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通车

国内资讯(08年前)

配额招标后 成本压力催促纺织业转型

来源:中国纺织网 | 发布日期:2005-12-16

    12月12日,广受中国纺织企业关注的输美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第一轮招标开标。令诸多业界人士颇为吃惊的是:一些企业为了争夺有限配额进行高价竞标,许多种类的商品标价远高于最低价。

    比如,棉制裤子最低标价为8元/打,竞标价却高达102.14元/打,比最低标价涨了近12倍;男式毛制裤子的开标价格为192元/打,也比最低标价12元/打翻了15番,这无疑将给相关出口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 
    而这样看似不利的成本压力实际上即有利于中国纺织企业实施转型的。在这次配额招标后,一些主打低附加值产品的小企业由于买不起配额,根本出不了单,面临着减产或市场转向的选择,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我国纺织产品出口结构的调整。因为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高附加值和规模化决定着企业的生存。那些原本通过低成本运作的中小企业在这样的竞争面前就显得毫无竞争优势。虽然公开招标在短期内会增加中标企业的经营成本,但这也体现了市场公平性,对企业优胜劣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避免国内纺织品企业相互压价,低利润运行。 

     同时,由于东南亚等邻国纺织业的出口无配额成本,加之其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成本下降,因此,若我国配额价抬高导致出口成本过高、且产品仍然属于低附加值的话,将出现订单的大量转移,也将明显影响国内纺织业的持续发展。比如,越南已经成为纺织品出口增长幅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许多与越南签的订单并不是从其他国家转过去的,而是由于价格原因从中国转移过去的。 

    由于今年的配额都是免费向企业发放,而明年的部分配额要开始收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纺织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成本。另外,此次招标,商务部仅将协议量中的30%用以招标,本次招标量也仅为30%中的60%,因而本次配额招标带来的成本还不算最大,如果将来增加配额招标比例,这一成本还会继续扩张。 

    而配额招标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也仅占纺织企业的很少部分。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和欧美频频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的“两面夹击”下,国内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比如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纺织服装原材料价格大幅升高;招工难现象迫使企业提高劳动力价格;出口服装关税水平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经济损失;欧盟新普惠制方案提高出口成本;欧美的“特别保障措施”限制纺织品出口等等。 
    由此可见,配额招标所引来的纺织业“高成本化”现象,将在今后一段时间伴随着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进程。因此,不管是已经赢得了配额的大中型纺织企业,还是失去配额、面临重新选择的小型纺织企业,都存在一个如何在成本压力面前减压与转型的问题。 

    而在配额招标后,我们看到的却是:成功者沾沾自喜于眼前的利益,盘算着如何消化价格成本压力;未中标企业由于现在允许配额转让,就把企业发展的“宝”押在了配额调剂和转让上,由此又给配额中介提供了炒作空间,更加大了配额招标带来的成本。在未能竞得配额的情况下,配额调剂目前成为了业界一大关切,而落选企业则把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规范配额调剂当作了“救命稻草”。 

    中国纺织产品出口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在这种形势下,纺织企业不能仅仅把企业发展的希望寄托在配额招标后的调剂与转让上,而是应该借机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如果要走向世界,就要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开发绿色生态纺织品,款式紧跟欧美时尚,通过高附加值应对高成本压力;如果企业确实在短时间内无法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和消化成本压力,就要选择新的国际市场(比如避开欧美等成本偏大的国家)或转向国内市场。只有勇于面对市场压力,针对企业自身特色选择转型之路,才是配额招标后“胜者”和“败者”应有的正确心态。

 
 


 

免责声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对纺织贸促网上所刊登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请您自行甄别。由于信赖本网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或损失均由您自行承担,与我会无关。