是严峻的考验,各国都有成功的机会,同时也都有衰败、或者被边缘化的风险,这就要求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不能错过机会。
       
      中国的纤维加工量约占世界的40%,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约占世界的30%,中国对世界是最有吸引力的一个国家,是纺织服装产业要素市场最发达的国家。在世界纺织服装产业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具有最有利的机遇,但也面临着全球化最严峻的挑战。
       
      全球化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来讲,意味着更大的增长空间。中国已经占据世界最大的产业份额,产业提升的空间也是最大的,但在跨国产业链的层级地位方面还面临艰巨挑战。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当前基本还处在跨国产业链的低端,因此如何从跨国供应链的低端走向高端这一问题就严峻地摆在产业面前,同时还包括内部传统观念的挑战。
       
      中国的市场规模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持续地扩大,这对世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吸引力,也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自身获得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当前,内需已经占到国内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比重的75%,而2000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是67%。但是,中国品牌的国际化进程与国际品牌的本土化进程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而言确实是最严峻的挑战。中国纺织服装高端市场的80%都被国际品牌占据。这就是说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不仅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由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的挑战,在本土市场上也面临着对中国产品高端控制力的挑战。
       
      一个很明显的现实摆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面前,在各国制造中,无论哪个国家也不如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大,但它们的含金量却不同。中国能生产出来最好的产品,但是创造的最高价值如技术、品牌、国际营销等都还在发达国家手里,中国仅仅得到价值链上的10%-20%的利润。

       
      全球化条件下,除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还仍然存在汇率、税率调整的风险和影响,对此产业已经深有感受。特别是出口企业,人民币汇率从2006年到现在已经升值了接近20%,再加上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已使没有产品竞争力的出口企业只好退出市场。但这是国际经济进入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不是依靠行政可以扭转的。
       
      当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最缺乏的就是创造力。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发达国家并没有放弃服装产业创造的优势,中国也并不是停止在仅仅给别人打工的位置。当前中国的出口产品中有32.9%是外资企业的,有相当多的品牌企业在跨国配置资源,它们聘用外国的设计师、采用先进技术为企业服务,所以在当前全行业经营比较困难的环境下,仍然保持了比较快速的增长。
       
      综合来看,全球化背景下给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全球化最突出的一点,其实是开放还是封闭的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更要意识到开放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与建和谐社会不断推进
        促进产业转变增长方式 但转变不能一蹴而就
       
      当代中国进入了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阶段,这是中国纺织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的一个难得的机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建成纺织强国最重要的条件和机会。
       
      但同时,纺织工业转变粗放的发展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于实践。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必然加速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中国内需市场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消费结构的提升,必然要求纺织服装行业创造力大幅提升,科技创造力、品牌创造力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纤维资源的日益紧张,环境的制约、全球化的风险,这一切都迫使中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以降低物质消耗为主,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品牌发展、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科学的转变方向调整,由粗放型的产业向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当然,这其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困难,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事实上,在新的条件下,产业升级在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也在不断加快,产业的两极分化也会日益加剧。这便是三大矛盾与考验的最后一点。
       
      所以当前,产业要解决资本与劳动、脑力与体力、产业间分配不公的问题,要解决区域的差别问题、城乡的差别问题、发展与资源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统筹问题,这一系列要解决的问题必然影响到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也逼迫产业和企业在新的产业革命时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谋求产业的提升,谋求创新实力的增强,走新的工业化道路。
       
      可以看出,上述三大考验已经非常现实地展现在中国纺织服装工业面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要不断提升价值量,当然,价值量的提升并不是简单的科技含量高。科技进步必然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带来单位产品价值量的下降,这样才能够获得利润的提高,而不是依靠成本提高来提高价格。附加值的产生在于科技进步降低了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例如,过去棉纺企业生产一万锭要300个工人,上世纪90年代下降到了200个工人,而现在,则不到30个工人就可完成。但当前,还有相当多的企业依然是200个人的标准。在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这显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007年,纺织产业规模以上的企业为44232户,亏损面为16.97%,平均销售利润率是3.97%,其中,大于平均利润率3.97%的企业有14071户,占总数的31.81%,这些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达到了8.46%,比上一年的7.11%提高了1.35个百分点。
       
      其中,大于10%的销售利润率的企业有3156户,占行业的7.14%,这些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是15.6%,比上年的11.93%提高了3.7个百分点。依据国际规律,平均利润率达到了10%就是非常优秀的企业。而另一方面,小于平均利润率3.97%的企业占到68.19%,它们的平均利润率只有0.74%,比上一年的1.19%还下降了0.4个百分点,它们处于亏损边缘。
        可以明显地看出,行业里企业的两极分化现象正在加剧。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眼睛”要向内,对产业升级要采取科学的态度,一方面推动科技和品牌贡献率,一方面加大公共服务,加大行业自律、思想自律、质量自律、知识产权保护自律、社会责任自律和市场秩序的自律。
       
      然而,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像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的,“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经济的运动规律,它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律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用这句话来解读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当前的形势,解释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非常贴切。也就是说,我们既要看到产业发展的前景和成绩,又要看到当前的形势只是一个阵痛。产业当前所做的工作,就是要缩短和减轻分娩的阵痛。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