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聚焦纺机:如何看待行业运行三大特点?

来源:上海万得资讯 | 发布日期:2005-11-23

    连续四年大幅增长的投资今年将首次出现回落,这是否意味着对纺织行业的设备投资规模将出现向下拐点?入世前行业内普遍认为,失去了关税保护的国内纺机业将受到进口产品的巨大冲击,但是这种现象并未发生,其原因何在?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产纺机设备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和出口的稳定增长,国内纺机业的持续发展仍是可以预见的。

    在经历了2003年以来的棉花、能源和钢铁价格的上涨以及去年的宏观调控,今年的纺机行业经济运行可谓波澜不惊,但今年行业的经济运行却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试对对今年行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作大致的勾勒并对行业的运行趋势作出研判。

    纺织行业设备投资首度出现回落

    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对纺织行业的投资出现大幅增长,2004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增幅开始回落,从目前披露的数据判断,今年将首次出现回落。

    从今年1——8月份的行业统计数据分析,产品销售收入262.85亿元,进口总额22.79亿美元,今年前8个月我国对纺织行业的设备投资大约为450亿元,据此可以推断全年将达到650——700亿元的水平。去年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352.42亿元,进口总额46.55亿美元,全年对纺织行业的设备投资大约为730亿元。和2004年相比,今年对纺织行业的设备投资将首度出现回落,回落的幅度预计在5%——10%之间。

    这是否意味着对纺织行业的设备投资规模将出现向下拐点,笔者的观点是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影响纺织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消费结构升级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纺织行业的增长模式将逐步由出口拉动型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继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1200美元。根据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和居民消费结构演变的历史经验,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居民消费结构将快速升级。而我国目前人均消费纤维7公斤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人均38公斤)差距更大,因此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1991年至2003年,纺织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8%;同期行业出口值年均递增12.2%。出口是拉动纺织服装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但2004年以来国内市场对纺织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4年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增长25%,其中出口收入增长21%,内销增速已超过外销。2005年1季度纺织行业内销增长28%,超出外销增幅6个百分点。

    纺织品出口前景不明朗将制约对纺织行业的投资规模。成为对中国的纺织品实施限制措施依据的《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条款将于2008年12月31日终止。欧盟承诺2008年后将取消任何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措施。届时中国纺织品出口将面临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因为直到2013年进口方仍可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规定,以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为由,对中国产品采取限制措施。中国纺织行业对外贸的依存度在40%以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出口前景不明朗无疑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因此是否出现拐点还有待于今后两、三年行业经济运行数据的验证。不过对纺织行业的设备投资规模的萎缩并不意味着国产纺机设备生产和销售的萎缩。随着国产纺机设备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和出口的稳定增长,国内纺机业的持续发展仍是可以预见的。

    纺机进口出现大幅回落

    今年1——8月份,纺织机械进口金额为22.79亿美元,同比下降27.49%。进口设备的市场份额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70%,到21世纪初的50%,今年进一步下降到41%。入世前行业内普遍认为,失去了关税保护的国内纺机业将受到进口产品的巨大冲击,但是这种现象并未发生,原因何在?

    首先是由于国内市场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即使在入世前,国内纺织业的技改凡是纳入国债项目的,进口国外纺机设备可享受免税的待遇。在多年的市场打拼中国内纺机企业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生存能力。

    其次是国产纺机设备的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从2000年纺机市场开始复苏以来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在棉纺成套设备方面,基本上是国产设备一枝独秀。国外厂商的细纱机、粗纱机基本上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国产清梳联成套设备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为萨维奥、村田、赐来福把持的自动络筒机市场,国产设备也打破了三大巨头的一统天下,取得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在化纤成套设备方面,国产设备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第三,国内纺织行业的投资主体发生了变化,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投资主体,他们的投资理念更为理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性价比更高的国产设备。据海关统计,2005年1-6月我国纺织机械进口总额为16.69亿美元。独资企业进口额为5.88亿美元,国有企业进口额为3.95亿美元,合资企业进口额为2.80亿美元,集体企业进口额为1.66亿美元,私营企业进口额为2.20亿美元,中外合作企业进口额为0.25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进口设备的,主要是外商独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而作为投资主体的私营企业只占13.2%。

    基于上述理由,纺机业这种此消彼长的趋势还将延续。

    化纤机械的销售出现大幅回落

    我国化纤产业出现了向大企业、产业集群、民营企业集中的新动向,由于产能扩张速度太快,主要原料原油的大幅涨价, 加剧了全行业的经营困难。仅今年上半年全行业成本多支出124亿元,严重制约了对该行业的进一步投资。

    据纺机行业协会统计,今年1——8月份,全国化纤机械进口2.26亿美元,同比下降55.78%,远远高于同期纺织机械进口的下降幅度。国内化纤设备供应商的销售也大受影响,据上海二纺机(行情,论坛)和太极实业(行情,论坛)(江苏宏源的控股方)半年报透露,其纺机主营业务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7.16%和41.35%,主要是受化纤设备业务不景气的拖累。

    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扬和今年棉花价格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回落是化纤产业遭遇寒冬的两大主要原因。化纤产品的价格和棉花价格有很强的关联度,而粘胶价格和棉花价格的关联度更大。今年四季度,棉花价格有所上扬,但和去年的价格水平相比仍有一段距离。化纤产业要真正走出低谷,仍需假以时日。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化纤设备制造商需及时调整思路,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行业运行呈现的三大特点表明纺机行业的市场结构(包括产品结构、市场参与主体)及竞争态势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值得引起有关各方的充分关注。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